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銀甲藍玉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帝國曆351年年初,南方諸侯的三十六萬大軍進入了河池行省,然後兵分三路向北邊的湖陽和夷嶺兩個行省進。湖陽和夷嶺是關中平原最南邊的兩個行省,這裏有一半是山地和湖泊,地形與南部的河池行省相似,另一半屬於平坦而又肥沃的關中平原的一部分。
西路是南水公國的祐國公賴光先的長子賴達元統率的三個軍團,中路是高涼王國的老將軍索墨率領的三個軍團,這兩支軍隊都將進入湖陽行省。東邊準備進入夷嶺行省的是尹川王國的前鋒將軍藍玉率領的六個軍團。由於湖陽行省的地形相對夷嶺行省要平坦些,所以這三路走得最慢的就數藍玉將軍的軍團。
最後進入河池行省的是尹川王烏海圖親自率領的兩個軍團,由於要組織押運大批糧草物資,所以行軍速度很慢。
高涼王索龍和祐國公賴光先沒有親自率兵勤王是有原因的。祐國公賴光先年歲大了,剛剛得了中風,嘴臉歪斜,行動不便,只好讓長子賴達元替他統兵。高涼王索龍是老將軍索墨的親侄子。高涼王身高九尺,膀闊圓,力能扛鼎,也是個能征善戰的主兒,據説他
情暴烈,桀驁不馴,曾在戰場上用牙將敵人的脖子咬斷,大喝敵血。他常説天下他只服三個人,一個就是當今皇帝,原因是皇帝的官兒比他大;另一個是烏海圖,因為他那美若天仙的王妃是烏海圖的親侄女。第三個就是藍玉將軍,原因很簡單,他每年都找藍玉打一次架,卻沒有一次能打贏。這索龍一聽説北邊有仗打,就興奮得睡不着覺。可最近孔雀王臘戍和九
十八寨的這幫南蠻子有蠢蠢
動的跡象,在南疆能鎮得住這幫南蠻子的除了藍玉將軍之外,就只有這個比南蠻子還要蠻的高涼王了。烏海圖和他商量,讓他鎮守景琛、雲澤、奠邊、桑怒這南疆四鎮,威懾敵人,以解除三路諸侯北進的後顧之憂。高涼王不敢得罪烏海圖,就答應了。
帝國曆351年1月7,奉命南下的雷川的六個軍團與北進的賴達元的三個軍團遭遇。雙方在湖陽行省的北部地區擺開陣勢廝殺,雷川的六個軍團攻勢凌厲,再加上兵力的優勢,只
戰了一個上午,賴達元的三個軍團就頂不住了,開始向東南方向撤退。
雷川下令追擊。一方拼命奔逃,一方緊追不捨。
剛開始地勢較平坦,雷川的軍團騎兵多速度快,賴達元的軍隊跑不過敵人,只能且戰且退,損失較大,到後來地形變得崎嶇了些,這些慣爬山路的南疆的軍隊速度才顯得快了些,但依然無法擺如鬼魅一樣緊追不捨的敵人。賴達元這一退就退了六十餘里,直到老將軍索墨率領的高涼王國的軍團前來接應才扎住陣腳。從賴達元的軍隊與雷川的軍團開始
戰,到撤退,到最後站穩腳跟,賴達元的九萬大軍損失了三分之一。他們嚐到了金甲戰神的厲害,一時間恐慌的情緒在軍中蔓延。
高涼王國的老將軍索墨的經驗比較豐富,他早早就找到了一個比較有利的地勢擺好了陣形準備敵。賴達元站穩腳跟之後就開始在索墨軍團的南邊列陣,兩軍成犄角之勢,遙相呼應,準備以此擋住雷川軍團的進攻。
雷川率領的六個軍團也陸續趕到,雙方擺開陣勢廝殺了兩天,一度打得十分慘烈,到了第三天,士氣旺盛的雷川軍團發動了總攻,先打亂了賴達元部的陣腳,其向後撤退,然後兩個軍團穿過賴達元的防區準備包圍索墨的軍團。老將軍索墨一看形勢不妙,為避免陷入重圍,主動放棄陣地,繼續向東南方向撤退。
雷川連戰連捷,士氣大盛,便一路乘勝追擊下去,將南水、高涼兩路諸侯的軍隊打得落花水,聞風而逃。
在如此有利的態勢之下,雷川突然向巴特隆上書請求停止追擊,讓軍隊駐紮休整,以觀察敵人的動靜再做打算。同時,雷川以等待聖旨為由,命令三軍就地休整,不再翻山越嶺去追那幫跑得比兔子還快的敵人了。
索墨和賴達元終於得到了寶貴的息之機,他們在敵人停止追擊之後又繼續向東南方向跑了半
,在跟雷川保持了相當的距離,自認為比較安全時才停下倉皇逃竄的腳步。索墨和賴達元收攏了陸續歸隊的敗兵,一清點,發現這一戰又損失了兩萬多人。
巴特隆在得到雷川連戰連捷的消息後喜不自勝,通令嘉獎。但緊接着他就接到了雷川請求就地休整停止追擊的信件。信中説:湖陽行省境內多山地,地形複雜,崎嶇不平,而且河湖泊也越來越多,這樣的地形不太適合大規模的騎兵軍團作戰,也很難一股作氣將敵人殲滅掉,此外勞師以遠是兵家之大忌,所以需要休整。
這封信被驕橫得不可一世的武威皇帝狠狠地擲在了地上。巴特隆火冒三丈,大罵雷川信中所説的都是狗理由。巴特隆瞭解帝國的地形,他雷川率部平定河漢平原南部地區的叛亂時遇到的也是這種地形,那時他一路追殺,勢如破竹,所向披靡。同樣的地形地貌,怎麼現在就不能追殺了呢?真是豈有此理!
巴特隆現在的子也不好過。勤王的諸侯牽制了他近三十萬的軍隊,而駐紮在東都城周圍的星月帝國的軍隊又在重新部署,羽林、龍驤、虎賁三支軍隊被帝國軍務院調往前沿,在馬邑城的北、東、南三個方向,呈品字狀分佈,擺出了一副隨時準備奪回馬邑的架勢,給巴特隆造成了很大的威脅。
巴特隆剛想下旨迫雷川繼續追擊,不準休整。這時,軍師伏生走進了帥帳,他撿起了被巴特隆扔在地上的信,並阻止了巴特隆下旨。伏生雖然不知道雷川停止追擊的真正原因,但他知道雷川對大成帝國的重要
,所以他讓巴特隆派穆修帶着幾十車好酒好
前去雷川駐紮的地方犒勞軍隊,並代表皇帝陛下向遠征的將士們表達深切的
問。
巴特隆勉強同意了。
勇猛的金甲戰神之所以一改睥睨天下的傲慢而突然變得謹慎起來,是因為他憑藉自己在戰場上征戰多年養成的直覺嗅到了危險的氣息。南方諸侯北進的序列讓他起了疑心,烏海圖為什麼不讓最強悍的藍玉的軍團最先進入離馬邑最近的湖陽行省,而命他進入離主戰場最遠的夷嶺行省?此外,他們明明知道這索墨和賴達元的軍團不是自己的對手,為什麼還要讓他們跟自己擺陣廝殺。還有,就是這兩個軍團無一例外採取的都是打不過就跑的方針,而跑的方向竟然都是東南方。難道説這兩路諸侯的軍團都是誘餌?自己這一路追殺,離馬邑的大本營越來越遠,地形也對自己的騎兵軍團越來越不利,而更重要的是與那個和自己齊名的藍玉將軍越來越接近了。
雷川的軍團這時已經追擊到湖陽行省和夷嶺行省的界處,想必神秘的藍玉軍團的位置已離自己不遠了。他在幹什麼?他為什麼不向這邊靠攏?他為什麼不發兵增援被打得
滾
的友軍?這藍玉到底有什麼企圖?
雷川強烈地意識到自己最強勁的對手馬上就要出現,這是他下令停止追擊的真正原因。
在巴特隆叛亂之前,雷川和藍玉曾在帝國的軍務院有過一面之緣。
藍玉不像雷川那樣什麼時候都穿戴得整整齊齊,非常有將軍的威儀。他似乎有些不修邊幅,帝國齊整的軍裝在他身上很難找到一漂亮的直線,他坐在哪裏都是一副懶洋洋無
打采的樣子,他那高大魁梧的身軀倒在椅子上就像一隻享受午後陽光的山貓。但他的懶散並不給人一種軟弱無力的
覺,相反,倒讓人覺得他那健壯的身軀就像是一座沉寂的火山,外表平靜,裏面卻有岩漿在奔
,隨時有可能噴湧而出,煥發出驚人的力量。
“這是一隻喜歡睡覺的獅子。”雷川在見過藍玉一面之後説了這麼一句話。
從那時起雷川就把與藍玉在戰場上一決高下當成了自己的宿願,在巴特隆沒有叛亂之前,實現這個願望的可能幾乎為零。所以當巴特隆向他暗示準備背叛帝國時,他毫不猶豫地表示支持,他對政治毫無興趣,作為軍人的榮耀他得到的也太多,漸漸麻木了,唯一支持他認認真真地替巴特隆打贏每一場戰爭的
神動力就是這個宿願。他需要一個真正強勁的對手,像鎮國公柳琛、龍驤大將軍姚克這樣的也只能算是值得他尊敬的對手,還遠遠算不上強勁。如果一直遇不到一個真正的對手,那他豈不是太寂寞太無聊了,那一場場輕鬆得來的勝利對他來説還有什麼意義呢。好在上天對他不薄,天下還有這樣一個對手,這個對手就是藍玉。
自從雷川把藍玉當成對手之後,就收集了他所有的資料,仔細研究他的每一個戰例。
藍玉的履歷很簡單,他從小就是孤兒,到處,在他十五歲時撿到了一個女嬰當成自己的妹妹,為了給女嬰餵
,他曾上山綁了一隻正在哺
的母狼,
出
汁來含在嘴裏喂自己的妹妹喝。後來尹川王烏海圖遇到了他,就收養他為義子,由於他手臂上有一塊藍
的胎跡頗像烏海圖
間佩戴的一塊美玉,所以給他起名為藍玉。再後來,他跟烏海圖征戰南疆,屢立戰功,升遷很快,二十歲就當上了提督,成為帝國最年青的將軍,二十三歲收復南疆四鎮,二十五歲時,他只率領兩個軍團就打敗了勢力龐大的孔雀王臘戍的十萬戰象軍團,從此名動天下。
藍玉這十來年大大小小打了四十餘仗,但讓雷川興趣的是他這四十餘仗幾乎沒有重樣的。他的戰例無法簡單地用軍事教科書中的原理來解釋。他唯一的規律就是沒有規律,最大的特點就是沒有特點。他如天馬行空般指揮着他的軍隊,他的軍隊也如天馬行空般完成着一個個不可思議的任務。
金甲雷川,銀甲藍玉,號稱國之雙劍。到底哪把劍更鋒利?這是一個折磨人的問題。
雷川望着手中那把巴特隆賞賜的黃金寶劍,望着劍鋒上閃耀着的如水珠般晶瑩的光芒,一字一頓地説:“這天下只能有一把劍!只能是這把劍!”這兩把星月帝國乃至整個中洲大陸上最鋒利的寶劍如今就要相撞了,到底誰更鋒利,誰又最先折斷,馬上就要見分曉了,在這決定勝負的緊要關頭,雷川豈能不小心從事。
雷川駐紮下來之後一刻也沒閒着,他在認真做着戰爭的準備。由於這裏的地形變得崎嶇複雜,而自己手裏的地圖顯得有些簡略老舊,他便下令參謀官們努力收集當地有關的地形情報,並命令軍中的繪圖參謀為他重新繪製更詳細更準確的地圖。同時,他派出了比平時多五倍的哨探搜索軍團四周的情報,並將搜索距離比平時增加了兩倍。他要在第一時間裏探明藍玉軍團所在的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