送行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送行開國侯回家以後鬱悶異常。看到崔孟冬的靈堂,就想起當初兒子建議向杜家提親時的話。原想着婚事順順利利的,杜燕婉過了門拿捏在自家手中,杜燕綏就算投靠過來了。
如今兒子沒了,婚事沒了,事情走到今天這步,崔杜兩家算是撕破臉皮成仇了。還在朝堂上吵鬧,倒讓皇帝拿皇后作筏子,分走了三位宰相的權力。
最優秀的兒子走了。崔侯爺知道老三是被寵大的,成只知嬉戲玩樂。老二雖是庶子,卻穩重努力,心頭又生出一絲安
來。李氏還沉浸在痛苦中,也沒辦法和她商量。他把二郎崔季冬叫進了書房。
崔家是大族,對後輩的培養打小就開始了。崔侯爺也沒瞞兒子,細細的給他了這幾前朝後宮的事。
“父親,論容貌,皇后娘娘天生麗質,清美絕塵。武昭儀嫵媚嬌豔,及不過娘娘。若是因為子嗣,皇上還年輕,娘娘也年輕着。生皇子是遲早的事情。兒子倒認為,皇上獨寵武昭儀另有原因。”崔季冬冷靜的分析給父親聽。
崔侯爺心頭一緊:“怎麼?”崔季冬一字一句的道:“宰相大人們受先帝遺命輔佐。時間久了,仗着自己是兩朝**把持着權力不放。皇上登基快三年了,心裏早就不耐煩了。顧命老臣們他不得不敬着,想要權力,老臣們就會皇上年輕,抬出先帝遺命由他們輔佐政事。皇上只能另想辦法,從後宮着手,抬武昭儀,打壓皇后。像今天朝議一樣,皇后足一事讓宰相們主動跳出來。韋相柳相王相,哪一個不與咱們崔家有親?皇后倒了,武氏接掌後宮,咱們還有好
子過嗎?所以,無論如何也要保着皇后,只能退讓。皇上就頒了讓四品以上官員殿議三省六部之事的旨意。宰相們若要爭,皇上就不會解除娘娘的
足令。”崔侯爺沉默片刻道:“有理。皇后娘娘是一定要保的。皇上把權收了,咱們的
子更難過。唯今之計,只能對付武昭儀,讓皇上不能拿後宮做文章。”崔季冬道:“皇上現在開始提拔重用自己的官員。像尉遲寶林,像杜燕綏…父親將杜姑娘請進府是一着好棋,杜家投鼠忌器,關鍵時候會有用得着杜燕綏的地方。大哥看得準,杜燕綏眼下的位置對咱們來極為重要。”崔侯爺冷笑道:“好,明
去接了杜燕婉進府。皇上令她修行誦經,咱們家必會給她一片清靜之地。”接過宮裏內侍的聖旨。杜家上下知道,這一次再無轉圜餘地。去崔家庵堂住一年,絕不會有好
子等着杜燕婉。
岑三娘小聲的問道:“咱們家能先去瞧瞧環境麼?”杜老夫人被她逗樂了:“你以為崔家還會讓咱們家把燕婉的閨房都搬過去呀?就算住的地方不差,平時吃飯就是問題。總不能一三餐都在家裏做了送去。誦經修行,也沾不得葷腥。開國侯府不是那麼好進的。”杜燕婉倒是樂觀自在:“崔家反正也不能餓死我。吃素就素吧,我每天為娘抄經唸經,盼她身子能好起來。就是我怕哪天娘走了,我連她最後一面都見不着…”大夫張氏最晚拖不過年去。杜燕婉心裏最害怕的就是自己去了崔家,母親突然就走了。想到這裏又難過起來。
“燕婉,我會好好照顧母親的。”岑三娘也只能這樣安她。
明天崔家就來人了。杜老夫人心裏難過,無奈的道:“別想那麼多了。誦經一年,也沒不能回府。等緩些子,再去求皇上準你偶爾回府。孝道大過天,皇上也不會不允。燕婉,你回去收拾吧,你娘那裏先瞞着,回頭再慢慢給她講。”杜燕婉應了聲正要走,就見杜燕綏挑了門簾進屋,不由高興的叫了他一聲:“哥,你回來啦。”看着燕婉臉上的笑容,杜燕綏有些欣
:“先去收拾東西,別擔心,哥哥自有安排。”聽他這樣,杜燕婉揚起明媚的笑容:“我知道了。”進了裏間,給老夫人請了安,杜燕綏就直接道:“祖母不用擔心。都準備妥當了。燕婉吃不了虧。”岑三娘有些好奇:“準備些什麼了?”杜燕綏笑道:“明天你就知道了。”當着杜老夫人的面,岑三娘不方便纏着他問,心裏隱隱鬆了口氣。杜燕綏做事穩妥,他準備妥當了,多半有應付崔家的法子。她嗔了他一眼,沒有追問了。
杜老夫人也極了解自家孫兒,見杜燕綏賣關子,也沒有祥問,倒是了幾件事:要去尉遲府謝過老國公。燕婉去崔家,怎麼告訴張氏才不會刺着她。
“三娘辛苦點照顧着母親。等她神好一點了,再緩緩告訴她。能拖多久是多久吧…”杜燕綏也沒有什麼好辦法。
辭了老夫人出來,杜燕綏拉着岑三孃的手走到了歸燕居門口,抱歉的道:“我找黑七有事,你今晚別等我,先睡吧。”
“是為了燕婉的事麼?”岑三娘問道。
杜燕綏點了點頭:“多做準備總是好的。會很晚,困了就睡,千萬別等。”岑三娘點了點頭,叮囑他:“行事小心一些。”望着杜燕綏提着燈籠走遠,岑三娘輕輕嘆了口氣,對阿秋夏初道:“二姑娘明天去崔家。咱們晚上也遲點睡吧,把逢和暖冬叫來,翻翻箱籠,看有什麼能備着的。”二婢應了。
杜燕綏快到天明時才回來,懶得敲門,又從後窗翻進了房裏。
進了屋他不由一愣,屋裏還點着燈。他悄悄從後面繞過去一瞧,不住搖了搖頭。岑三娘坐在羅漢榻上,抱着個大包袱睡着了。
他上前拿走她手裏的包袱。岑三娘驚醒了:“回來啦?”杜燕綏伸手抱起她挪到牀上,給她了鞋輕聲道:“再睡會兒,時間不早,我還得進宮當差。事都妥了,別擔心。”岑三娘嗯了聲,
了外衣,蜷在牀上又沉沉睡去。
杜燕綏低頭親了親她的臉,拉過被子給她蓋好。匆匆洗漱了,換了衣裳就走了。
岑三娘特意叮囑了叫她。卯時就起了身,帶了丫頭拎着給杜燕婉準備的東西去了正氣堂。
杜燕婉已經來了。她穿着件淺碧暗花的綢質大袖衫,束着白
的高
裙子。頭髮挽了個道髻,用
碧玉簪子綰住。
岑三娘少有見她打扮這麼清雅,像碧波初綻的新荷,婷婷玉立。驟想起那年樂遊原上初見杜燕婉時,她正和韋小青鬥嘴,穿着嬌豔的顏,執一張牛角長弓,何等意氣風發。又想起兩人去牡丹會,杜燕婉穿着胡服,戴着胡帽,鬢旁
一朵鮮豔的黃
玫瑰。鼻子就有些發酸。
“祖母。這是我給燕婉收拾的幾身衣裳。”岑三娘看了看抱着包袱的阿秋,又道,“燕婉身邊就朵兒一個丫頭怕是不行。我想讓她把阿秋帶上。阿秋機靈,跟着方媽媽還學了些廚藝。吵架做點吃食都難不倒她。”
“嫂嫂!”杜燕婉知道岑三娘帶來的人裏只有阿秋和夏初兩個大丫頭,另兩個都還小。心裏陣陣動。
“朵兒和阿秋都還小哪。阿秋你留着使。朵兒是燕婉自小帶着的,就帶朵兒去。府裏另有安排。”杜老夫人年紀大了,最喜歡看着家裏和氣一團。岑三娘對燕婉的心意讓老夫人心頭分外熨貼。
既然老夫人了有安排,岑三娘就不再堅持。
才把早飯吃完,二門就使人來傳了訊:“族長二老太爺他們都來了。”杜老夫人不由一怔,沉默下吩咐開正門在前院待客。
岑三娘和杜燕婉陪了老夫人過去。
浩氣堂居然坐滿了人。大房的大伯帶着全家,二房老太爺帶着四兒子三個兒媳都來了。
族長杜晗松笑的上前親自扶過老夫人送到上首坐了。二老太爺自然早就坐在了正中下首位。
一屋人坐定奉了茶,杜老夫人才堪堪開口道:“今兒什麼風把你們都吹來了?”二房老太爺哼了聲道:“自然是來送送我的侄孫女。崔家要咱杜家的嫡孫姑娘進開國侯府的家庵吃齋誦經。杜家難不成一輛馬車就打發人去了?真是婦人見識!”着還重重的把枴杖往地下狠狠一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