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説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0871-0880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趙文華好歹是個副部級,之所以對胡宗憲一見如故,稱兄道弟,實在是因為他太過孤單。在張經的陰影下,沒人願意陪他玩,只有胡宗憲對他禮遇有加。

於是他向這個新朋友和盤托出了自己的計劃,並許下了一個美好的祝願,只要計劃成功,你就是新的浙江巡撫!

趙文華是一個壞人,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壞人,但一個壞人,能夠幹到副部級侍郎,説明他是一個有能力的壞人。

趙侍郎的計劃是這樣的,他準備告張經的黑狀,罪名是張經畏懼倭寇,拿了朝廷的錢,不幫朝廷辦事,消極避戰。

看上去很簡單,實際上不簡單。

張經不是吃素的,趙文華上書後不久,他就得到了消息,但他的反應卻十分怪異,不但沒找趙文華算帳,也不上書辯解。

因為他已有了絕對的把握,籌劃已久的行動即將開始,狼土兵已經到位,各路大軍也已到齊,只等他一身令下,發動總攻。

有兇悍的狼土兵助陣,張經相信他會取得勝利,而到那時,捷報將是對趙文華攻擊的最好回應。

看上去是正確的,實際上是錯誤的。

志得意滿的張經沒有想到,在這個看似天衣無縫的應對中,有着兩個小小的疏漏:他並沒有真正看懂那封告狀的上書,而更重要的是,他低估了趙侍郎的水平。

作為嚴黨的主力成員,趙文華並不是一個簡單的人,事實上,張經即將開始的軍事行動早在他的預料之中,但他仍然敢在此時上書,是因為他已料定,此書一上,張經如不勝,尚有活路,如若戰勝,則必死無疑!

明朝那些事兒4第十二章東南的奇才(4)嘉靖三十四年(1555)五月,缺錢花的倭寇耐不住寂寞,開始大舉向嘉興進犯,卻就此掉入了陷阱。

張經等待良久的機會終於到來,他當即調集手下大軍水陸並進,在王江涇與敵軍遭遇,大破倭寇,斬殺敵一千九百餘人,史稱“王江涇大捷”這是東南自倭亂以來的最大勝仗,張經十分得意,當即寫下告捷文書送往京城,等待着朝廷的封賞。

事實證明,這次朝廷的辦事效率相當之高,沒過多久,張經就等到了他應得的賞賜,不是金銀財寶,高官厚祿,而是兩個人,具體説來是兩個錦衣衞。

他們送給張總督的見面禮是一副閃亮的鐐銬,然後大聲傳達了皇帝大人的賀詞:“經(張經)欺誕不忠,着令入京問罪!”張經的腦袋有點亂,明明自己打了勝仗,怎麼就成了“欺誕不忠”?

張總督之所以一頭霧水,是因為他並不清楚趙文華那封上書的奧妙。

嘉靖剛看到這份黑材料的時候,起初並不在意,直到他順手給了身邊的一個人——嚴嵩。

嚴嵩自然明白趙兒子的意圖,當即展現了他的表演功底,作沉思狀良久,突然換上了一幅憂國憂民的表情,開始痛斥倭寇侵害百姓的慘狀,最後指出主題——擁兵自重,坐觀倭亂,都是張經惹的禍。

嘉靖生氣了,後果很嚴重,他當即下令緝拿張經回京。

諭令下達後不久,張經的報捷文書就送到了,看似張經就要涉險過關,但正如趙文華所料的那樣,嘉靖做出了一個十分缺心眼的判斷:“張經着實可惡,聞文華劾,方一戰!”混跡江湖三十多年的嘉靖同志就這樣完蛋了,經過多年的磨礪,他的脾氣個以及各種權術花招,早已被嚴黨摸得一清二楚,現在也只能是被玩沒商量了。

張經倒了,李天寵也沒戲了,這對難兄難弟手拉手上了刑場,一同被殺。

趙文華兑現了他的諾言,李天寵死後不久,他利用自己在朝中的關係,破格再破格,短短一個月,就把七品基層御史胡宗憲直接提拔為四品右僉都御史,並巡撫浙江。從芝麻官到封疆大吏,其晉升速度堪比飛腿導彈。

趙文華十分欣賞胡宗憲,因為胡宗憲的出眾能力,以及在逆境中的支持。但胡宗憲卻不喜歡趙文華,因為在他的眼中,趙文華着實不是個東西。

胡宗憲是一個身世並不簡單的人,他出生在豪門望族,六十年前,他的曾祖胡富考中進士,還曾經擔任過正部級幹部——南京户部尚書,顯赫一時。

望族出身的胡宗憲是一個天才,他二十二歲中舉,二十六歲中進士,無論在地方,還是軍隊,無論是處理政務還是平息叛亂,他都顯現出了非同尋常的才能。

混跡政壇多年,胡宗憲很清楚趙文華和他的乾爹是些什麼貨,這幫人幹活不足,整人有餘,實在是一幫垃圾。

然而問題在於,國家大權就掌握在這羣垃圾的手中,順之者昌,逆之者亡,胡宗憲不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他很現實。

於是當不學無術的趙文華來到浙江,當張經、李天寵都對其嗤之以鼻時,他意識到了其中藴藏的機會。

所以他接近了趙文華,對他的到來表示歡,不顧旁人的鄙視和議論,拜會他,巴結他,耐心地聽着他自吹自擂,並伴着逢的笑臉,雖然他很清楚,眼前這個唾沫橫飛的人,只是一個惡加白痴的合體。

對於出身高貴、有着強烈道德的胡宗憲而言,這是一種讓他極其噁心的應酬,但他依然賣力地表演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