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外來妹陳萍二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那天,陳萍坐着彪叔的車,花了兩個多小時,來到了王家莊。雖然已經在車上聽彪叔説了一些王家莊情況。可她還是忍不住被眼前的景象給驚呆了。
如同所有第一次來這裏的人一樣,很難相信這裏僅僅只是一個村鎮而已!要知道,她讀高中的他們那裏的縣城也沒有這裏繁華啊?
就是特區她父親那裏,陳萍絕對也沒有這裏好。寬闊的大馬路。來來往往的車。還有穿着打扮各異的熙熙攘攘的人
,各式各樣的店鋪,無一不是陳萍臆想中的大城市的模樣。
到了王家莊,劉彪沒有第一時間帶陳萍去農場,而是帶着她來到自己家,給媳婦介紹了一番,然後就讓陳萍洗洗手準備吃飯。
身為兩個女孩母親的劉彪媳婦一聽丈夫説這麼一個小姑娘竟然一個人千里迢迢的從大西南坐車到了京城找工作,一下子又是心疼又是為她到自豪。
又是給她拿新巾,又是給她準備了一套洗洗涮涮的東西,然後拽着她的手就不鬆開了。
“老劉啊,這閨女我看還是跟我幹算了,這麼好的閨女怎麼能出農場幹活啊?跟着我在村裏打打下手算了!”
“我也想,可是不可能!陳萍不是村裏人,怎麼可能去村裏幹活啊?我想好了,她是高中畢業,正好讓她去科研中心那邊給那幫專家教授的打打下手,同時再繼續複習複習,哪怕不參加高考,考着自考什麼也好。”劉彪的話非常在理,自然沒人反對。吃過一頓飯之後,兩口子就親自送陳萍進了農場,陪着她辦理完所有的手續,搬進了單身宿舍,收拾好一切之後,又拉着陳萍採購了一圈。
最後,又把她帶回家裏吃了一頓豐盛的晚餐,這才把她送回了農場宿舍。也是在當天晚上,她就在劉彪家裏,給遠在特區的父親打了一個電話,報了平安。
身為農場最重要的部門科研中心的工作人員,陳萍的待遇是好的讓人不只是羨慕的。相比時下普通人的工資水平,這裏的待遇絕對是好的令人髮指的存在。
這裏的人一到三個月的實習期,工資統一都是一千元一個月,其它福利很少。轉正之後,工資立刻就變成了最少也是三千元一個月。
至於福利待遇,那是比現在據説是待遇極好的公務員和外企一點不差。五險一金,雙休,節假
休假只比國家規定的多,從來不會少。
每年一個月的帶薪休假,如果是回家,報銷來往路費,不管你是住在南極還是就是港城人。也不管你是坐飛機,還是坐公車。
像陳萍,剛來的時候只是某個課題組的勤雜工,幫着打掃一下衞生,跑跑腿什麼的,可她的基本工資就是三千五,全勤三百,崗位補助一百,責任補助三百,五險一金一點不少。
夏天有高温補助,除了工作時間隨時都用綠豆湯,冰之類的冷飲之外,每個人還有額外的一個月三百元的高温補助。冬天天冷了還有取暖費補貼,一個月一千元。可惜陳萍是住宿舍的,所以這個和
通補助就沒有她啥事了。
平時有個什麼小病,直接去農場醫務室,完全免費治療。要是鬧了什麼大
病也不怕,村裏就有一家全市聞名的三甲醫院,農場員工都有醫保,再大的病也花不了幾個錢。而且,先期的所有費用都會有農場給墊付。
就在她入職沒多久發生過一件類似的事,一個剛剛簽了正式合同沒六個月也就是半年的新員工,在農場半年一次的例行體檢中被檢測出患了毒症。
得了這種病,一般的單位肯定是想方設法解除勞動合同,打發你回家。心好的好會給你一筆補償金或者醫療費,有的乾脆就直接趕人,不承認你是本單位的人了。
可是在這裏,單位裏負責這方面的一位經理二話不説,接到通知之後就拿着支票趕到醫院,然後就代醫院開始尋找合適****,準備腎移植手術。
等那人的家裏人哭天抹淚,心如燈滅的趕到醫院的時候,才得知醫院方面已經找到了合適的****捐獻者,幾天之後就可以幫他做腎移植手術,過了不多久他就可以如同正常一樣了。
這件事一出,一下子,很多和陳萍一樣剛入職的員工都傻了!別説他們,病人的家屬更都傻了。來之前,他們已經做了最壞的打算了,家裏人已經連他的棺材都開始準備了。
毒症啊!即使是窮山溝裏的農民也知道這意味着什麼。對於一個全家年收入連五千塊都沒有貧困落後農村的家庭來説,得了這種病,只能回家等死了!
可是無論如何他們也沒有想到,人家單位竟然出錢給治病不説,治病期間工資還一分不少的給開着,還有什麼營養費之類的補貼,一個月算下來不比上班少多少!
動的病人一家人直接跪在農場大門口直磕頭!善良樸實的農家人不知道該怎麼
謝這家企業,只想通過這種方式來表達自己的
之情。
結果,因為這件事,農場裏負責這方面事物的經理還有門口的保安卻被村裏的老書記叫到跟前,當着這一家人的面罵了個狗血噴頭。
這事在老書記看來,就是這個經理沒給人家解釋清楚。出了這種事情,這都是單位應該做的,簽訂勞務合同的時候,這是白紙黑字寫的清清楚楚的,是企業應該承擔的責任。
為了這事,老書記還一通電話把正在國外的老闆王海抓了回來,聽説也是和經理一樣的待遇,一通罵之後責令整改。
之後,單位就連續一星期在每天晚上的組織學習時間,給大家每人發了一本公司的福利待遇方面的説明書,愣是由人事部門負責這方面事物的一個副經理給講了三天。
後來,那人病好了之後,幾乎就是發了瘋一般的幹活。該他幹不該他乾的活他都搶着幹,誰勸都不行。連小老闆,整個港城市的傳奇人物王勇親自過來勸説也沒有任何效果。
結果,從那以後,這人年年都能拿到幾乎他們部門所有他能拿的獎勵。月獎,季獎,年獎,優秀工人,突出貢獻獎什麼,一年下來愣是比別人能多領五六萬塊!
農場裏一直有人在説,這件事是小老闆私下裏吩咐下來的。説是既然勸説不了,他願意幹就幹吧,反正也沒啥太累的活,回頭在工資,獎勵上補償他一下,有什麼獎勵先考慮他。
後來,一次在彪叔家裏遇到小老闆。那時候已經和他很悉的陳萍還特意問了這件事,調侃他這收買人心的事幹的實在是漂亮。
沒想到,王勇竟然一句話説的向來伶牙俐齒的她啞口無言。
“我這哪是什麼收買人心啊,我只希望以後人們在遇到這種事不要以為單位幫自己治病有什麼了不起的,其實那都是他們該做到了。”來農場三年了,只在第二年過年的時候,陳萍回了一趟家。當她下了飛機,坐汽車,做完汽車坐牛車,幾乎花了港城市到他們省會城市三倍的時間趕到自家的時候,已經是半夜時分了。
第二天,見到許久未見得的親人和鄉親們,給他們講述自己的遭遇和經歷,也給他們將自己公司的福利待遇,直把他們一個個差點驚掉了下巴。
特別是聽説廠子裏的工人得了毒症,竟然一分錢沒就把病治好了的事。這種事情無疑是農村人最
的,清苦人家,得了這種大病,幾乎就只能回家等死了。
沒辦法,家裏沒錢,治不起啊!
於是乎,一天時間,陳萍那丫頭找了一個好單位的事情就傳遍了這個分佈在大山上的村子,一整天時間,總有相不相
的人過來,或直言或拐彎抹角的打聽你們那裏找不找人啊?
招人?怎麼可能?現在農場裏除了那些雜工是附近村子裏的人之外,幾乎清一的大學畢業生。就是招人,村裏這些人也肯定一個都不成的。
首先一個學歷就能卡掉所有的人,對於村裏有些只會寫自己名字的人,怎麼可能會被自己單位錄取啊?人家那裏重點大學畢業生,甚至是留學歸來的海龜們都還排隊等着呢!
等一個個滿懷希望而來,最終失望而去的鄉親們回到家裏,幾乎一模一樣的都做了一件事。
一個個咬牙切齒的指着自家滿腳稀泥,渾身是土剛從山裏撒風回來的孩子:“你給我好好上學,只要你能考上了,你爹(媽)就是不要這張臉了,借遍所有親戚也供你!”那一夜,所有村裏人都躺在板牀上翻來覆去的睡不着。實在是被刺了,人家那麼好的單位,只是一道學歷關,就把全村所有人都給擋在了外面。
這年頭,不上學,不上大學,沒出息啊!想進好單位就得上大學!當然你要是有過硬的關係背景,有沒有學歷也沒啥。可讓人絕望的是,那些有關係有背景的孩子,往往學歷也都是搞得嚇人的。
普通本科大學本瞧不上,至少也是211的重點或者958之類的。出國留學那是必須的,甭管是哪國的,現在這社會就認這個,外來的和尚會念經啊!
從這一天開始,這個曾經與世隔絕了很久的小山村就樹立一個信念。不念頭就沒有出頭之,不念書就不會有出息。
全村老老少少,上上下下,真的都是這麼想。家家户户咬着牙也要供孩子上學,沒錢就去借。
在村裏,其他理由借錢人家可能會找理由推一下,可是給孩子借錢上學不會。即使再沒錢的人家,也要多多少少的掏一點出來,這已經是全村人共同遵循的一條刻在心底的一條自覺遵守的村規。
最後,這事最終還是通過陳萍解決了。她偶然從父親那裏得知這件事後,特意找了一趟已經變得很悉的王勇。把事情一説,然後拎着王勇脖領子就問他這事你幫不幫吧?
結果沒過一個星期,王家莊慈善基金會就派出了專人趕到了陳萍所在的大山之中的小村落,只是大略的看了看,就謝絕了鄉親們的宴請,出了山到了縣城直接找到了教育局。
“以後凡是桃源村的孩子讀書的錢,全部都由我們基金會負責了!”也就在那一天,王家莊這個名字在大西南的這個小縣城一夜之間就變得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無數家庭貧困,面臨輟學的孩子,或者獨自一人,或是老師帶着,或是帶着他們的父母走進位於縣信訪辦的慈善基金會辦公地點,申請助學金,期望能圓自己一個上學夢,一個大學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