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説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分卷閲讀63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甲之才?”

“這……下官有負所託,這四人都不曾入縣學。”

“哦?那本官欽點的案首是哪位?他也沒入縣學嗎?”李錙的面變了變,沒料到會聽到這樣的答案。

“回大人,下官…下官有罪,那褚石並未高中,他…他入了縣學。”郭學意噗通一聲跪了下去,不敢再站着回話,額頭上冷汗一片到底還是沒把這四人與褚石乃是同門之事説出來。

“無妨,不知他們師從何人?”李錙瞧着育林縣的那四個學子,其中有三人都面,他視察三十二縣時,剛好趕上育林縣的縣試,所以對那場舞弊考試的印象還很清晰,便想起了每場都早早卷的四人,如果沒記錯的話,自己點的案首便是當初那四人中的一個,只是緣何這三人都在府試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而昔的案首卻榜上無名呢。

思及此,他面不變,看了眼還在跪着的郭學意,沒有讓他起來,難不成自己有眼無珠,提拔了一個無能之輩?

“回大人,這四人中最年長的那個就是其餘三人的恩師。”郭學意的頭徹底垂了下去,他知道自己的斤兩,這學正一職怕是要讓賢了。

李錙眉微動,這倒是有意思了,看來這育林縣還真是卧虎藏龍呀,他揮了揮手,讓那郭學意退下,然後又喚了自己的親隨,低聲吩咐一番才重又舉杯。

鹿鳴宴結束後,常墨看了眼手中的府學入學名帖,頭也不回的帶着自己的學生回了鄉,這次他們都是有功名的舉人了,都説秀才是窮秀才,舉人是舉人老爺,此話説的有些道理,看他們這次直接僱了馬車一路不停的回鄉就知道了。

搖身一變成了有俸祿的舉人,縣裏少不得還有賀儀,這花起錢來也沒有來時那麼斤斤計較了,所以歸程顯得要舒服很多。

遙遙看見褚村的界碑,路邊就突然想起一通鞭炮聲,褚源見常墨面疑惑,不等問便率先答:“先生那是村裏的孩子,想是報喜的人來過了,族裏吩咐了他們守在路上報信,這次的陣仗怕是不若於上一次啊。”説完臉上盡是得意與喜悦,畢竟是衣錦還鄉的事,一向穩重的褚源也忍不住喜形於了。

不同於上次的偏見與惡意揣測,褚石去了縣學卻落了榜,而常墨卻帶着族裏的三個孩子過關斬將高中了,孰強孰弱一看便知,這一次族裏人對常墨的謝是發自內心的,哪怕有個別嫉妒發酸的也不得不承認孩子們的高中都賴這位年輕秀才的本事。

不對,應該説是舉人老爺,以後他們褚村有四位舉人老爺了,説不得以後還要做大官呢,一時間村民們也不敢和自己看着長大的三個孩子開玩笑了,倒是讓常墨四人滿頭霧水,以為走錯了地方,畢竟上次村民們的熱情可是把他們差點嚇跑了的。

照例是慶功宴,自覺以後可以抬頭做人的老族長親自拿了田契,掛在常墨名下的良田撥十五畝出來送給常母。

他們也知道,昔的落魄秀才定是不會把這十幾畝田地放在眼裏了,但禮輕情意重,送給常母也是族裏的一點心意,想來也能討個好,所以稍一商量,老族長直接拍板了。

他們褚村是十里八村人口最少的,祖上連個秀才都每出過,如今一下多了四位舉人老爺,今後村裏人再也不怕被人瞧不起了,他自覺也對得起列祖列宗了,所以和村裏的幾位長輩就喝多了些,對於一輩子面朝黃土背朝天的他們來説,也算人生一大快事了吧。

臘月二十八,常墨看着來給自己送禮的三個學生,忍不住揚起嘴角笑了笑,前世枉費一生,哪有此刻自在,又何嘗不是一件樂事呢。只是這笑意還未達眼底,就笑不出來了。

“先生,柳家的人今來學生家裏求親了,爹爹與孃親商量過後便拒了,只是學生這心裏始終不好受……,大哥他怎能做出這種小人行徑?”老二褚源想起孃親説的話,躊躇一番還是將話説了出來,他是個重情義的人,一時不能接受自己曾經敬重的大哥是德行有缺之人。

原來是褚石在學院裏結識了一位好友,那人乃是育林縣一個富商之子,看中了褚石的學問,便在府試前令家姐姐與褚石結了媒。

這一個口頭之約,一個在縣衙裏結了契,再者柳家在褚石落榜後又斷了對他的資助,兩邊家世一比較,褚石為了完成自己的志向選擇了後者。

常墨沉片刻,垂在身側的手摸了摸衣角,聽完褚源的話手上已經有了汗水,她想起河岸對面的那抹身影,還有前世夜相伴的種種,重重的嘆了口氣。

“是為師本末倒置了,只顧着教你們求學解惑,卻忘了在這之前最重要的是做人。”她擺了擺手,示意他們三個人坐下,然後整理了一下思路道:“我來問你們,何謂君子何謂小人?”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當坦蕩蕩,小人常慼慼。”常墨苦笑一聲站起來背過身去:“你們答的都對,這些道理你們懂得,褚石就不懂得嗎,這世上諸多惡徒就不知道嗎?”良久,身後無人回答,常墨才又徐徐道來:“為人處世的道理有許多,哪怕是農間的老翁也能説上半天,你們將來為官也好,為民也罷,都要記得為師今一席話。

人生而求知是本,可是解了惑求了知,自己就有學問了嗎?不其實不然,知道何謂君子卻做了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