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關於石良玉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1、石良玉現階段和蕭卷的愛很容易比較出高下藍熙之一時不接受是正常的如果這麼快就接受了只怕有點奇怪吧。而且她一直是明確拒絕了石良玉的。不能説石良玉對她好她就非得接受他吧?例子:包惜弱嫁給金國完顏鴻烈完顏洪對她好極把她和楊鐵心的兒子楊康當親生兒子撫養這樣的結果卻是18年後包夫人在他面前決然自殺。
不能説他愛我我即便不愛他嫁給他也會快樂不是這樣!
2、石良玉求親是自己的行為他得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比如你有個摯友想跟你展其他關係你不樂意。這時他説他要娶別人你肯定是鬆一口氣的覺吧?難道既不願嫁給人家又不許人家娶別人?這樣就有情有義了?
3、朱瑤瑤的悲劇——朱濤的女兒朱濤自己作主即使有悲劇也是他造成的跟其他人沒有半點關係。朱濤嫁女是不是就如烈者説的“偽君子”呢我覺得過了我們講究“信義”、“自省”——朱濤是希望通過聯姻補償自己的錯誤要他是壞人怎會答應?方式如何值得探討但是那個時代利用女兒“和親”、“報恩”都是正常的。就是現代那些豪門大户還門當户對來保持自己的威望和地位呢!誰管你相愛不相愛?!
石良玉和朱濤都是能獨立自主的人不能將自己的決定或者失誤推到藍熙之身上。這跟她有什麼關係?
4、朱濤是不是罪魁禍——我在前面兵變的章節裏面有很詳細的代石茗(原型周伯仁)就是死在朱濤(丞相王導)手裏本來朱敦(王敦)是不想殺他的是朱濤懷了私憤暗示才導致了他的死亡。這是政客的“外寬內忌”的通病。本質上王導幾乎只有這個污點他也算難得的好人和忠臣了我本人作為後世的看客是完全能夠原諒他的而且覺得他很不錯。也很喜歡他人誰沒個污點呢?是不是?
5、石良玉該不該仇恨——該!
“殺父之仇不共戴天”是人類的行為準則之一。説“放掉仇恨才能快樂”之類的太輕描淡寫了誰經歷了那樣的慘境、家變都會懷恨的。大家只要想想我們到現在反情緒都很嚴重什麼原因?南京大屠殺等等難道過了幾十年就不存在了?就不恨了?如果這麼容易忘記壞人會更加囂張。這還不是直接生在我們身上我們都會這樣何況那些親身體驗了家破人亡的人。
《英雄本》裏李子雄壞蛋被狄龍和張國榮包圍時囂張道“我有錢我的律師很快會保我出去你呢你是警察你就完蛋了…”結果警察張國榮把槍遞給狄龍一下結束了他的囂張這個故事説明——法律不會和錢作對法律永遠是保護那些有錢有勢的人的無論在哪裏!
我本人是不太相信法律的而且固執地認為有仇報仇有冤報冤這種事得靠自己——嘻嘻。
扯遠了離題了變成憤怒青年了。回頭説其他的。
6、石良玉的“欺軟怕硬”————報復講究“從軟處着手”、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而不是明知不敵偏要硬碰難道他開着軍隊去烏衣巷剿滅朱濤?呵呵。他還做不到吧。
其實殘酷的報復女人永遠是第一受害者比如歷代的“和親”政策女子都是這種“軟弱”下的犧牲品歷代統治者在行軍中殺了婦女兒童作為軍糧這樣的歷史不勝枚舉——所以我們要謝這個時代自己可以作主沒有被誰殺了來吃。呵呵。
《呼嘯山莊》裏面的男主印象極深啊心愛的女人嫁給了他人他恨那個男人就娶了男人的妹妹啊
啊
死了又
自己的孩子…
骨悚然中…但是這並不妨礙女
讀者喜歡這類偏執狂是不是?有時我自己也覺得有點奇怪。
石良玉當然還沒到這個“頂端”大家放心。
7、從以上來看就產生了一個悖論——石良玉該報復、朱濤不是罪不可赦————呵呵怎麼辦?
8、我本人對石良玉(閔冉原型)抱着深切的同情他在北魏史家筆下是屠夫殺手其實五胡亂華包括兩晉南北朝甚至歷代統治者誰不是屠夫殺手?清軍入關嘉定三屠、揚州十——都跟南京大屠殺有得一拼——可是皇太極、多爾滾等不照樣被稱“雄才大略”?康熙、乾隆、雍正動不動就文字獄殺了多少人哪照樣不妨礙各位妹妹穿越去跟他們四四、八八地痴情纏綿?本質上他們是
暴殘忍到極點的男人——真穿越去了嘻嘻碰到他們恐怕兩天就玩
厭煩了殺了打入冷宮屍體扔進枯井:))呵呵而且從狹隘的民族主義來説五胡亂華時如果不是冉閔大屠殺漢族人幾乎可能被滅絕。再也不復存在。他的屠殺讓五胡無暇才使得東晉王朝多苟延殘
了幾十年。
當然並非説我就喜歡冉閔這樣的暴君我十分厭惡暴君所以主角名字換成了“石良玉”也算架空糅合並不是什麼歷史小説免得誤導諸位。
石良玉當然就不是那麼殘忍了我不喜歡將殘忍的男人作為男主角。嘻嘻我不愛壞男人我愛好男人!但是他經歷那樣多的滄桑鉅變總得有個轉變過程吧?不然不是太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