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湧動的暗流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vip章節已——歡大家加入qq羣5150244討論,本羣由[阿飛三角]提供——“帝國內閣邸報:大明颯玥郡主李華梅徵東海倭奴凱旋,獻虜首十五萬級於午門!”酒樓裏的説書先生手裏拿着一張從託人從六科廊坊抄出的公告榜,向圍在身前的一大羣酒客眉飛
舞地説道:“各位看官或許已經聽説過了,那
颯玥郡主的座船達到通州碼頭的時候,一千多人足足花了三個時辰才把從倭奴國帶回來的戰利品全部搬上岸來。騾車排成的長龍一眼望不見頭,那一箱箱的可都是真金白銀啊!”
“乖乖,照你這麼説那該有多少銀子啊!”幾名酒客不由鬨鬧起來“聽説那倭奴國土地人口尚不及我大明兩京之地,哪裏會有這許多戰利品?”説書人微笑着搖搖手中的摺扇,啪的一敲桌面“各位看官,您還別不信!我有個親戚正是通州碼頭的軍士,那天晚上還隨隊護送騾車進城了呢。你們知道嗎,那一輛輛大車裏全是黃澄澄白花花的金銀,算起來價值總有四五千萬貫!看看鑄幣局的情況就知道了,那裏整天整夜煙火不息還不就是為了儘早把這幾千萬兩金銀鑄成錢幣嘛。”一位鬚髮皆白的老者慨地嘆了口氣:“唉,活了大半輩子,倒是第一次聽説仗還有這種打法。秦皇掃百越、漢武定匈奴、隋煬徵高麗、唐玄討雲南,自古以來凡華夏與四夷為戰,那一次不是
得勞民傷財中原疲弊?故而所謂‘天子有道,守在四夷’,卻從來沒聽説過國庫越打仗越充實的事情。”
“所以説嘛,當今首相忠武王殿下雄才大略,是百年難得一見的聖賢!”説書人動得口沫橫飛“《孫子》有云,‘故智將務食於敵。食敵一鍾,當吾二十鍾;萁杆一石,當吾二十石。’這才是最上乘的兵法啊!聽説現在帝國的臣民可以在倭奴國免税經商開礦,收益可是田產地租的好幾十倍!”立刻有人應聲附和道:“可不是嘛,那些擁有百頃千頃良田的財主們還有什麼了不起的?遠的不説,就這京城德勝門外有户破落人家,前年跟別人借了百兩銀子的債去西洋經商,上個月回來的時候已經有近千兩銀子的家身了。如今啊,帝國的大軍前腳打到哪裏,立刻就有
明的商人後腳跟了過去。販賣軍需糧草,收購戰利品,這些都是賺錢的買賣啊!”
“這些算什麼?我聽人説啊江南很多工坊都在託人找門路向帝國軍購買倭國戰俘呢!這些奴隸只要給他們管吃管住就行,又不用出半分工錢,哪怕打死了官府也不會過問,在南京一個戰俘的價格可都已經炒到兩百銀幣了!”
“哎,你可別説啊,昨天你們看到送急報進京的軍使沒?陝西那邊又要打仗了!”
“打仗好啊!等帝國軍隊凱旋的時候,咱們也買幾個韃子奴隸去!”
“沒見識了吧!這回陝西犯邊的可是俄羅斯人!”酒客們七嘴八舌地議論紛紛,不時傳出一陣陣鬨堂大笑,店家乘着眾人興致正高,端茶送水也愈加殷勤。在酒樓靠窗一角,卻有兩人沒有參加這場喧鬧,反倒出一副憂心忡忡的神情。
“我們當初支持蕭弈天,是為了協助他匡扶國統,並不是要繼王錫爵之後塑造另一個挾天子以令天下的獨裁者。”李贄發出一聲低低的嘆息“現在的他是一意孤行窮兵黷武,這和我們的初衷相去太遠了。”
“卓吾先生,您説得不錯。蕭弈天自當政以來,就一再打壓讀書人在社會上的地位,反倒重用那些鄙下的販夫走卒之。如此輕賤文人成何體統?”李贄搖搖頭“蕭弈天做的未必全錯,但他實在是走得太遠了!抬高工商士卒的地位、整頓財政吏治、為國家選拔各行業的有用之材,這些本來都不是壞事。但如果不明白中庸的道理,不加以調和讓步而一昧蠻幹,這樣只會糾枉過正造成更大的禍害。”
“是啊,”他的同伴附和道:“內閣不計後果地限制地租,雖然表面上提高了佃户的生活水平,但也造成了地價的大幅下跌。在全國各地,土地兼併的愈發猛烈,失去土地的
民多達數十萬計。他們或者成為地主的長工,或者進城到工坊幹活,實際收入反而不如從前。唉,如此苛政歷朝歷代可是前所未聞啊!”
“這還不是為了便宜那些商人?”李贄冷哼一聲,不屑地回答。
“失去土地的農民越多,工坊就能以越低的價格僱傭到工人。不錯,這些商人為帝國帶來了巨大的財富和收益,但這並不等於帝國的一切政策都應該傾向他們!”他説到這裏猶豫了一下,又道:“前我聽若秋所説,內閣已有意向在天相殿設立一個議政院,讓士紳甚至平民也參與到帝國行政決策中來,讓帝國的決策層能聽到更多廟堂之外的聲音。”
“這不是很好嗎?”
“問題在於議政院的人員構成!”李贄臉鐵青,顯是極為氣惱:“內閣預定的席位分配中超過三分之一是大商人和工坊主,再除去留給四品以下官員和門吏差役的席位,還有鄉紳耆老販夫走卒等等…最終讀書人能夠得到的不足兩成,可以説在裏面
本就説不上話!自秦漢以來,也從沒有哪個朝代輕覷儒家孔孟之學到了如此的地步!”
“是啊,卓吾先生,您現在可以説是中原文士當之無愧的領袖人物。全國數十上百萬讀書人——他們已經被內閣的暴政剝奪了科舉出仕的大部分希望和機會,都期待着您為我們爭取一個公道啊!”李贄搖搖頭:“哪怕是對於一個帝國皇帝而言,龐大的讀書人階層所施加的壓力也是難以拒絕的,但這對蕭弈天毫無意義。出身行伍的他,習慣於用武力來代替商討和妥協來解決問題。要想他讓步,唯一的可能就是讓他別無選擇。”
“但是,蕭弈天擁有強大帝國軍隊的效忠,單憑我們是無力和他對抗的。”
“不只是軍隊,”李贄皺着眉頭朝大廳中間那羣酒客呶呶嘴“看看那些凡人們的想法吧。商賈和工坊主們支持他,因為內閣的政策給予了他們前所未有的地位和權利;農民們愛戴他,因為他們的短視只能鼠目寸光地看到更低的地租和賦税;士紳和平民們更把他視為戰神再世,因為帝國的榮耀每一刻鐘都在得到增強。
“事實即是如此,民眾們總是有一種偏執的狂熱。他們渴望封狼居胥這樣的勝利,追求萬國來朝的威儀,崇拜引領帝國走向輝煌之路的鐵血領袖。蕭弈天做到了,他給予了民眾他們所願意看到的一切:勝利、征服、土地、財富、奴隸…然後再讓他們為這些毫無實際意義的東西付出代價。天可憐見,征服海對面的幾個島嶼對江南的一個農夫意味着什麼?一場凱旋儀式和更沉重的賦税,僅此而已。可悲的他們卻還要為此鼓掌喝彩!”
“卓吾先生,您的意思是我們得不到任何的支持了?”
“不,還有人比我們更恨他。”李贄乾瘦的臉上第一次出笑容“就是那些坐擁千百頃祖傳田產卻變得一天比一天更窮的人。”——“真是不可思議!”於慶豐把一疊半寸厚的報告放在樞密院副帥閣的檀木桌上“你看,這裏是乙酉戰爭的財務支出報告:一千五百萬兩白銀的直接軍費,八百六十萬的撫卹金、獎賞以及其他開支,總值四千七百二十萬銀萬曆通寶,相當於帝國太倉一年入賬的七成。”
“戰爭總是要花錢的。”慵懶地躺在圈椅上的慕容信光挪動身子換了個更舒服的姿勢,端起一杯清茶貼近邊。
“我只是很興趣蹇尚侍郎拿到這份報告時是怎樣難看一副表情。”於慶豐開心地笑了“什麼也沒有。事實上他高興得不得了。看吧,這裏是戰爭的收益帳目表:首先是倭人支付的半數戰爭賠款即白銀一千萬兩,嗯,準確地説是七百五十萬兩白銀和五十萬兩黃金,剩下的一半以年產值摺合八十到一百萬銀幣的礦山永久開採權代替;按照《丁亥條約》規定,倭奴國每年還要向我們支付一千萬石穀物,折價約六百萬銀幣;另外,平倭遠征軍從佔領地各城市得到了大量貴重戰利品,總價值相當於兩千五百萬銀幣;最後一項收入來自於戰俘,朝鮮戰場上捕獲的四萬戰俘已經以四百萬銀幣的價格出售給了朝鮮王國,來自倭奴國本島的第二批總數超過二十五萬,就目前的進展來看達到四千萬銀幣毫無困難。”慕容信光幾乎把茶倒在了自己身上“四千萬!你不是開玩笑吧?那麼——”他拿過報告迅速瀏覽了一下:“總數是…八千五百五十萬銀幣,再加上約七百萬的年金!”
“八千八百萬,”於慶豐補充道:“這是考慮了差價和火耗以後的數字,總的盈餘則超過四千萬銀幣。哈,這可不是一個小數字啊,蹇尚都快高興瘋了。”
“你們兵部怎麼能這麼便宜他?”慕容信光笑道“軍隊掙的錢當然應該由軍隊來花了。我這裏可還有兩個師的近衞軍沒換裝新式後膛火槍呢。”
“就算削減所有官員的俸祿也不會少你的軍費,這可是忠武王大人親口説的。”於慶豐忍俊不地笑了起來“至於這筆錢嘛,還是要先
給户部銷賬的。”慕容信光動作誇張地搖搖頭“難道我就不會心痛嗎?話説回來,那個女孩在倭奴國的表現真的很不錯啊。”
“就一個十九歲的少女而言簡直是天才了,”於慶豐漫不經心地回答“不過她好歹也是出身將門啊。嗯,又多了一個瓦蓮莉婭嗎?”
“這方面你完全不用擔心。”慕容信光放下茶碗站起身來,神略顯陰沉。
“李華梅是地位尊貴的大明颯玥郡主,和非我族類的俄羅斯人完全不同!如果可能的話,我倒希望她真能成為忠武王側妃。”於慶豐苦笑着搖搖頭“上次你不是説再不過問大人的家事了嗎?怎麼,給長公主做了回媒還嫌不夠?還要再來一個郡主?”慕容信光重重哼了一聲“我才不去過問呢!上次被你拖累的還不夠嗎,好端端的扯上我幹嗎?拜託,別再提這個危險的話題了好嗎,我才不到三十歲,不想這麼年輕就被御衞隊秘密處決。好吧,忠武王大人讓我們給予參戰建功的軍隊榮譽的獎勵,你看這事怎麼辦?”
“我昨和大人談過,他已經同意了兵部的提案:在所有立下卓著戰功的近衞軍團軍旗上添加一道特別的龍紋徽記,按照功勳的大小和次數分為金銀銅三等。功勳軍團可以得到帝國兵部的政策傾斜,優先獲得裝備和兵員補充,甚至獲得經費自行擴大編制,參與輔助作戰的國防軍衞也可以參照此例。金龍近衞軍團可以提升為御衞隊,金龍國防軍也可以提升擴編為近衞軍。現在就等你們樞密院把功勳單位的名單報過來了。”
“我改天派人給你送過去。”慕容信光重新拿起財務報告,審視片刻後道:“乙酉戰爭我軍的傷亡並不算小,兵員減員大概在三萬五千左右。遼東軍的損失當然不用太過心,但我們自己的士兵缺額就必須要儘快解決了。最近的幾次軍事會議都和俄羅斯有關,我琢磨着快要和他們動手了。唉,六個師的近衞軍,還是不太夠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