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愈加奮起神威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映在河中的人影,乃是黍縛得成,上披氈衣,地上積草,餘焰猶未歇滅,方知敵人已是夜間遁去,放火植秸,作為疑陣,以緩追兵。燕帖木兒受了北兵之紿,不覺憤怒起來,下令各軍休要休息,盡力窮追,務要殺他一陣,以出中悶氣。
眾軍奉令而進,追至松子山地方,四面俱是棗林,燕帖木兒的人馬剛才行抵林前,一聲炮響,埋伏的北兵從斜刺裏殺來。幸得燕帖木兒行軍素有紀律,雖然遇着伏兵,軍心並不慌亂,隊伍仍復整齊,一齊奮力上前,和敵兵抵抗。
燕帖木兒留心觀看北兵的中軍,見也先帖木兒、禿滿迭兒以外,尚有陽翟王太平、國王朵羅台、平章塔海,部下的兵卒差不多有五六萬人,其勢頗為鋒鋭。
不敢輕敵,便先命兵將列好陣勢,前隊持弓矢,次隊執刀盾,再後着戈矛,直待北兵
近,一聲令下,萬弩齊發,勢如飛蝗。北兵執盾御箭,冒死而上。
燕帖木兒傳令止,驅了刀盾戈矛兩隊兵卒上前格鬥。兩軍混戰一場,各有死傷。其時天將薄暮,紅
西沉,北兵毫不退讓,捨命相持。
燕帖木兒之子,名叫唐其勢,憤怒起來,拍馬出陣,恰遇陽翟王太平槍馳來。唐其勢大吼一聲,嚇得太平王倒退數步,措手不及,已被唐其勢長槍刺中,挑落馬下。
眾軍乘勢蹴踏,把太平的身體踏成泥。北兵見唐其勢如此勇猛,太平已被殺死,軍心頓時慌亂,再被敵人一陣衝殺,四散奔潰。
燕帖木兒乘機追殺,好如破瓜切菜一般,殺死敵兵不計其數。方要收軍,恰巧撒敦到來,又添了一支生力軍,重又引兵追趕,追至數十里以外,方才收軍。
忽然又有警報到來,上都諸王忽刺台、指揮阿刺鐵木兒及安童等,又復攻入紫荊關,兵犯良鄉,遊騎進京南。
燕帖木兒接得這個警報,不敢怠慢,便率兵循着北山西行,命兵將皆銜系囊,盛芻豆飼馬,且行且食,宵夜兼程,直達蘆溝河,並未見有敵騎,及至偵騎探明報來,方知忽剌台等已是聞風西遁。
燕帖木兒既已抵京,便紮下人馬,親自入覲懷王。剛及肅清門,都中人士一齊焚香接,羅拜馬前。
燕帖木兒辭不敢當,都中人士齊聲説道:“若不是王爺忠心報國,民等何能更生,此恩此德,浹肌論髓,敢不拜謝!”燕帖木兒下馬勞道:“此皆天子洪福,我有何功,敢勞爾等如此
接。”行抵內城,懷王也親身出
,燕帖木兒見了,慌忙下馬行禮。懷王御手扶起,相偕入城,遂於興聖殿賜宴,賞賚金銀鈔錠無數,並由懷王親授太平王金印,君臣暢飲,盡歡而散。燕帖木兒本擬在京略略休息,再行出兵,不料次
又接撒敦軍報,古北口又被敵軍攻陷。
燕帖木兒接報之下,不覺憤怒起來,立即召集各軍,出兵北上。行到中途,又接紫荊關急報,敵人入寇,甚是危急。燕帖木兒沒有分身之法,抵擋兩處敵寇,只得飛檄調取木兒西援。看官,你道陷古北口、攻紫荊關的人馬又從何來?
原來就是禿滿迭兒、忽刺台、阿刺鐵木兒的人馬。禿滿迭兒自被燕帖木兒殺敗,逃至口外,招集潰卒,互相商議,報復敗軍之恥。由禿滿迭兒定計,分兵兩路,禿滿迭兒自引一軍,暗襲古北口。
忽刺台、阿刺鐵木兒、安童、朵羅、塔海等,聯軍襲紫荊關,好使燕帖木兒不能兼顧,可以轉敗為勝。
計非不妙,無奈燕帖木兒神勇無敵,禿滿迭兒方入古北口,燕帖木兒之軍已抵檀州,兩軍對壘,一場大戰,禿滿迭兒仍為戰敗,率領潰軍奔向遼東。後隊被燕帖木兒截住,無路可逃。
後軍統帶乃是東路蒙古萬户哈刺那懷,眼見勢已垂危,只好棄甲拋戈,下馬投降。燕帖木兒準其歸誠,收得降眾一萬餘人。
也不遑細心檢查,只留部將數人,約束降卒,鎮守古北口。親自統帶健卒兼程西進,前去接應木兒。
木兒奉到檄調,只帶四千人馬赴紫荊關與忽剌台等對陣,眾寡之勢,相去甚遠。
那忽刺台等各部聯合而來約有三四萬人。木兒連自己帶來的四千人,與關上舊有的人馬,拼合起來。
還不到一萬多。心下暗想道:“北兵之數,三倍於我,倘若出戰,必遭敗衄,不如憑關堅守,還好遷延時,等候燕帖木兒的大軍前來接應。
“因此下令眾軍,只准堅守待援,不準開關戰。
接連守了數,北兵前來攻關,反被守關兵卒用灰瓶石子打傷不少,所以忽刺台等不敢竭力進攻,那燕帖木兒戰敗了禿滿迭兒,已是不分宵夜兼程趕來。
木兒接進關中,非常喜
。
燕帖木兒問了一番攻守的情形,便與木兒説道:“我兵遠來,敵人還沒知道,你且開關挑戰,詐敗一陣,誘他入關,我率領人馬在關內埋伏,他若冒昧入關,便好閉門殺敵,使他片甲不回了。”
木兒聞言甚喜,即引本部四千人,大開關門,來戰北軍。北軍攻關數
,絲毫得不到便宜。
正在憤恨,忽見木兒開關
敵,倒也猛吃一驚。及見出關的兵卒僅有數千之眾,早又膽大起來,便分作兩翼,包抄出關之兵。
木兒揮兵
戰,北兵眾多,一擁而上,已將
木兒的人馬圍在核心。
木兒恃有後援,毫不懼怯,奮起神威,率領部下往來馳驟,雖然可以抵敵,但是難以突出重圍。
燕帖木兒在關上了望,見木兒不能突圍而出,恰又心生一計,急令關上故意鳴金,催促
木兒速歸,一面命關吏虛掩半扉。敵陣裏面的阿刺鐵木兒,瞧見關中的模樣,便大聲喊道:“此時尚不搶關,更待何時?”語音未畢,已
戈躍馬奔入關來,忽剌台、安童、朵羅台、塔海,唯恐阿刺鐵木兒得了頭功,也爭先拍馬搶向關中。一入關門,見守門的兵卒四散退走,只道是害怕奔逃,便緊緊追去。哪知忽然之間,四下裏炮聲齊起,有無數伏兵分頭殺出。
忽刺台和安童等知道中計,急退回,無奈後面的兵馬相率擁進關來,將關門堵住,不能退出。
那安童、忽刺台等,只得將自己的人馬亂砍亂斫,向外衝突。好容易退至關門,猶如漏網之魚,喪家之狗,只圖身逃命。誰知砰訇一聲,兩扇關門已緊緊關閉。
這一嚇非同小可,安童等險些兒跌下馬來,只得麾令部兵,拼命砍關,忽然關門左右又殺出無數人馬,都是大刀闊斧,在前阻住,背後又有燕帖木兒揮兵追來。
忽刺台等此時束手無策,只有捨命馳突。不上片刻,安童、塔海兩人馬失前蹄,已是被擒,忽刺台、朵羅台急得無可如何,左右亂撞,忽為矢所中,一同墜馬,也便束手就擒。
那阿刺鐵木兒仗着手中的大刀,好似瘋狗一般,東衝西突,十分驍悍。燕帖木兒出一支箭來,扣在弓上,觀得親切。
只聽弓弦響處,阿刺鐵木兒已從馬上應聲而墜。眾兵士一擁齊上,捆綁而去。燕帖木兒遂即大聲説道:“你們的主將已經被獲遭擒,其餘兵將,降者免死。”入關的兵將聽了這話,一齊將刀槍丟去,跪在地上,口稱願降,當下收了降兵,傳令開關,接應木兒之兵入城。
哪知關門一開,已是虛無一人。這是什麼原故呢?只因阿刺鐵木兒喊聲搶關,眾兵將都要爭立功勞,都隨着主帥爭先入關,留在外面與木兒相持的也不過數千人馬。
木兒見敵人中計,齊入關內,已如釜中之魚,甕中之鱉,心下大喜,愈加奮起神威,大呼廝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