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説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四百四十四章責檢與反思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樞密大人,您怎麼親自來的…”

“你媽這些狗才,還不起來,樞密大人…”殷切的招呼聲和罵罵咧咧的叫喊聲中一羣軍將,如臨大敵的簇擁着我,走進關押俘虜的臨時營地中,正是一天兩次用餐的時間,空氣中飄散着烹煮的香味。

民夫是大盆裝的烤土豆,配菜是醬豆泥,管夠管添。士兵們則除了麥飯,還有皮炒幹豆角和煎鹹魚兩個葷菜,士官有罐頭醃煮豆腐,軍官們則多個滷煮雜碎,湯主要主要是肺片和腸頭做的滋味湯。

“瓜葛沓子,叫你們敢打莊上的主意,吃吃,撐死你個瓜娃子…”不是還有類似的抱怨聲傳來。

“就是他們麼…”我看着滿眼席地而坐,埋頭狼虎嚥的俘虜,心中多少有些驚訝,那些人是怎麼找到這麼多活寶的,所謂的南衙五府三衞,由宰相直接過問和監管,長安城中規模最大的一隻武裝力量,怎麼多半是這種面黃肌瘦的貨。與其説是軍隊,不如説是一羣饑民。

“這些就是把我的一度狼狽不堪的那些叛軍…”或者説,這也是傳統軍隊的另一大弊端,一旦失去了主心骨和神支柱,就很難維持軍人的榮譽與尊嚴,許多人被宣佈為叛逆之後,表現出來的絕望和自暴自棄,讓人髮指和咂舌。

同樣的問題也多少出現在。龍武軍中,但是由於士兵受教育的層面廣泛一些,還不是那麼嚴重,相比龍武軍的問題,那些曾經出身河西、朔方的外軍就更加嚴重了,這些在定難平叛中戰功赫赫的勁旅,墮落敗壞的速度,簡直令人髮指。

包括關內道,隴右道在內,除了本。將的親兵營團,幾乎沒有編制是不吃空餉的,一些駐留地方的士兵,很明顯的長期營養不良,身上的甲備兵器也配不全,因為都被主官以物耗為名,倒賣出去…一些部隊進京的過程中,就是一種抓丁充人頭的過程,一些駐京部隊好一些,但是也。有半年多沒有檢點過了,名冊上的人事混亂,塗改的十分嚴重,大量地痞無賴蕩子弟,為了逃避龍武軍的清理,而花錢買了名額,躲進這些軍隊中。

“已經統計過了…大本分都是青壯”看守統計俘虜的兵曹,大聲回答道。

“嗯,那就好辦了…”雖然還有營養不良等問題,好歹也是個全勞力,可。以做很多事情。

按照事先的約定,他們中的火長以上將官將被單。獨挑出來,按照手下士兵的檢舉和投票,決定處置去留,而剩下的士卒將在適當整編後,移給南衙的宰相們。經過相互檢舉後,這些人很難再和士兵形成足夠的信任,這對試圖煽動作亂的人來説,等於是釜底薪。

“李輔國還沒找到麼…”看了一圈回來,我走到一顆樹下突然問道“沒有…”站在樹蔭裏的老貓回答道,他今天難得多説了。幾句“我們的人手嚴。重不足,地方上的混亂還在清理,許多眼線和暗樁,都沒法派上用場”這就是京華社的叛變帶來的一個惡果,雖然其中以小部分的逆亂,卻癱瘓了這個京城中最大的幫會組織的作用,連帶的還有對那些江湖背景的外圍組織的信任危機,以至於為了重新清理和甄別這些潛在的隱患,在新的替代建立之前,已經沒有多少可靠的人手,可以執行追查任務。…,這件事背後,還暴出另一個問題,就是龍軍及我個人名下的各種信息渠道雖然眾多,擁有大量的外圍和人員,卻也過於鬆散和繁雜,以至於許多跡象其實已經有所卯端,但是分散到各個渠道中,就變成簡單而缺少意義的個例,直接淹沒在對方刻意營造出的海量信息的亢餘中。

同時我的幕僚班子看似足夠強大了,但其實也缺少足夠專業的情報分析力量,許多重要的東西和實效,被延遲在轉遞和處理的程序中。

隨後,我又視察不遠的地方,大大被擴編的童子軍新營地,從今天開始,他們將作為正式的預備役,擁有自己的營地和番號。

戰後,同樣需要重整的還有龍武軍的內部,長期積累和被各種原因隱藏的內部問題,也因為外部的壓力,似乎一下子顯現出來。久居長安繁華盛地的神懈怠和紀律鬆散風氣,戰後刀槍入庫、馬放南山的盲目樂觀情節,將士熱衷做生意更甚於對練的興趣…

一些久經沙場資深老兵的反應也很讓人失望,或者説他們已經被安逸的生活消磨了意志,當聽到被宣佈為叛逆後,某些人首先想得不是固守原地,或與上級取得聯繫和對策,而是偷偷從營房裏丟下兵器和值守崗位,易裝跑回家去,甚至是以同鄉為單位,從駐守的據點開始小規模的逃亡不知所蹤,面對突如其來的圍剿,戰鬥意志和表現也反而不如那些初出茅廬的學軍和少年兵。

反而是受過軍事專業教育和榮譽忠誠之類的思想輸灌的原因,因此在動亂中損失和傷亡最大的也是那些學軍和我府上的少年親事,我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把他們培養出來,結果前赴後繼的倒在圍攻之下,他們鮮血被毫無意義的耗費在內亂當中,讓人十分的痛心又無奈。

由本部擴編左右龍武軍、左右金吾衞;衞伯玉的鐵拔軍改編的左神策軍;還有兩次安東軍派遣軍中,由薛嵩的安東討擊軍就地改編而來的右威衞,羅先的遊擊軍改編成的左領軍衞,嚴武的商州義勇和糧院營;隨營軍校,學兵營、士官團、武學風紀大隊,擴編成的樞密院教導軍;再加上團練改編同州、華州十幾個守捉營,一下多了老大一堆編制出來。龍武軍的實力大大被分散,短期內戰鬥力不升反降了,重整龍武軍,從二三極預備役大量納新血,補充兵員的同時,我所轄的兩府也痛下決心,力排眾議大量破格提拔這些新生力量,以逐漸取代那些傳統思想的軍人階層。

在新編的體制下,除了我繼續直轄的左龍武軍,同時還以行宮都部署總宿衞使的名義,檢校由副手韋韜以將軍領銜右龍武軍,衞伯玉以將軍領銜的左神策軍。同時兼以樞密院身份,轄制高適以將軍領銜的左金吾軍,郭石頭以中郎將領銜的右金吾軍,以及正在外戍的右威衞、左領軍衞、同州、華州團練等編制。

象這一次倖存下來的少年親事,見習虞侯,學兵隊等,都將提前結束在我身邊的實習期,直接進入軍隊作為最基層的士官開始服役。雖然這未免有些拔苗助長的嫌疑,但是我實在是已經有些等不及了,經驗不足,教育不到位,資歷太年輕,都不是問題,可以慢慢一邊服役一邊學習,用時間來補全。

樞密院教導軍的成立,就是為了這個需要而存在,除了一些忠誠可靠的退役老兵作為教導官,其他主要由兩學三附在校的學兵、士官生、短期速成班的將校們組成,入學第一期開始,就必須分段入營執勤累計一個月,期間表現作為考績的內容之一,以後逐年遞增。每年考評出突出的若干名,將直接選入我身邊見習一段時間,可以拿正規軍一樣的勤務津貼。…,同時,作為與京學、吏目學堂、百工學堂等掛鈎的勤工儉學項目,除了推薦實習以外,那些貧寒學子還可以利用閒暇時間,優先申請到龍武軍附屬單位和各種關係產業中,兼職一些文書案牘會計帳薄之類的工作,以補貼用。

如果不是太監們發動的這場政變,我也不會忽然意識到,我其實要面對的是一整個階級和巨大的傳統利益羣體,不論我主觀願意與否,我創造的這些東西,已經不知不覺的威脅到他們存立的基。我急切的需要利用我現有身份地位所擁有和控制的資源,團結一切可以運用的力量,用各種手段為紐帶緊緊的綁在身邊,才會有若許的安全

一一的褒獎,授旗,賜號,學着某個時空的小鬍子,對這些小孩發表一些“少年強則國家強”

“明天將屬於你們”之類,捎帶梁式軍國主義彩演講,享受一番山呼海嘯涕零的歡呼雀躍。

一起吃大鍋飯的時候,一輛軍車駛入,卻杜佑給我帶來時下的公文,作為隨着我門下水漲船高的一員,他現在也是行走樞密院典史。由於宮城裏的樞密院相關建築還在建設,金吾衞衙門被燒了,龍武軍衙門太狹小侷促,所以我還得四處一邊巡視一邊辦公。

“張中丞已經冊發河南都督了…”坐在臨時用馬車圍搭出來的中軍大帳裏,我點了點頭。

兵變雖然結束,但是後續的佈局還在繼續,一些親近和傾向本家的政治勢力,也得到了好處,隨着原河南節度使御史大夫張鎬卸職回京,拜門下省首長——侍中,富有人望的守城專家,自然就轉正了。

“來(滇)軍帥,奉命移鎮淮北都督…”顏真卿晉中書令,賀蘭進明署尚書左丞,來滇復出為一道之首,河北四柱臣,除了身死在宮變中的虢王,可以説是都功德圓滿了。

“河南尹許遠,以本職兼領都畿道採訪處置使…”

“東都留守姚誾,轉任河北轉運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