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說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74章破高句麗再謀扶余下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在高句麗朝廷之上,高句麗王已經和群臣驚恐萬分,正在商討對漢方針,高句麗王說道:“諸卿認為我高句麗該如何應對對面的大漢玄甲軍,是戰還是降?孤王剛剛在城頭之上看到了我高句麗的兵馬大元帥與漢軍主將在一起,依寡人想,高句麗已經降敵了,寡人要親自把高句麗之家人全部斬首示眾,以儆效尤。”文臣之首——宰相朴正恩出班說道:“大王,請三思,首先平南王降敵之事我等尚未有證據,如果是誤會,屆時只會仇者快親者痛。其次,如果平南王真的降敵了,我們也不能將其之家人斬首,一面到時平南王全心全意輔佐漢人報復大王,臣以為,大王可將平南王之家眷全部收押在牢,以觀後效。愛卿們以為,我們該如何,接下去?”正當群臣要為高句麗獻計獻策的時候,就有侍衛來通報:啟稟大王,殿外平南王回來了,還有漢軍使者也一同前來。一看是群臣聽到平南王回來了,眉頭一展,心中有了一絲兒高興,畢竟全高句麗最能打仗的人就是這位平南王,可竟然還有一個漢人使者,難不成平南王真的投降了?

高句麗王一聽眉頭也是一展一皺,只能宣他們覲見。陳宮和高湯達以及一些護衛進殿覲見高句麗王,所有人除了高湯達只是抱拳行禮以示敬意,高湯達則是行了一個臣子之禮,高句麗王對於漢人不行大禮,也不說什麼,畢竟人家已經打到自己家門口來了,向自己表達敬意已經算不錯了,於是開口問道:“不知漢使此時來我都城有何貴幹,哼?”陳宮笑了笑說道:“呵呵,大王,此時你國內城盡在我數十萬大軍的包圍之中,此時本使攜帶著我玄甲軍大將軍之手諭前來勸降,希望大王順民意,歸順我驃騎大將軍治下。”高句麗王聽到陳宮的話,臉立即變的鐵青,說道:“哼,漢使說的輕巧,就想憑著幾句話,就想讓我高句麗舉國投降,是不是痴人說夢?如今我全國上下齊心,現如今孤王又有王弟歸來,難道還會怕你區區10萬大軍。而且孤王前往扶余求援的大軍也將在不歸來,到時兩路夾擊,你漢軍就得首尾難顧,屆時必然大敗而回,甚至你家將軍還會來我之王宮做客,哈哈哈。”陳宮哈哈哈大笑:“大王真兩會說笑,真當是說了一個大笑話,恐怕大王還不知道吧,高湯達將軍已經歸順我玄甲軍,現如今暫時是我玄甲軍之高句麗軍團大統領,負責高句麗的俘虜軍團,當今世上已沒有了高句麗平南王,只有我玄甲軍護胡中郎將。”

“什麼?”在場諸為高句麗大臣以及高句麗王聽到這話,紛紛大驚,高句麗王斷斷續續的問道:“王弟,你~你~怎麼會~投降~漢軍,難道~你要背棄列祖列宗的江山,背叛我們的高句麗嗎?王弟,你真的要——”高湯達看到眼前的景象,但內心是十分的不舒服,甚至心裡有反叛玄甲軍的念頭,但是一想到玄甲軍恐怖的戰鬥力,知道即使再給自己30萬大軍,也不會是玄甲軍的對手,只是徒增傷亡而已,淚滿面的說道:“王兄,臣弟對不起父王,對不起列祖列宗,對不起王兄,還望王兄原諒,臣弟為了高句麗的士兵減少死亡,只有投降,王兄,臣弟對不起你了。”高句麗王鐵青著臉大怒的罵道:“你這個逆子,你是我高句麗的叛徒,你對不起父王幾十年的養育之恩,對不起列祖列宗,寡人自今起,不再認你這個弟弟,自此而後,你再也不是我高句麗王室,寡人今生再也不想見你,你•••你•••你滾。”高湯達淚滿面的說道:“王兄,您雖然不認我這個弟弟,但是你永遠是我的王兄,臣弟雖然背叛我們的國家,但是臣弟希望王兄能夠歸降玄甲軍,因為,因為,我高句麗的大軍實在不是漢軍的對手,剛剛您也看到了,玄甲軍僅僅憑著3000人就已經把我們高句麗的1萬御林軍給殺得片甲不留,大敗而逃,而如今在我高句麗的都城外就還有12萬人,在玄菟郡還有9萬大軍,在幽州還有數十萬大軍隨時可以開赴我高句麗戰場,雖然還有扶余大軍在外,但是臣弟知道,薛祁大將軍已經給扶余的人馬設下了一個大陷阱,只要他們敢出兵,屆時一定大敗甚至是全軍覆沒,王兄,不能再讓我們的子民白白送死了,王兄,投降吧!”高句麗王完全想不到,漢軍此次來的只是一部分人馬,在後方竟然還有數十萬大軍隨時可以開赴高句麗征戰,這,這,自己該怎麼辦,難道高句麗真的要亡在寡人之手。

陳宮說道:“大王,我們漢人有一句話,叫做:識時務者為俊傑,高將軍也是為了高句麗的全國百姓,才會順天應人歸順我家主公,還望大王不要辜負了高將軍的一片苦心,不要譴責與他,大王還是先看一下薛大將軍的信函吧,看完再談如何,本使可以在此等待片刻。”陳宮使了一個顏給身邊的一些護衛,護衛們自然拿出全身的殺氣,一身凜然之氣,給高句麗群臣留下來深刻的印象。高句麗王打開信函,看完了信函之後,吐了一口氣,然後沉思了一會,問道:“信中所言,可真?”陳宮說道:“薛大將軍之意即是我家主公之意,只要大王肯降,我家主公必然善待高句麗子民,國內文武百官我家主公也必然唯才是舉,同時,我家主公必然會向朝廷大王之王爵,屆時大王是想住在帝都,亦或是幽州,大王都可以自己選擇。對於大王以及群臣的財產,據我玄甲軍軍令,屆時需要沒收一半,這一點,還望大王見諒。”對於沒收一半財產,這也是陳宮在臨出發前,建議薛祁在信函中提及的,因為玄甲軍從來不做虧本的生意,這次出兵,班師之後,必然要大肆撫卹,這筆錢自然要戰敗國來承擔了,所以才有了這臨時的軍令,只不過高句麗王不知道,高湯達加入玄甲軍不久也不清楚。只不過陳宮這麼一搞,後來在軍隊中有了這一條軍令,凡是戰前投降的,一律沒收一半財產,破城而入的,則是全部沒收。這為帝國省去了一大筆軍費。讓薛禮及其後代君王對創造這個制度的陳宮是百般讚歎,光憑這條軍令,陳宮都可以名青史。

高句麗王看了看群臣,說道:“諸位愛卿認為該降否?”高句麗王把眼神撇過了一個個心腹大臣,從丞相到九卿,每當他看到一個人,那人就迅速的低頭沉思,高句麗王的眼神黯淡了,嘆了口氣道:“既然驃騎大將軍開出了這樣的條件,本王同意歸降,還望薛大將軍屆時能夠遵守約定。”陳宮笑著說“這個自然,此後,你我皆是一家人了,現在還請大王下令舉國投降,並傳書各地,望各地官員早開城接我大軍進駐,同時各地軍隊要無條件接受我軍之改編。”高句麗王隨即下令各地全國投降,這是他今生最後一次向天下發出詔令,不過在詔令中,並沒有說是投降漢軍,而是投降幽州牧薛禮。這個細節,陳宮也沒有指出來,他心裡也是要天下人知道,高句麗是歸降主公,而不是漢室。

陳宮說道:“大王,既然如此,本使將要回營覆命,先行告退了,高將軍可以留在城中等候我大軍進城,到時大軍進城之後,還需要高將軍以前大王的協助,否則很難安定民心,以免出現大家不願意看到的事情發生。”陳宮說話,就離開了王宮,帶著護衛出城。

高湯達告退了高句麗王,去天牢接出自己的家人,同時整頓家兵,等候玄甲軍進城,高句麗王也宣佈散朝,讓眾臣去準備自己的家事。高句麗王在退朝之後,心灰意冷,雖然心理對高湯達氣的要命,不過他仍然任命高湯達為御林軍統領,在玄甲軍進城之前,接管王宮,負責王宮的警戒,也下令讓王府的一干人等直接接到王宮,高湯達也接受了任命。

高句麗王一個人坐在平時上朝的大殿,等到了高湯達從天牢回來之後,高句麗王說道:“王弟,剛才為兄說的都是氣話,還望王弟不要放在心上。”高湯達說道:“王兄,臣弟沒有生王兄的氣,哥哥罵弟弟,本就是很正常的事情,只是臣弟自覺對不起父王和列祖列宗,深愧疚啊。”高句麗王說道:“寡人字登位以來,雖然不是什麼有道明君,但是自認也不是什麼無能之君,可這天下怎麼會變成這樣,我高氏王朝竟然亡在了我的手下,將來,我還有何面目去見列祖列宗,王弟,請隨我來,今天你我兩兄弟前去太廟,親自向列祖列宗請罪,或許今之後,這個太廟就要沒有了,今天或許是我們最後一次前去祭拜,隨我來吧。”城外,陳宮已經回到了薛祁的大營,荀攸以及一干大將都在,聽到了高句麗王決定投降,都到很高興,畢竟這不需要他們的士兵再去血犧牲,就能夠拿到全城一半的財富以及完好無損的城池,這實在是太妙了。

薛祁說道:“兩位先生,如今,我們已經全部拿下了高句麗全境,不知接下來我們該如何做?”一旁的張飛忍不住說道:“大將軍,這還有什麼好商量的,既然我們拿下了高句麗全境,那麼我們就應該一鼓作氣,北上扶余,把那些雜全部統統抓回幽州,讓他們全部去做苦力,***,俺老張就不信了,他們扶余人能擋得住我們玄甲軍的鐵騎。”薛祤說道:“老張不要著急,仗有的你打的,還是先聽聽先生們的意見。”荀攸說道:“將軍收復高句麗全境全境之後,先向主公傳書報捷,同時,我們要鞏固我們在高句麗的統治,在大致穩定下來之前,我們不可以出兵扶余,而且我們只是佔據國內城,其他城池未必會聽從高句麗王的詔令,屆時必然會反抗,所以我們還需要徹底平復了高句麗之後,才能北上。”陳宮說道:“然也,現在,我們把高句麗的軍隊徹底整編之後,到時隨軍北上,在高句麗留下我們的傷兵以及一些銳鎮守,=維持治安,同時把高句麗王等所有貴族全部送回幽州,這樣,高句麗,我們才算真正的穩定了,我們也好放心的北上扶余。”其他人也紛紛同意這個決定,只有張飛和許褚兩人念念不忘立即北上,好大展他們的風采。只不過他們的意見,薛祁直接忽略了,說道:“既然,大家都認為先生說的有理,那我現在就修書一封,向阿禮報捷,同時也算是催一催他這人,以前他那麼牛叉,現在,嘿嘿,我們都打下一個國家了,不知道他怎麼樣了。”說話,諸人紛紛大笑不知,這個時候的薛禮在三韓地區,正在指點江山的時候,不覺打了一個噴嚏,自言自語的道:難道是家裡的美人兒在想念我了,嘿嘿嘿。閒話不多說,薛祁隨即命令所有步兵開赴國內城中,騎兵由張飛率領,全部留在城外,以免發生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