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大將點火元帥升帳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林彪説:“賀龍搞大練武,大比武,羅瑞卿最積極。全國大比武十多次,賀龍參加八次,羅瑞卿恨不能一次不拉。他們就是不相信突出政治,就是要另搞一套。”林彪發難上海,一幢坐落在徐彙區高級住宅區的花園洋房,院子很大,綠草如茵,林木葱蘢,曾是宋子文的一套住宅。從五十年代初起,變成了林彪的“行宮”每次到上海,他都是住這裏。上午九點半,秘書帶了文件夾應召走進大客廳。
秘書“講文件”引起林彪異常關注:六月十五、十六
,北京和濟南軍區的“尖子”分隊及民兵,分別在北京西山、陽坊和十三陵向中央領導人及全國各省市領導作了彙報表演。
、劉、周、朱、陳、鄧,所有在京的黨和國家領導人都觀看了表演,給予很高評價和讚揚…
林彪面無表情,淡漠的目光凝注面前某一點,這是他竭盡思考的特有表情。
這次表演,賀龍向他報告過,他未予理睬,也沒參加。始料不及的是搞成這麼大氣候!
秘書在繼續講:“六月十八到二十
,《解放軍報》連續三天發表消息和社論,稱讚這次黨和國家領導人檢閲部隊的軍事訓練,是解放軍建軍史上的光輝篇章:八一電影製片廠拍攝了彩
記錄片…”
“主席講了哪些話,你再講一遍。”林彪少有的要聽兩遍。
“主席先看到‘比武’的一份簡報,在上邊批了‘此等好事,能不能讓我也看看’。賀龍和羅瑞卿從濟南北京
了尖子分隊表演。
澤東看完表演,説:‘不錯嘛!’又説要注意多搞夜戰,搞近戰。”
“嗯。”林彪哼出了一聲“對誰講的?”
“對賀龍。又講:‘軍隊無非要學會兩個東西,一個是會打,一個會走’,又説:‘練武還要練文,注意學習文化’。”
“講清對誰説的!”林彪冒出無名之火,像是要出汗。秘書緊張了,忙説:“這些話都是對賀龍講的。在十三陵還對各省市自治區領導人説:‘你們不能光議政,不議軍’”片刻,林彪望住秘書:“還有”秘書翻翻文件,補充:“在觀看錶演過程中,對周圍人説:‘要多練習,要注意普及。’”林彪沉思片刻,又問:“這些文件給葉羣看過”
“看過。”
“你叫她再看看,然後到我這裏來。”林彪屢屢犯病,越來越離不開葉羣如果説打天下他是靠自己的腦袋,那麼“守四方”他不得不越來越多地借重葉羣的腦袋。
一個小時後,葉羣對林彪説:“賀龍幾次提練為戰,不是練為看,反對拼湊‘尖子’和虛作假。我看問題就藏在這裏。”林彪緩緩點頭,出神一樣靜過片刻,説一句短話:“結論要在調查研究之後。”當賀龍組織全軍普及“尖子”經驗的時候,葉羣和總政一位領導率了工作組,下到廣州軍區三七九團,開始了“調查研究”一個月後,四份調查報告放在了林彪案頭。
《對三七九團一連三個“尖子”班情況調查》,查出十條罪名:移苗並丘,拼湊“尖子”;重軍事技術,輕政治思想;追求錦標,虛作假;歪風
氣,庸俗下
;管理簡單
暴,影響內外團結…
《關於軍事訓練問題》的報告,列出十二條罪:軍事壓倒一切,擠掉了政治教育;練為看,花架子;四個第一受衝擊,敗壞了部隊作風;木頭兵,木頭官,整天忙於釦眼、扣米、扣一二三、扣一條線…
釦眼是指擊、扣米是指投彈、扣一二三是指單雙槓,扣一條線是指隊列。葉羣的思維像林彪,語言也像。這種語言風格曾一度影響全國,連那時的軍隊文藝作品都是這種風格,成為一種特殊的歷史文化現象。
林彪有了調查研究,便有了結論。
他對葉羣説:“看來羅瑞卿這個人不好。總參他搞,他搞到賀龍那裏去”他對總政那位領導人講:“去年軍事訓練過多,訓練中出現一些不適當的做法,影響了四個第一。你給張宗遜傳話,讓他作自我批評。”張宗遜上將是主管軍事訓練的副總長,敲他可以震羅瑞卿,震羅瑞卿就是動賀龍。玩“戰術”林彪是大家,否則不會被稱為“韓信”他讓他的辦公室給總參打電話:“告訴他們一句話:大比武衝擊了政治,方向出了偏差。”這一句話,《解放軍報》一九六五年的元旦社論就變了調,對推廣“郭興福教學法”和普及“尖子”的經驗隻字未提。
賀龍勢眾林彪發難,全軍震動。元旦剛過,羅瑞卿主持召開了軍委辦公會,總結一九六四年的工作,討論一九六五年的工作綱要。
會議準備開一天,會前,葉羣搞的調查報告作為會議文件,發給與會者參考。
上午八點半,羅瑞卿宣佈會議開始。各總部、各大軍區和各軍兵種領導人都陰着臉。他們看過了那四份調查報告,心裏不舒服,但明白那反映了林彪的觀點,不便説什麼,除非彼此知心又有情的老朋友,才附耳議論幾聲。
中竟,林彪是中共中央副主席,軍委第一副主席,國防部長。他搞的“突出政治”一套,不僅被澤東視為正確,也為當時多數人視為正確,贏得了普遍信任和擁護。對於這四份調查報告,即使有不同意見也“投鼠忌器”不好公開講什麼。
會議開得沉悶,不像往時爭相發言,氣氛熱烈。
恰在這時,總政那位領導人從外面進來他走得很衝,可以用“踴躍而來”形容,手裏拿着一張記錄紙,大幅度地朝與會者們一揮,像是揮了一面令旗,沒有落座,站定一會兒便開始講話,聲音和動作一樣衝:“去年的大練兵,大比武,衝擊了政治,影響了四個第一,方向偏十三陵的軍事表演,是從各地拼湊尖子,虛作假,欺騙了
主席…”其實這位領導也是位戰功卓著的將軍,他這樣講自然受了林彪的影響。那時又有幾人不受林彪影響?廬山會議,後來的七千人大會,林彪都是全力擁戴
澤東。這些老將軍都是跟隨
澤東南征北戰,東討西伐,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奪取天下,幾十年的歷史證明,
澤東代表的就是正確,就是勝利。
澤東既然倚重信任林彪,林彪的話自然反映了
主席的思想,那麼照林彪的話去做還有什麼錯他的話越講分量越重:“天天練兵,不學習
主席著作,這是單純軍事觀點…”如果是林彪親自到會講這個話,也許不敢有誰跳起來反對。換成總政這位領導講,情況就不同特別是積極搞了大練兵大比武的將軍們,本來就不舒服,現在又聽到這種以偏蓋全,抓住一點不及其餘,抹殺甚至全盤否定去年練兵成績的做法,累積心底的不滿便找到了發
的機會和對象。不待這位總政領導人講完,濟南軍區司令員楊得志上將便站了起來:“你講清楚,誰説是假的?十三陵軍事表演,我們濟南部隊來的尖子哪個是假的?搞民兵表演,祖孫三代上靶場,爺爺假還是孫子假?全是真的!他們打靶,一槍一個,百發百中,凡參加的人都心服口服,怎麼是假的?誰説假的我就跟他辯論!”在中國人民解放軍中,楊得志、楊成武、楊勇是齊名的三位上將,戰功顯赫,名冠全軍,被譽為“三羊(楊)開泰”都是掛過先鋒印,凡事敢出頭冒尖的人物。楊得志頭炮一開,引來了“萬炮齊放”
“你們説大比武以後不比了,我就比!不比就沒個高低上下,就分不出先進後進。”聲音憤慨顫的是楊勇上將。十三陵軍事表演,上陣的官兵,一個來自楊得志的濟南軍區,一個就來自他任司令員的北京軍區。他大比武勁頭比誰都足,當兵的不比武比什麼?是他興沖沖跑到賀龍家報告
主席要看他的兵表演,是他選派自己的“
鋭”上了演武場,是他陪
主席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觀看了全部表演。大比武受批判時,又是他跑到賀龍家裏,發牢騷:“他們搞調查報告,説槍擺一條線是花架子,臉盆、被子整整齊齊一條線也是花架子,這算什麼文件?”賀龍接一句:“東西亂扔,整天懶懶散散拿本語錄就是好架子?”賀龍這個態度對楊勇無疑是個支持。現在他亮開大嗓門衝着總政那位領導人反擊:“去年的軍事訓練真打破了教條框框,技術訓練達到了歷史上從沒有過的高度。誰向林副主席反映軍事訓練衝擊了政治,就是別有用心!”在人民解放軍內部,軍事和政治可説是由來已久的一對矛盾,戰爭年代這種矛盾以相輔相成為特
,和平時期在佔用時間上有矛盾,到了林彪搞“突出政治”這一套時,相互衝突就成了矛盾的主要方面。林彪搞的是“方向”、“路線”鬥爭,但絕大多數軍隊指戰員,包括“三楊”這樣的上將軍,開始並不曾知道這一點,他們只是以軍事政治在時間和部隊建設中各佔分量及時間比例來看這個問題,很多人都以為是軍事丁部同政工幹部由來已久的一種老矛盾。
總政這位領導人也是沒想到軍事訓練和政治教育的這場爭論背後,有着一場大的政治較量。出於政工幹部為自己所負責的工作時間爭位置,他也烈地堅持着:“你們就是用大比武擠佔了政治教育的時間,用軍事訓練衝擊政治!”他領有林彪的指示,不客氣地對張宗遜説:“在這個問題上,你應該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和檢查!”張宗遜本是個穩重厚道的將軍,現在不由他不
動,大聲堅持不讓:“去年軍事訓練是我軍多少年來最突出、成績最好的一年。要説比武中出現了一些缺點,那也是前進中的
病,不僅軍事訓練中有,政治工作中同樣有:你們的態度是指責潑冷水還是幫助克服,繼續前進?這話你自己説!
…
”張宗遜邊講,邊接過許多遞來的條子。這是“湊熱鬧”的秘書、參謀以及軍區負責人遞上來的條子,內容大同小異:“到底是軍事衝擊了政治還是政治衝擊了軍事?叫他看證據!”這些“湊熱鬧”的並不知道爭論的背景,不知道一邊有林彪,另一邊有賀龍,他們只知道客觀存在的現實。不過,這些條子也確實提醒了張宗遜。
“既然你提出軍事衝擊了政治,那好,我們看看到底誰衝了誰!”張宗遜拿出訓練時間表,向所有與會者展示:“過去軍委有規定,軍事政治的訓練時間是三七開,政治三,軍事七,總部只管這個原則,具體由下面安排。現在的實際執行情況怎麼樣我這裏有統計,政治佔了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時間。你説軍事衝擊了政治,什麼時候衝擊了政治?”
“是啊,你説到底誰衝擊了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