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説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四百四十二章落後就要捱打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對於秦軍的不宣而戰,讓阿爾班達惱火,尤其是丟失了木鹿,更讓他憤怒。幸好已經做過部署,現在東部聚集着相當的兵力,隨時可以調動。為了奪回木鹿,阿爾班達也是下了血本,東部的力量基本都被他聚集。

無數的安息鐵騎雲集了起來,他們呼喝着特有的口號,彎刀與長矛在太陽底下用他們的反光傾訴着他們的鋒鋭,向着尼薩集結。

阿里塔濡罕檢視着不斷趕來的軍隊,心中也頗為自得。不斷聚集的兵馬將全部聽從他的調遣,從五千到一萬,從一萬到兩萬,從兩萬到五萬,依然是源源不斷的有人馬到達。

這一下幾乎將東部的兵力都空了,張繡軍在拿下木鹿後,卻不在前進,在木鹿城安定地方,構築防線。等待安息人的大軍到來,雙方的細作已經開始了鋒,各種情報紛飛,阿里塔濡罕在集結了十萬人馬後,向着木鹿城進發了。

這十萬人馬已經是極限了,安息的重心在西方兩河域。這十萬人馬中只有四萬騎兵,其他的都是步兵。安息的步兵本來是以徒步弓手為主,可在與秦國的戰中,見識了大秦那無堅不摧的步軍軍陣,安息的步軍制度也開始改革了。

敵人永遠是最好的學習對象,這是很好用的定理。大秦在學習安息的騎兵回首箭,安息人也在學習秦軍的步兵方陣。

張繡雖然兵力少,可對於攻城戰,張繡是不怕的,這裏的戰爭拖的時間越長,規模越大,就對印度河域的戰事越有利。

拍着木鹿城厚實的城牆,張繡還是命令不斷的加固,後方運來的守備器械也在不斷的安放。三弓牀弩、投石器、連環投石車、狼牙拍竿等等守城利器都出現在了木鹿城頭之上,更有木鹿城本身囤積地物資,那可是不少。可惜沒有用上木鹿城就被攻破了。

木鹿的守軍敗退之前雖然焚燬了一部分,可大部分還是保留了下來。反而便宜了秦軍,讓他們利用起來,這些火油擂石反而會砸在安息人自己的頭上。

在東方木鹿城風聲鶴唳的同時,在印度河域的魏延也動手了。首先是陸遜帶領的艦隊橫掃了旁遮普平原上地安息水軍基地,安息的水軍雖然經過大力的發展。可依然無法與秦軍的水軍相比。

在迅速的清除了安息那可憐的水軍之後,秦軍步兵開始了動作。對與秦軍的動作,艾伯塔作為安息統帥,除了怒罵水軍無能之外,也沒有什麼辦法只有集結軍隊準備戰了。河天險被輕易突破,讓他慨嘆,安息的不重視水軍的惡果出來了。

安息大部分是內陸地帶。雖然現在已經加緊了水軍地建設。可水軍地建設卻那裏是一朝一夕就能好地。相比之下。他們地水軍落後秦軍太多了。這也證明了一個真理。落後就要捱打。

“將軍。秦軍開始登船了。”

“登船?他們要發動了嗎?”

“沒有。細作來報。秦軍上船之後。沿着印度河向下而去。並沒有過河。”看着地圖。艾伯塔暗叫一聲不好。自己地主力部隊一直在這裏和秦軍隔河對峙。現在秦軍順着河而下。下游地防線本攔不住秦軍。

包要命地是。自己只能看着。現在調動兵馬那裏有秦軍地速度快?人馬跑地再快也沒有船隻航行來地快啊。更何況。下游那麼大地防線。可以説是處處漏。秦軍要在那裏突破呢?

“細作有沒有來報?秦軍將在哪裏登陸?”

“還沒有確認,細作們只得到模糊的信息,推測秦軍將在得拉巴地區登陸。”

“得拉巴,得拉巴。”艾伯塔唸叨了幾聲,在地圖上看了一看,也只有嘆息地份。蘇庫爾距離得拉巴上千裏地。船隻順而下,兩、三便輕鬆到達,可陸軍呢?就是騎兵強行行軍也來不及,更何況,跑的筋疲力盡了去做什麼?等着被屠殺嗎?來人,傳令,全軍開拔,向魯斯得姆城前進,放棄蘇庫爾的水軍基地防禦線。”忍痛放棄了蘇庫爾的防線。讓艾伯塔心中直血。在蘇庫爾他經營了兩年。他有信心讓秦軍在蘇庫爾地區盡鮮血。可沒想到,秦軍直接放棄了蘇庫爾。去下游過河了,相距千里,讓他如何防禦?

秦軍也是大膽,他的輜重補給大部分在這裏,居然跑到千里之外去登陸了,他不擔心補給跟不上嗎?和秦軍作戰後,知道秦軍對後勤補給線很看重。不過回頭想想,秦軍水軍掌握着整個河,河上任他們縱橫,他們的補給不會出問題。安息完全沒有能力去攔截他們,這仗還沒打,他就已經被動了。

秦軍可是集結了近三十萬人,這一點艾伯塔心知肚明。他在兵力上是處於劣勢的,現在在戰略上他也被動了。這叫他怎麼打?秦軍掌握着河,可以將他象調死狗一樣調來調去。可他又有什麼辦法?

只有放棄了不少區域,揮軍魯斯得姆,扼守要道。這也是無奈的,還沒開打就先輸了一半,叫他怎麼能不窩火。尤其是阿爾班達將大部分力量調去了木鹿城,更讓他無可奈何,自己手上的力量能扼守住印度河域嗎?看起來似乎是很強大,可實際上呢?誰能説地好?誰能想到這秦軍水軍這麼厲害,摧枯拉朽一般的打敗了安息的水軍,秦軍可以在印度河上隨意馳騁,自己只能眼睜睜的看着。

向阿爾班達發出求救書後,艾伯塔帶領軍隊向着魯斯得姆開始了轉進。魯斯得姆本就有一定的守備力量,傳令他們準備,等待自己的大軍到達。秦軍的速度不會慢,這裏又不是安息內地,在安息國內,還能指望各個勢力奮起反抗,可這裏是原先天竺的領地,在這裏的百姓基本都是天竺人。

而相比較之下,天竺人還是更親善大秦地。因為劉巴手中掌握着兩位佛教大師,佛教地影響在天竺人中是無可比擬的,印度河域地天竺人也是如此。在劉巴地作下,兩位佛教大師也發揮了他們的能量,讓不少印度河的天竺人成了秦軍的內應細。

天時、地利、人和皆在大秦,只要魏延不出意外。此役必然獲勝。龐統不斷的分析着局勢,作出了千里飛渡的計劃,這樣一下,可以用最小地代價突破印度河。讓他欣的是,陸遜帶領艦隊,乾淨漂亮的放翻了安息人的艦隊,讓印度河成為了秦軍的後花園。

“軍師,細作傳來消息。艾伯塔帶領軍隊向着魯斯得姆前進,放棄了相當的地區。”龐統點點頭説到:“知進退。識大體,這艾伯塔是個人物。一般人是沒有這個膽量這樣做的,這幾乎等同於放棄了整個印度河域。這樣做。雖然有畏敵嫌疑,不過卻能更好的保存他們的實力。”

“這也是,我軍要轉進,必須要經過魯斯得姆。這艾伯塔選地好啊,讓本將不得不去攻打,這魯斯得姆可不好打啊。”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我軍已經開動,就只有作戰到底。現在這艾伯塔放棄了印度河域,雖然達到了我們的先期目的。但是後期地戰役就不好打了。”魏延覺着船隻的微微搖晃,心中也在算計:“軍師,你看這樣如何?本將派出一支人馬,由水軍運送,到達印度河上游馬爾丹地區,由馬爾丹**,直襲冬斯賓。”龐統搖搖頭:“不好,這支奇兵要在一個奇字上,讓敵人預測不到。可現在印度河域安息人必然派了許多探子。這就不好辦了,而且奇兵突入,沒有後援也不好,冬斯賓地區雖然沒有什麼安息軍隊,可只要艾伯塔卡着魯斯得姆城,我們的大軍就無法北上援助,孤軍而上,補給困難,冬斯賓又沒有什麼城市。沒有補給地。不可取。”

“這艾伯塔,還真是難纏。”

“這也不奇怪。若是個草包。阿爾班達也不會讓他統合整條印度河防線,安息國內雖然以遊牧為主,可是他們現在也在向農耕轉型。成為農耕與遊牧並存的制度,而兩河域與印度河域的富饒土地也是他們急需的。將軍,陛下的意思是我們不要進軍的太快,不能將阿爾班達急了。”魏延也點點頭,這也很正常。一旦阿爾班達急眼了,必然與羅馬議和,全力與大秦開戰。這不符合現在大秦的利益,而羅馬地凱撒想必也樂的坐山觀虎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