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間行攝二三事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因為愛好攝影的緣故,經常在週末或空閒的時候,帶上孩子到鄉間走走,一方面是尋覓拍攝的素材,另一方面讓孩子親近自然,瞭解風土人情。
鄉間的人們,鄉間的景緻,給了我太多的歡欣和喜悅。每一次去鄉間,都讓人覺得親切。
走在村子裡,遇到樸實的村民問個好,或許因青年人都外出打工,老去的村莊裡只剩下了蒼老的她們,也或許是孩子們都忙於生活,很少來看望她們。總之,她們一見到我們,就象見到了親人,上來,熱情備至,彷彿是回到了自己的家。
受著她們的熱情與好客,行行攝攝,每次總會收穫很多…
前的相機,總讓人把我當成照相館的人,為此,我為幾位老人拍過照,又專程給她們送去照片,因相機與她們結緣,也就有了下面的故事。
05年,剛剛拿起相機,對什麼都覺新鮮。
一個週末的上午,帶著兒子,去了山前的一個村子,那裡有一大片老舊的石房子。
孩子不認生,一會兒,兒子和村裡的小朋友就打成了一片。他吹泡泡,孩子們追著五彩繽紛的泡泡嬉笑打鬧,小小的巷道里,風一般,來來回回跑著,我在一旁記錄著,孩子們歡愉的童年。
這時,走來一位老人,看到我便殷切地問道:是誰家的親戚?聽了我的解釋,拉起我的手,一定要我去她家坐坐,盛情之下,唯有從命,方不辜負老人家的熱情。
一棵櫻桃樹長滿了狹小的庭院,遮天蔽,綠意融融,櫻桃,青青穎穎的掛滿了枝頭。
老人去屋裡忙活了半天,原來,是把家裡好吃的都拿了出來,招待我們。兒子一貫聽我的話,說什麼也不要,他的禮貌讓老人家著急,彷彿孩子吃下了她才安心。
拉起家常,知道她的老伴已去世,兒女也大了,還好,小孫女時常來陪陪她。
聽說我要給她拍照,高興的不得了!卻又小心翼翼地問我:那需要多少錢?我給她說,是免費的。她居然動的不知如何是好。臨走時,一再囑咐我半月之後再來,因為那時,正是櫻桃
透的時節。
半月之後,帶上照片,捎上兩包點心,我又一次去了老人的家。
老遠,就看到滿樹的紅櫻桃。她說,自櫻桃了,就一直在等我。
想是老人家在樹下張望了又張望,那殷殷的期盼,滿樹的櫻桃知道。陪她說了一個上午的話,她的笑容,久久縈繞在我的心頭。此刻,連記憶也變的香甜起來。
前年,去尋訪山裡北的初夏時光。
天氣炎熱,走到村中的溪水邊,兒子就停下了,自顧自地脫下鞋子跑到水裡去了。
我了個時下免費的遮陽面罩,遮住臉也遮住了陽光,四處尋找入鏡的素材,很多房子已經翻新了,只留下了一些破落的老房,斷壁殘垣橫在荒草之間,也無人居住了。
中午,兒子累了,也困了,就抱他在樹蔭下睡了一會。一個人出來走走還很隨意,帶著小傢伙就沒有那麼輕鬆了,好在他隨我走街串戶從不言苦,一些見識,是書本里沒有的。他倒樂意同行…
去的次數了,和村裡的人也悉了,她們圍住我噓長問短,又要家裡吃飯才行。
其實,山裡人的生活不是想象中的那麼落後,吃穿都和城裡差不了多少。和我高聲說話的婦女有三個孩子,老大正在讀博士,其他兩個都在外面打工,看得出,她非常滿足。
旁邊的老大爺,一直在聽我們說著,好半天,才說話。原來,是想請我去他家,為癱瘓7年的老伴拍一張照片。我欣然答應,隨他前往。他的家,收拾的乾乾淨淨,大娘人長得清秀,看得出年輕時一定很漂亮!即使癱坐在上,渾身上下依然的清清
。高興之餘,還拿出她多年縫製的鞋墊要送我。我只好告訴她我會手工,她才不再堅持。
記得後來送照片時,他們收拾了一大包的豆角給我,那是沉甸甸的淳樸,可我真的不能收,因為太重,帶著就走不了路了。
這一次,也是在山裡北村。這裡,偶爾也是婚紗外景的基地。沿著記憶,行走在悉的畫面裡…
老遠,看到一位大娘坐在門口,我正想拉近鏡頭拍下這個畫面,她恰好抬頭看見了,站起來,笑盈盈的了上來。得知我的來意後,她格外熱情地要我家裡坐,喝些水再走。
其實,我也正想去她的家看看,滿院的雞呀羊呀可忙壞了我的兒子,四處拔青草去餵它們。
大娘忙著招呼了左右鄰居,於是,嬸子大嫂們來了好多人,還有一大群孩子。她們對著鏡子一一梳洗打扮起來,鄭重其事的排好隊等我來拍,那份認真,那份期待,使得我不由專心致志起來。
端午節的假,我去分發照片,她們堅持送我到村外,還往車裡
了一包粽子和雞蛋。樸實的人們,用她們特有的方式向我表達謝意,我,再也無法拒接。
我喜歡鄉間,喜歡那裡的四季分明,喜歡土地上散發出的氣息,喜歡田野上的莊稼。悠閒地走在鄉間路上,享受著清新的田園風光,對於一個自小在鄉間長大的人來說,那是記憶對歲月的留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