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説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八十九章絕好的肉鋪生意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那萬員外真是個信人,説次看便是次看,與縣大老爺一起膜拜之後便仔細觀賞一番。

陽穀縣令心思真是不少,為了防止丹書鐵券有甚麼閃失,特意的派三班衙役到將李家團團的圍住,來保護聖物。

李二終於放心。

在接下來的幾裏,李二得到了幾個不錯的消息。

首先是京東兩路的茶葉專賣政策解除,允許民間在一定程度上自由買賣茶葉,想來是王安石在四川推行的馳罷榷茶法取得了成功,要在全國推而廣之。再就是朝廷頒佈詔令,鼓勵百姓開墾荒地,並且有很大的政策扶持。

雖然王安石還沒有登上相位,新法還是再一次的出了苗頭。

母親卻是絲毫不關心新法舊法這些朝廷上的事情,只在為自家的生意發愁。

自李記鋪重新開業以來,生意慘淡,幾到了門可羅雀的地步。反觀對面的“飛刀劉”卻是門庭若市,生意好的不得了。老劉頭越發的把刀舞的歡實“五花”西施更是塗脂抹粉的幫着照看生意。

“劉家每能賣一口肥豬也不止,咱家幾也賣不出一口豬的。”母親很是窩火:“眼下忒熱的時節,是不能久存的,明裏便賤價賣了吧。”豬都掛在井裏,以清涼的地氣滋養着,好保證短時間不會變質。饒是如此,也不可放置的過於長久,再不處理掉,就真的要變成臭了。

正説着,便有一人登門。

母親見有顧客上門,急忙忙的招呼:“尊客可是要買?小店的是正肥的肥豬,從不屠宰母豬病豬,價錢也是公道,童叟無欺…”看這客人臉生,母親越發的殷勤。古人經商是很注重這些生客的,如果生客滿意了就有可能轉變成經常照顧生意的客。

“看尊客眼生的很,不是陽穀城裏的人吧?”

“小人梁山縣人氏,聽聞老夫人這裏的豬是京西路最好,特來購買的。”一句話説的母親喜滋滋的,便如三伏天氣嚼冰一樣的意:原來自家的鋪已經是聲名遠播了,就是外縣人也特來購買。

“尊客原是遠道來的,不知要割幾斤?俺定選最好的刀口…”那人問道:“老夫人這裏還有多少未曾賣完的,小人一發的全都要了。”

“連上豬頭下水也不曾少了百三之數,尊客可曾要的完?”

“要的完,要的完。”那人沒口子的應承:“我此來是備了車的,便是再多些也要的完。”母親大喜,慌忙與李二把掛在水井裏的豬都取了出來。

“想來尊客家裏是要置辦喜宴的…”母親一面會鈔一面説話…

那人付錢割完畢,架起車便走了。

母親喜上眉梢:“我便説了的,咱家的鋪子是大大有名,便是梁山縣的客人也來買,豈不比那劉家要強上許多。”

在接下來的幾裏,母親的生意好的出奇,每裏清晨開門,便早早的有人在等候着買。這本也算不得什麼,可奇就奇在這些人都是一口氣把所有的豬買走,連下水豬蹄也不剩下。母親樂觀的以為是自家的鋪名聲在外,李二卻不這麼看。

李二曾經詳細的問過那些買的主顧,這些人或是來自壽章縣,或是來自東阿縣,甚至兩百多里以外的平陰縣人也來陽穀買

難道母親賣的豬真的好到了這個地步?竟然叫人遠隔百里的來買,而且一買就是全部買光,連個渣子也不剩。

漸漸的母親也覺到了蹊蹺,這一剛一開門果然還是有人在等候着買,還是如往那般的開口就要把全部買下,一問之下,竟然是鄆州來的。

想那鄆州是州府所在之地,要遠比陽穀繁華,不可能連豬也買不到吧?

於是李二一再追問為何要這麼大老遠的跑到陽穀來買豬,奈何那人只是説甚麼“陽穀李記,天下第一鋪”的託詞,李二雖知他説的不是真話也是無奈,只得由他把全都買了去。

“我的兒,管他是甚人哩,買給錢,是天公地道,咱家本就做的是殺豬賣的營生,還管人家買幾斤不成?莫説是鄆州府的人,便是大食的生番來了,咱也照樣賣於他。”母親總是把事情想的如同她的人一般的樸實,李二卻覺這裏頭不那麼地道。

娘也是差異:“這些人跑幾百裏地來咱家買,這可真真的透着蹊蹺,需得好生的查一查才是。”正説着,李縣令打頭,帶這縣裏的主簿、縣丞、還有本縣一些鄉紳等頭面人物到來,進門先是賀喜一番:“恭喜駙馬爺爺,賀喜駙馬爺爺了…”

“老大人,諸位鄉梓,我一不娶親兒不聘婦的,又有甚麼喜事?”

“我的駙馬爺爺吶,您名動天下不説,還是當朝駙馬,可是咱們陽穀縣的榮光,咱們陽穀縣幾千年也沒有出過這般風的人物。真真的給本縣鄉梓長了臉面的,莫説京西兩路,便是全天下又有幾個不自動爺爺名頭的?”李大老爺説的口吐白沫,猶自滔滔不絕:“本縣的士紳在下官的號召之下,捐了些錢糧,要在城東為駙馬爺爺修建一座牌坊,這不是萬千的大喜事麼宋時的牌坊可不是簡單的一個牌樓,而是由大小若干的坊樓組成的牌樓組合。牌坊的種類主要有兩種,其一是朝廷賞賜,主要對象是那些貞節烈婦與退隱的元勳;其二為地方自建,主要對象是對方上的名人或者先祖。

無疑,陽穀鄉紳準備為李二修建的牌坊是屬於後者。

牌坊這東西在當時有極其重大的意義,便如今的紀念碑一般。許多的婦人苦苦煎熬的守着所謂的婦道,能夠在最後得到一座牌坊的也是萬中無一。

李二並不在乎這些個虛名,在他的眼裏,一座飢不可食寒不可衣的石頭牌坊遠不如幾貫銅錢來的實惠。

“諸位鄉梓的好意我李二是心領了的,李偶德行淺薄,不敢當此厚愛,我看…”不等李二説完,母親就一把把他拽到了後面:“牌坊好哦,真是好的很,謝過諸位鄉親了。我這孩兒一定不忘鄉親們的恩情,定為大家夥兒多謀幾分事情…”看不出母親對這牌坊竟然這麼熱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