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説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一百二十七章私房菜的規矩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子就這麼一天一天的過去了,一年一度的暑假都已經過半了。此時,是孩子們正玩的最是起勁的時候,而家裏大人們依然還是正為了秋天的收穫而辛苦的勞作着。

目前,王家莊除了大棚蔬菜之外,其它的土地都是栽種的白薯,也就是甘薯這一種作物。

這個時節,尤其是每次下過雨之後,為了防止白薯秧扎鬚子,影響白薯的澱粉的含量,就需要到地裏頂着大太陽去翻秧子。

把白薯秧都提溜起來,然後翻到另一個方向上。這個過程中,白薯秧與地面接觸的部分就被提起來,不會生,以此來確保主的白薯產量和澱粉含量。

説起來容易,做起來可不是那麼輕鬆。每次翻秧子都需要人全憑一雙手,彎着,一顆一顆的提溜,一顆顆的翻,實在是繁瑣又累人。

但是為了能多產那麼幾十斤澱粉,農民們不辭辛勞,頭頂烈,腳踏黃土,彎着,伸着雙手,一天干下來累的那真是痠背痛的。

可是因為白薯澱粉的價格相對還是很高的,種白薯要比種玉米等其它作物的收益好很多,所以還是有太多的農民心甘情願的栽種它。

節三月分開始忙活,打壟,施肥,栽秧,田間管理,到最後的收穫,一年裏從分月能一直忙活到十一月份。

可就是這麼忙活,這麼累,大部分人家一年到頭全家人的收入也僅僅就是一兩千塊錢而已。

家裏地多的可能會多一點,但是指望種地種出一個萬元户,想都不要想!至少在王家莊着附近的十里八村裏還沒有發現過一個。

對於富裕的渴望,讓很多人放棄了農民的本業——種田,而遠走他鄉,去往那些充滿了心酸和偏見的大城市裏,像候鳥一樣的遷徙着。

王海和王勇父子倆之所以受到農民們的尊重,不時他們有多少多少的錢,關鍵是在於他們為所有的農民找到了一條不用再拋家舍業。背井離鄉也能發家致富的路子。

反季節蔬菜大棚。養殖業,王家莊人,特別是王海用實際行動給大家做出了一個非常好的示範:農業也是大有可為的!

如今,王勇作為被大家公認的小財神。又給大家找到了一條在家裏就能賺錢,賺大錢的新路子——農家樂!

當然。這個路子,王勇並沒有告訴任何人。實際上是他偶然在報紙上看到川蜀省已經有人搞這東西了,才想起還有這麼一個極其適合村裏人的產業。

種下了莊稼。不用自己採收,而是讓那些來這裏遊玩的城裏人歡天喜地的去採收。並且還能賣出一個讓他們之前想都不敢想的價格。沒有經過實踐的檢驗,村裏人是沒人相信的。

於是,王勇為了王家莊農家樂的發展。開始親身實踐的第一個步驟開始了。

王傢俬房菜,這個王勇在劉彪的慫恿下的遊戲之作。即將開始發揮屬於他的特殊帶動作用。

旅遊這事,就是衣食住行四要素。其中最主要的還是食、住、行。吃飯,住宿。通,可以説這三個方面就決定了你對於遊客來遊玩的引力到底有多大。

人家是來玩,來放鬆的!吃不好,住不好,道路不暢通不好走,你讓人家怎麼可能願意來你這裏玩啊?

“王勇,你那個私房菜館建的怎麼樣了?聽説房子都要封頂啦?”王海鄭重其事地看着王勇,突然問道,使得正在狼虎嚥的對付着面前的一盆大鍋燉菜的王勇一愣神,不知道該怎麼回答才好。

“爸,這事你就不要心了,我心裏有數,你放心吧,絕對要比你的酒店早營業!”王勇艱難地嚥下嘴裏的滾燙的燉煮的爛的新鮮土豆,頭也不回的來了一句之後,就伸着筷子奔着一塊黃的南瓜夾去。

“哦?給我説説,你打算怎麼經營這傢俬房菜館啊?”王海抿了一口從臨縣一家大型省屬酒廠買來的十年陳釀白酒,不緊不慢地吃着菜。

“這個很好辦啊?我準備這樣來辦。”

“一共要請三個人,一個負責端菜的服務員,一個廚師,一個採購。我們的私房菜館一天直接帶一到三桌客人,多了絕不接待。”

“咱們的菜館不接受所謂的預定,所有想要來這裏吃飯的人都需要親自過來排隊,來品嚐一下正宗農家菜餚的風味。

“颳風下雨,不營業!”

“天氣太熱不營業!”

“天氣太冷不營業!”

“所有過來的客人不允許點菜,做什麼你就應該吃什麼,反正是三百到五百元元一桌,你愛吃不吃。不來我們也不請你來,反正規矩就這樣,愛咋咋的!”王海都聽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