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説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二十五章縣城見聞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客樓是安昌縣內首屈一指的大酒樓,其中大廚老王所做的醉魚更是一絕,引着不少回頭客。

這時已近午時,正是生意最火爆的時候,只見酒樓第一層大廳已經爆滿,第二層用屏風隔出的十六個雅間也已經坐了不少人,多是書生吏員,偶有富商,都有些風度,喜歡詩作對,因此顯得較為清靜,與第一層的喧鬧形成對比。

方明佔了一個雅閣,叫了幾道小菜,特別點了夥計力薦的醉魚,又讓端上一壺酒,就給點賞錢,打發夥計出去,自己一個人慢慢品着。

試了試醉魚,果是鮮香滑,餘香不絕。酒也不錯,配合着小菜更是別有一番風味,方明一邊靜靜吃喝,一邊聽着周圍包廂的動靜。

這時,就有聲音傳來。

“唉呀呀…這次的典史之爭,可真是了,老何家的何宇、何秦都是呼聲最高的,不少人在他倆身上押寶,沒想到啊沒想到,最後竟然被一個名不見經傳的鄉村窮小子給頂了下去,真是跌了一地的眼球啊…”這時,就有一個纖細的聲音響起:“這事,我也聽説了,是很乎,不過具體咋樣,還真不清楚,老秦,你不是有親戚在衙門做事嗎?快給咱們説説…”隨後又是一片敬酒聲,笑鬧聲,老秦的聲音傳來“好吧,那我就給你們説説!”

“這話還要從何東何老典史病逝説起…幾個月前,何老典史病去了,他兒子何三槐就頂了父業,可惜,沒幹幾天,就是天怒人怨啊,被革了下去…嘿嘿…”這聲音,就充滿了幸災樂禍之意。

“是啊,是啊,自家的典史,就這麼飛了,要是老何還在,也得被他兒子再氣死一回…”又一個聲音響起,這話裏話外,充滿了不忿。

典史是吏員之首,權力甚大,對於普通平民來説,沒有蒙蔭,做不成官員,那典史,就是小民最能指望的了,可惜,這也得靠世襲,看出身,絕了不少人的機會,自然會引得怨恨。

“嘿嘿…是啊,不過新典史還得在何氏一族裏選,爛在鍋裏,外人還是吃不到。唉…”

“不説這個了,我接着説,這新典史的人選,就有何秦、何宇,何松等,其中,何秦,何宇家裏富足,聽説使了不少錢,又許了何氏不少條件,自身也還過得去,可算機會甚大,這兩人,就是呼聲最高的了,彼此爭得頭破血啊…”老秦看氣氛有些低沉,沒了酒意,就趕緊將話題轉到典史爭奪上,果然引起眾人興趣。

“那何松,雖然也算何家三族以內,但平時就不怎麼走動,沒人看好他,沒想到這次也來了,何家人怕是有不少笑話他的吧,不過,接下來,可就彩了…”老秦説到這裏,賣了個關子。

“老秦,快説,快説,後來怎麼了…”

“來來,再喝碗,潤潤喉,趕緊説…”老秦見勾得眾人興趣,得意一笑,又喝了口酒,才不慌不忙的説着:“何松先去求見何氏,這一出手,就給了二十兩銀子的見面禮,狠狠地震住了一幫子人。”

“哇…二十兩銀子,何宇,何秦家這次總共也才花了十幾二十兩吧?再多,就得變賣家產了,何松這麼有錢?還是縣衙不準備打點了?”一個不敢置信的聲音響起。

“這我倒知道點,我家在當鋪旁邊,那天就聽當鋪夥計説,有個人,拿了方前朝古玉來,説是家傳的,要死當,掌櫃看了,出價十兩,不料那人是個懂行的,知道那古玉值一百兩,説是急着用錢,才願意死當,掌櫃無法,最後給了五十兩。那個賣玉的,就是何松!”一個人嘴。

“嘶…”一片倒冷氣之聲,間或還有眼紅的罵聲響起。

老秦也罵了一句:“他孃的,真是有錢,早知道,老子就搶了他去。”眾人附和:“的確,就該搶了他的!”隨即老秦嘆息一聲:“這也是個有魄力的,祖傳的好東西説賣就賣,還全花出去了,據我親戚説,不知道他和何氏説了啥,反正何氏最後把他和何秦,何宇的名字一起報上去了。”

“接下來,何松就去打點縣衙,花了足足三十兩。而且,衙裏的那些門門繞,都門清似的,上上下下,都打點到了,而且不多不少,剛好適宜。這手段,不像新人,倒像個混老了衙門的老手。”眾人點頭,這打點,也需眼力的,各司給多少,哪裏要多給,哪裏可以少給,不吃點虧,碰個壁,那是學不出來的,何松如此,難道是天授?

這時,老秦又説了:“後來,何松打點到吏曹,曹司和何東何老典史向來好,才問出來,何老典史雖然明面上不和何松來往,暗地裏其實很看好他的才學,也教了他不少東西,吏曹大人又問了些隱秘,何松也一一對答無誤,這才相信。”

“最後,就是個考核,這其實是走個形式,不過魏縣令也在場,説是要從嚴,這何松,卻真是有幾分才學的,聽説魏縣令很是喜歡,最終各方面出來,何松都是優等,當場就發了任命…”

“嘖嘖…五十兩白銀買個典史,要是我…”這話就説不出來了,五十兩銀子和典史之位,都是好東西,不過一個在眼前,一個在長遠,這人有些吃不準。

老秦“呸”了一聲,笑罵的説着:“沒出息的東西,你去問問那些鄉紳財主,不要説五十兩,一百兩買個典史都有人肯!當上典史,各種孝敬,油水都有了,不需幾年就能回本,到時就是純賺了,還能傳給子孫,有層官皮披着,嘖嘖…”老秦説到這,也是羨慕不已,説着:“不説了,來來,咱再喝…”方明聽到這,卻是微微一笑,何松當上典史,對他也算個好消息,不由心情舒暢,多喝了幾杯。

方明之所以能坐在此處,卻是用了新神通的緣故。這次晉升正八品的神位,讓他得到了“分神附體”的大神通,可以分出神念,附在凡人身上,進行活動。

方明實驗了下,發現分出一絲神念,需要二十絲紅神力,附在凡人身體上更是要看抵抗意志的軟硬,花費從一絲到二十絲神力不等。最後,附體時間也有限制,最多隻有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花費五絲紅神力,十二個時辰後神念就會自行消散。

方明事先託夢給李大壯,讓他不要抵抗,最終也花了五絲神力才成功附體,來到縣城查看。

安昌縣城有民兩千户,萬人左右,算是個小縣,但城牆也修建得很高大,城門也有着士卒巡邏。

在方明的望氣神通看來,整個縣城都被一股白中透紅的氣運包裹,守護着。方明手下,怕是一個都進不了縣城,方明本尊倒可以強行突破,但也會引起反擊,到時就得同上萬人的氣運互拼消耗,恐怕下場不太妙。

這時卻是血之身,了一文錢的費用,就輕輕易易地進了城,省了不少事。

隨意逛了逛,看到這客樓離縣衙不遠,又人來人往,消息通,就來這開了個雅閣,探聽消息,也可以登高遠望,觀看縣衙氣運。

方明特意要了個靠窗的雅閣,正好可以看到縣衙,這還是他來得早,才有着。

在他眼裏,不遠的縣衙上方,赤氣沸騰,紅光閃耀,只有底部,還有絲絲白,頓時心中一凜,暗歎不愧是人道中心樞紐,氣運果然非同小可。

縣衙班子,不比鄉村。縣令總攬大權,其下有縣丞,縣尉,六司,還有眾多吏員,馬伕,衙役,獄卒等,可以説人員齊備,體制完善。

只要人人都拔上幾級,立時就可當成府衙使用,先不管能力足不足夠,至少肯定能運轉工作,這就非同小可。再上升到州里朝廷,也只是多加了幾個部門,人員更多些罷了,本質上,還是一樣。

所以説,大乾朝廷,就是由這千百個縣級單位支撐起來的,是體制的最底層基,有着法度。

在方明眼中,這些氣運並不成霧狀,而是有着形態,如張大網,以縣衙為中心,將整個縣城都包裹在內,甚至還延伸出去,到達鄉村。

當然,縣衙中心,法度最強,氣運幾乎純紅,到了縣城邊緣,就變成紅白參半,到了鄉村,恐怕就只剩點白,還和祭壇,祖靈庇護相混淆,方明之前都沒覺到。

這時,突然出來兩排衙役,按着縣衙兩邊,站好位子,方明心裏一動,頓時目不轉睛。

就見縣衙裏出來幾人,當中一個,中年模樣,身穿正七品官服,這就是縣令魏準了,他頭頂一純紅本命,與周圍濃郁的赤氣相得益彰,隱隱形成飛禽狀。突的,似乎發現了方明,一聲長鳴,紅光爆閃,方明眼睛一痛,似乎要下淚來,心中大凜,不敢再看,轉移了視線。

縣令左邊,是一老年,氣度不凡,頭頂紅白之氣凝聚,和方明差不多,但沒有形成形狀,方明猜測,必是縣丞無疑。

右邊是一大漢,照樣紅白之氣雲集,只是周圍,又有絲絲黑氣,這不是災氣,而是軍氣和煞氣,看來是縣尉。按制,縣尉最多可掌管一千廂兵,當然,平時不可能滿員,但五百兵總有,這也足夠鎮壓縣城了。這縣尉只有紅白本命,比謝晉差了兩級,可這氣運,卻是現在的謝晉拍馬也趕不上的。

方明心中嘆,這體制官員,果然集得氣數,大有氣運。以方明現在的品級,對上縣令,那是遠遠不足,恐怕任何神通,都對其無效。沒到縣令疾病、去職、衰老、夜夢的時候,甚至連他身邊都近不了。

倒是縣丞和縣尉,能稍加影響,但也得大費神力,至少要花費三成的神力氣運,效果如何,還不好説,一念至此,方明心裏,就有點陰鬱。

但隨即思索,人道氣運,短暫熾烈,如薪木遇火,雖然一時濃烈,但短短百年就會人死氣消,更別提官職帶來的氣運,不屬自身,這魏準要是被免職,那氣運還能剩多少?而神道氣運,貴在長久,源遠長,偉力歸於自身,誰也奪不走。兩者各有千秋,不能直接相比。

ps:多謝我的高傲爾等豈懂的打賞,另外,喜歡本書的書友還請幫忙多多推薦下,文抄拜謝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