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說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108章水軍覆滅荊州危矣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蔡瑁眼見戰事不利,準備捨棄這剩餘的將士,打算一個人讓自己的親衛駕駛這艘主力船隻,先行準備跑路,以圖後效。

而蔣欽眼見蔡瑁的旗艦要脫離戰場,立即以飛鴿傳書的形式告之埋伏於敵後的援軍,讓他們不得放過這蔡瑁,必要將之生擒,或者將其丟進長江之中。

蔡瑁蒼忙出逃,蔣欽以飛鴿傳書的形式急命後方埋伏之戰船對其進行劫殺,同時蔣欽命令埋伏與水寨的1萬人馬據掩藏的20艘戰船對荊州水軍發起後方突襲,準備從他們的背後與蔣欽的正面大軍遙相呼應,徹底的剿滅這支荊州水軍,而後再去消滅荊州剩餘的水師力量。

蔡瑁在蒼忙出逃之後,命令收下的水兵加速駕船,在逃出一陣距離之後,蔡瑁見後方並沒有敵人追蹤而來,還以為已經逃出生天,不大呼了一口氣,可好景不長,其親衛看著遠方漸漸的張大了嘴巴,蔡瑁發現身邊的人有異樣,順著他的目光朝著遠方望去,只見遠方出現了10艘戰船,而且慢慢的在與自己靠近,而且觀其外形設計,完全和荊州戰船的式樣是不同的,與內河艦隊的造型倒是如出一轍,蔡瑁也知道這是埋伏於此的內河艦隊,蔡瑁此時已經完全沒有了主意,心裡想的都是這下自己要死了,蔡瑁的侍衛隊長,看到前後都不得去,急命將戰船向右轉向,從而希望可以有一線生機,但是這樣的小把戲又怎麼會跑的出內河艦隊的手掌心。

10艘戰船一份為二,準備將其前後包抄,蔡瑁見這樣下去必然會被追上,所以一邊跑路,一邊還命人進行遠程攻擊,但是偷雞不成蝕把米,不久就被10艘集體圍殲,只見10艘戰船之上的石炮發出了怒吼,蔡瑁本人也非常不幸的被砸成了餅,其餘的人也是死傷過半,整艘船也被火箭中,在大海之上著了起來。

直到整艘船沉入海底,10收艘戰船才回航,而此時蔣欽也對荊州水軍的圍剿到達了最後的時刻,數百艘戰船被100餘艘戰艦所圍殲,蔣欽在打掃了戰場之後,收攏了一些沒有戰損的荊州戰船以及一些損傷不重的船隻與荊州水軍的將士之後,就在白江水寨休整下來,同時又派出一半的戰船前去將荊州的殘餘水軍剿滅,假扮成荊州水軍凱旋而歸,乘機將其全部圍殲於老巢。

而於此同時,襄陽的劉表此時因為沒有收到蔡瑁的戰報,所以心裡也是很著急了。而此次的夜襲,對於內河艦隊而言,不是一般的勝利,由於夜黑風高,內河艦隊渾水摸魚,直接以蔡瑁的名義,強行打開了荊州水軍的水寨,一萬陸戰隊將士直接殺入,將剩餘的荊州水軍全部俘虜或者就地正法(殺的是蔡瑁的心腹以及一些頑固份子)。

蔣欽在第二天收到全部解決荊州水軍的戰報之後,就立即將全殲荊州水軍的捷報飛鴿傳書告之張遼,這樣也為張遼進行進一步的進攻打下基礎,畢竟不需要擔心在背後突然出現敵人,在接到蔣欽的捷報之後,張遼心裡也放下了一塊大石頭,這樣為他打下襄陽城也有了更大的把握。

蔡瑁一死,荊州水軍全軍覆沒,內河艦隊真正的成為了遊弋在長江之上的唯一船隊,長江成為了大秦的後花園,想什麼時候來,就什麼時候來。而且現在的荊州卻是已經隨時要面臨秦軍的進攻,因為整個荊州已經拿不出一艘戰船可以來抗衡大秦內河艦隊。

而於此同時,張遼也要開始準備發動對襄陽的總攻了,畢竟此時的襄陽已經被團團圍住,萬事具備,只差東風了,襄陽必須要儘快那在手中。

張遼按照之前的進攻計劃進行了進攻,在到達襄陽之前,張遼就已經將襄陽的所有衛星城都納入麾下,只留下襄陽城尚在劉表手中,張遼也是考慮都荊襄九郡乃天下糧倉之地,如果襄陽一直死守,張遼將其攻打下來,也會是損傷過多,所以張遼採取圍而不打,先將其衛星城全部征服,同時這樣也可以防止劉表在自己的背後捅一刀。

現在萬事俱備,東風也來了,張遼立即發動總攻,因為劉表的水軍全部剿滅,而且劉表麾下也沒有什麼能征善戰之大將,雖然或許可以憑藉城牆之利,但是在沒有了外部的援軍之後,劉表只能是死守,或者是等待曹的救援,但是曹如今自己都已經是自顧不暇了,哪裡還會顧及的上劉表的死活,所謂死道友不死貧道嘛,這是自古的慣例。

面對荊州首府襄陽城,張遼需要在最快時間內將其納入囊中,所以和程昱合計,對於這襄陽城,要使用實現埋伏於城內的玄衣衛密探,讓他們在夜半時分打開城門,並且還需要他們控制住城內的糧倉財庫等一些重要的地方。但是一旦這些玄衣衛暴之後,不論他們是死是活,都將永遠的退出玄衣衛,去當一個沒有人認識的富家翁,而且這一生都將不得出仕或者從軍。

而此時的劉表府邸,正在商量著最後的應對。此時劉表的文武已經不是鐵板一塊,原本他們以為秦軍不可能一下子就兵臨城下,然而事實往往與自己的想法是相反的,如今一部分人主戰,一部分人主和,一部分人保持中立。

劉備本身是一個耳子就軟的人,由於他在召開議事之時,就被他的王妃蔡氏就勸得要和秦軍一決死戰,蔡氏因為其兄蔡瑁在長江之上戰死,而且還落了個屍骨無存,她就處心積慮的要替蔡瑁報仇雪恨,所以自從蔡瑁戰死的消息傳回來之後,她就一直在劉表面前哭哭啼啼,望劉表與城外的大軍一決死戰,以報蔡瑁的大仇,她說:“大王乃高祖子孫,如今大漢天下四分五裂,而敵軍已經兵臨城下,如果唯唯諾諾,不敢與之決戰,將來如何去見列祖列宗,如果要保住這大漢基業,必須要打敗薛禮的秦軍,重振大漢雄風。而且襄陽城內糧草充足,而且擁有20萬兵馬,又可以憑藉城牆之利,就算是拖,也可以把秦軍拖死了,現在曹與薛禮正在洛陽大決戰,無論他們兩人誰勝利了,屆時也必然是兩敗俱傷之勢,將來必然不可能有南下之力,此時如果大敗城外的20萬秦軍,同時又可以在其中招募幾員大將,到時候,大王乘機北伐秦魏,一舉問鼎中原,到時重振大漢江山,大王必然會留名青史,而如今大王如果投降,且不說大王會不會依然獲封大王稱號,但是我敢斷定,大王必然會遺臭萬年,後世之人必然會認為大王出賣了大漢,出賣了祖宗,必然會是一個不仁不義不忠不孝之人。”劉表聽到其王妃竟然說出這樣的大義之言,內心裡想了想,這話而對,我身為高祖子嗣,此時如果投降逆賊,必然會被天下人恥笑,將來死後又有何面目去見高祖皇帝。

所以此時的諸大臣會議之上,劉表就想問問諸人的意見。劉表見幾撥人各抒己見,始終不同達成統一意見,劉表索把心一橫,說道:“孤決定,我荊州軍向薛禮開戰,在我荊州的地方還輪不到秦軍來耀武揚威,這荊州,還是大漢的。”既然大王計議已定,諸人也不想多說什麼,反正這荊襄九郡是你劉表的,我們犯不著與你做對,不過蒯越卻不會一言不發,說道:“既然大王計議已定,還望大王該如何應對城外之虎狼之師,請明示。”蒯越也知道城外的20萬秦軍不是自己就能夠打敗的,最好的措施就是納表請降,從此劉表或許還有一個活命的機會,因為此時的襄陽已經是一座孤城,再加上荊州水軍已經全軍覆沒,此時在長江上游弋的,全部都是歸屬秦軍了,而且此時更加不會有援軍到來,所以蒯越對於劉表如此的做法深不智,但是也沒有必要去組織他,因為蒯越在經過幾年的觀察之後,早已經知道劉表並不是一個成大事的人物,而反觀薛禮和曹,兩人其中一個,就會是那個結束亂世的人。

劉辯對於蒯越的提問,一時也咯噔了一下,想了一下說道:“先生,此時還需要先生相助於我,望先生能夠說服城內的世家大族,共同協助本王守城,等來秦軍退兵之後,再行封賞。”劉表此話一說,蒯越等人眼裡都有了一絲異樣,臉也微變,只不過大家的表面功夫不錯,都沒有發作,蒯越只是點頭說道:“謹遵大王之令,臣下現在即可回去與家弟商量明天的守城事宜。”劉表也知道如今的守城工作也是非常困難的,所以劉表也就散會,諸人都回家,不提。而蒯越與蒯良倆兄弟回到府邸之後,就徑直去了書房。因為在書房之中有一個人正在等著他們的到來。

兩人來到書房之後,就命心腹把守書房,不得讓人靠近,違令者可以先斬後奏。蒯越進入書房,說道:“讓先生久等,實在是不好意思,不知先生來此何意?”那人說道:“鄙人乃大秦玄衣衛在此的一個探子,奉命前來大人府上傳達大秦皇帝對兩位先生的愛慕之心,希望兩位大人能夠棄暗投明,歸順我大秦。”蒯良說道:“你就不怕我們把你給楚王嗎?”那人說道:“怕,自從在下加入玄衣衛的那一刻起,我就已經從這個世界上消失了,我如果死了,也只不過是在玄衣衛總部的花名冊上被打上一個叉,只不過如果我死了,在此城被破之前,鄙人也相信,蒯氏家族也會從世界上消失,如果兩位大人不相信,儘可以將我給劉表。”說完,做好了坐以待斃的準備,蒯越哈哈笑道:“先生說笑了,兩國相,不斬來使。”那人說道:“兩位大人,此時這聊表敗亡在即,兩位是聰明人,不可能與他生死與共吧?”蒯良說道:“如果我們不棄暗投明,你們會怎麼樣。”那人說道:“哈哈,你們現在如果不歸順的話,想必兩位明天就會出現在去往我大秦帝都的路上了。”說完,蒯越臉上是一臉的不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