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説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0661-0670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毫無疑問,這些土匪的背後或多或少地有着朱宸濠的影子,身為一個藩王,卻去和強盜打成一片,總不能理解為深入羣眾吧。

知縣拉關係是想升知府,侍郎拉關係是想當尚書,藩王拉關係是想…

於是王守仁很快找到了答案,唯一的可能的答案。

[665]問題嚴重了,他立刻跑去找孫燧。

孫燧,時任江西巡撫,浙江餘姚人,不但是王守仁的老鄉,也是他同朝為官最好的朋友。

當時的王守仁只是江西南部(贛南)巡撫,且主要任務就是剿匪,這麼大的事情,他沒法拍板當家,只能找孫燧。

然而當他跑到巡撫衙門,找到孫燧上氣不接下氣地説完這件事情後,卻只換來了一個奇怪的反應。

2、孫燧是苦笑着聽他説完的,然後他嘆了一口氣,只説了一句話:"兄台你現在才知道?"這下輪到王守仁傻眼了。

正德十年(1515)十月,河南佈政史孫燧接到了一份命令,中央決定提升他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這本是一件好事,但孫燧卻高興不起來。

因為後面還有一個任命--派江西巡撫。

江西,對當時的朝中官員來説,是一個死亡之地。

就在幾年前,江西巡撫王哲光榮上任,可沒多久,他竟突然離奇死亡了,朝廷派董傑接替他的位置,才過了八個月,董傑兄也死了,死得不明不白,後任的兩位巡撫還沒幹到一年,就自動收拾包裹回來了,寧可不做官,也不在那裏住。

其中奧妙朝廷的高級官員都心知肚明,卻不出聲。

收了人家的錢,自然不好出聲。

可是江西不能沒有人去,也不知是哪位仁兄和孫燧有仇,竟然推薦了他。孫燧就這樣被推到了懸崖邊上。

然而孫燧回答:"我去!"他叫來了自己的子,跟他待自己的後事,子嚇得不行,問他是怎麼回事。孫燧只是嘆氣説道:"這次我要死在那裏了。"

"既然如此,那咱不當這個官,不去還不行嗎?"

"國家有難,自應身而出,以死報國,怎能推辭!"孫燧義正言辭地這樣回答。

他遣散了所有的下人,安置好家人,告別子,帶着兩個書童,就此踏上不歸路。

到江西后,他卻十分意外地受到了寧王的熱烈歡,送錢送物不説,還時常上門探訪,可謂熱情之至。

但孫燧拒絕了,他還了禮物,謝絕探訪。這是因為他很明白,拿了人家的東西,就要給人家辦事。而寧王要辦的事情叫做謀反,現在收了東西,將來是要拿腦袋去還的。

然而之後不久,他就發現身邊的人都在監視着自己,無論他幹什麼事情,寧王總是會預先知道,有時還會故意將他在某些秘密場合説過的話透出來。甚至他的住處也時常有可疑人員出沒。

面對這一切,孫燧並沒有屈服,他依然毫無畏懼地留在了這裏。

因為留在這裏,是他的職責。

[666]看着這麼個軟硬不吃的傢伙,寧王十分頭疼,無奈之下只能出暗招,他派人給孫燧送去了四件東西--棗、梨、姜、芥。

看到這些東西的孫燧笑了,他知道了寧王的意思--早離疆界。

之後的事情就出乎寧王的意料了,孫燧十分大方地吃掉了這些特殊的"禮品",卻一點也不動窩。

在如此險惡的環境中,孫燧獨自堅持了四年,而現在,他終於有了一個戰友--王守仁。

可這二位一合計,才發現他們本沒有勝算,説起來兩人都是巡撫,卻都是空架子,王守仁手上也沒有兵,因為明代規定,巡撫並無兵權,需經過中央審批,方可動用,王大人平手下只有幾個民兵組織,抓扒手維持治安也還湊合,哪裏能去打仗?

千辛萬苦,終於找到了組織,可組織也沒辦法,二位同鄉又陷入了無言的彷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