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61-0670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668]讓你看了那麼多的機密,知道了內情,不把腦袋留下,怎麼捨得讓你走呢?
四十九歲的唐伯虎面對着生命威脅,又一次迸發了智慧的火花,他決定學習前輩的經驗——裝瘋。
只有裝瘋,才能讓朱宸濠相信,他什麼也沒有看見,即使看見了也不會説話,即使説話也不會有人信。
唐伯虎到底是才子,裝瘋也裝得很有風格,比當年吃狗屎的袁凱厲害得多,因為他想出了一個絕招——奔。
真是捨得下本錢啊。
從此,伯虎兄摒棄了傳統觀念,堅決一到底,光着身子四處走,看見大姑娘就上去傻笑,還經常高呼口號:“我是寧王的貴客!”他這一搞,整個南昌城都不得安寧,許多人紛紛出來看熱鬧,朱宸濠的面子算是給丟光了,他氣急敗壞,連忙下令趕緊把這位大爺送回蘇州,別在這裏丟人現眼。
終於虎口險的唐伯虎鬆了一口氣,但在慶祝劫後餘生的同時,他對人生也已經徹底絕望。
他此後的生活可以用四個字來形容——徹底墮落。
以繼夜的飲酒作樂,縱情聲
,摧垮了他的身體,卻也成就了他的藝術,他的詩詞書畫都不拘泥於規則,特別是他的人物畫,被認為三百年中無人可望項背。
但也就到此為止了,四年後(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這位中國文化史上的天才結束了自己坎坷的一生,永遠歸於沉寂。
有時,我也曾看過電視上那些以唐伯虎為原型的電視劇,看着他如何智鬥臣,看着他如何娶得美人歸,這些情節大都十分搞笑,但無論如何,每次我都笑不出來。
因為在我的腦海裏,始終浮現着的,是那個真實的唐伯虎,是那個意氣風發的年輕人,那個懷才不遇的中年人,那個心灰意冷的老人。是那個在無奈中痛苦掙扎、無比絕望的靈魂。
只有那首桃花歌仍舊在訴説着他的心聲,縈繞千載,從未散去。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明朝那些事兒3正文訣別章節字數:3297更新時間:07-09-2919:36送走了唐伯虎的朱宸濠卻沒有絲毫的憂傷愁緒,他正鼓足神,準備着自己的造反事業。
王守仁與孫燧的曖昧關係沒有逃過他的眼睛,對這兩個人,他一直十分頭疼,孫燧就不説了,王守仁他也是久聞大名,將來一旦動手,此二人將是最強大的敵手。
應該想個辦法解決他們了。
[669]但目前是造反的最關鍵階段,畢竟是兩個巡撫,如果私下派人黑了他們,恐怕要出亂子,可要是放任不管,又似乎不太妥當。
此時,劉養正卻提出了一個疑慮,打斷了朱宸濠的思索。
“如果他們把這裏的情況上奏朝廷怎麼辦?”朱宸濠看着擔憂的劉養正,突然笑了:“這個問題你不用擔心。”説話之間,他突然想出了一個主意:“你去找人通知孫燧和王守仁,我要和他們見一面。”孫燧和王守仁也正在商量着對策,在對目前態勢進行仔細分析後,王守仁得出了一個我方前景的科學預測——死路一條。
孫燧十分同意這個觀點。
皇帝是不能指望了,朱厚照兄也沒工夫搭理這些事情,能給皇帝遞話的那幾個寵臣,如果沒有錢是打不通關係的。而據最新消息,擁有兵權的江西鎮守太監也已經被朱宸濠收買。
現在是徹底的“三沒有”狀態,沒有兵,沒有將,也沒有人管。四周都是朱宸濠的人,天羅地網,無所遁形。
這種情形在兵法裏有一個特定的稱呼——“絕地”
“那就向朝廷內閣直接上書吧。”王守仁提出了似乎唯一可行的建議。
然而孫燧搖了搖頭,反問了一句:“有用嗎?”自從朱宸濠招兵買馬以來,從言官、御史到各級地方官員,告他的人數不勝數,可沒一個人能夠告倒他。
除了有寵臣錢寧保他之外,內閣中的那個人和他也有着扯不清道不明的關係。
對於那個人,王守仁並不陌生,他明白孫燧的意思。
唯一的一條路似乎也不通了,王守仁又陷入了冥思苦想之中。
忽然他眼睛一亮,有了一個想法:“還是寫封書信送到朝廷去吧。”孫燧有點不耐煩了:“不是告訴過你沒用嗎?”
“你誤會了,不是給內閣,而是送給另一個人的。”王守仁的臉上出了狡黠的笑容。
“我只是要一樣東西而已。”朱宸濠的使者到了,他通知兩人,朱宸濠邀請他們吃飯,務必賞光。
王守仁和孫燧對視一眼,立刻答應了。
這次宴會的期大致在正德十四年(1519)的四五月間,距離最後
期的到來已經很近了,雙方將在這場宴會上展開撕破臉前的最後一場
鋒。
[670]出人意料的是,宴會是在和睦的氣氛中開始的,朱宸濠似乎也不想談其它問題,只是關心地問王守仁是否習慣這裏的生活,是否缺少生活用品等等,王守仁作了得體的答覆,但他並沒有放鬆警惕,因為他知道,這場宴會絕不會如此簡單。
果然,不久之後,朱宸濠還是發難了。
他愁眉苦臉地嘆了口氣,説道:“皇上總是出巡,國事也不怎麼理,如此下去怎麼得了啊。”王守仁愣住了,這是一句很犯忌諱的話,朱宸濠竟然公開説出來,莫非是想攤牌?
可還沒等到他反應過來,旁邊一個人突然站起來,厲聲説道:“世上難道沒有湯武嗎?”這句話實在太要命了,王守仁立刻轉身,尋找發言人,然後他發現了滿面怒氣的退休侍郎李士實。
話説到這個份上,不能不還擊了。
王守仁紋絲不動地坐着,平靜地接了句:“湯武再世也需要伊呂。”幕後人物終於出場了,朱宸濠接着回答:“湯武再世,必定有伊呂!”王守仁還是那副平靜的表情:“有伊呂,還怕沒有伯夷叔齊嗎?”聽到這句話,朱宸濠漲紅了脖子,半天説不出話來。
這是一段不太容易理解的對話,我來解釋一下,他們談論的湯武等人都是商代的著名人物,這裏就不一一介紹了。這段話用我的語言來翻譯,大概是這個樣子。
“世上沒有敢造反的人嗎?!”
“有造反的人也需要一個得力的幫手。”——此處意思是你李士實沒有什麼能力。
“有人敢造反,就一定會有得力的幫手!。”
“即使你有得力的幫手,但國家一定會有忠臣!”大意翻譯完畢,換到今天,這樣説話的人應該被拉出去修理一頓。
宴會的氣氛突然變得緊張起來,雙方都不發一言,以沉默互相對抗。
此時,孫燧突然站了起來,對朱宸濠的熱情款待道謝。
大家都如釋重負,王守仁趁機提出道別,這場劍拔弩張的宴會就此結束。
朱宸濠本想借着這次宴會摸摸王守仁的底,他基本達到了目的。
而王守仁和孫燧卻在宴會上受到了濃厚的殺意,他們已經
到,反叛的刀鋒正向他們不斷迫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