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說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199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海量小说,在【私章小說網

仔細算算,扶蘇此次一共花費了2000武將幣召喚出了二十三名人才,分別是陳霸先、劉裕、蕭道成、蕭衍、侯景、桓玄、秦明、新文禮、尚師徒、魏文通、王君可、李如松、李應、楊文廣、孟良、焦贊、高寵、傅慶、張青、孫立、薛仁貴、狄青、薛剛、薛葵。

其中前二十人是正規召喚而出,後三人是附屬任務。

在這二十三人當中,又以高寵、薛仁貴、薛剛、薛葵四人武力最強,分別過百為100,102,103和104。

其次陳霸先武力96、劉裕97、侯景96、秦明95、新文禮98、尚師徒99、魏文通97、李如松96、楊文廣97、狄青97九人處於第二梯隊,武力值在95~100之間。而除秦明之外大部也都是帥才,算是有勇有謀。

剩下的王君可武力94、桓玄91、蕭道成92,三人武力值均在90以上,屬於第三梯隊,剩下的則都在90一下,最末。

龍紋玦很貼心的將這二十三名猛將的身份都變成了隨扶蘇突進來的羽林衛將士,而且沒有多收錢,估計是他自己心裡也明白如果扶蘇這次在這掛了那麼他也得跟著玩玩。

不過就在扶蘇準備下令開打的時候,對面倫多身邊忽然從城門口方向湧出一波身著鎧甲的武將,看氣勢實力絕對不低。

此時龍紋玦開口說話了:“不好意思了宿主,我也沒辦法,這是系統設定,系統升級後由於你一次召喚武將超過二十人,系統將會隨機爆出十名武將進行制衡!”

“草擬嗎!”扶蘇直接原地爆炸,爆起口,把對面的倫多嚇了一跳。

“喂,我說扶蘇,考慮好沒有,大男人別跟個娘們似的婆婆媽媽,投不投降給句痛快話,我手下的將軍們可是已經飢渴難耐了!”倫多指了指身邊的幾圓剛剛被系統爆出來的武將說到。

“嗯,差不多了,再給朕一刻鐘的時間,真和手下將士們統一好意見之後就立馬投降!”扶蘇繼續打馬虎眼拖延時間,此刻他必須知道多面被爆出了那些武將,好知己知彼安排陣容,不能做無謂的犧牲。

“扶蘇,你別給臉不要臉!”對面一名武將扯著脖子罵道。

“雄闊海,退下,”倫多制止:“扶蘇,就再給你最後一刻鐘,如果贊幹拖延時間到時候別怪本將軍翻臉不認人!”

“好的!”扶蘇答應的很是快,然後繼續低頭和龍紋玦談起來:“龍紋玦,真是被你坑死了,說說,這十名武將分別被送到了哪些諸侯手上?”

“不好意思,全都在咱們面前出現了。”龍紋玦也覺得有點不好意思,這次真是把扶蘇坑慘了。

“什麼!”扶蘇哭無淚。

“是的。”

“姓名,四維報出來。”

“好的,”龍紋玦開始介紹人了:“第一個人你剛才已經從倫多口裡聽見了。”第一名敵方武將,隋唐第四條好漢雄闊海,武力105,統帥73,智力69,政治66;雄闊海在太行山佔山為王,自覺勇武天下第一,不受綠林總瓢把子單雄信管束。出場時是在長安城燈會時,雄闊海受手下嘍囉挑唆,來長安城挑戰宇文成都,在街頭賣弓,遇到秦瓊、齊國遠等人,秦瓊來試,也只把雄闊海這張弓拉了五成。

宇文成都出來巡城,聽到雄闊海叫賣,於是派人把雄闊海叫來,將雄闊海的弓直接拉斷。

而後秦瓊等人大鬧燈會被宇文成都追拿,雄闊海趁機與宇文成都大戰,但被擊敗,與秦瓊等人逃往邱瑞的王府。

雄闊海回到太行山後,在山中徒手打死兩隻老虎,被打獵的伍雲召瞧見,伍雲召就與雄闊海結拜為兄弟,並準備上書隋朝廷,招安雄闊海。但之後伍雲召父親忠孝王伍建章被楊廣殺死,伍雲召在南陽關起兵造反,被韓擒虎、宇文成都等人圍困,伍雲召派人找族弟伍天錫前來救援,雄闊海在山上等伍雲召等了半年不見消息,於是下山,與前來救援的伍天錫發生誤會,一連戰了幾百個回合,致使伍天錫沒能及時救援伍雲召。

楊廣遊玩江南時,雄闊海隨高談聖與其他反王於四明山截殺楊廣。雄闊海與伍雲召、伍天錫三人和宇文成都大戰一天,但被宇文成都擊敗。

在揚州“反王奪魁大會”上,雄闊海代表相州出戰,來的時候大會已經結束,被羅成奪得了狀元魁。隋軍放下千斤閘盡殺反王,雄闊海雙手撐著千斤閘,各路反王人馬逃出後,雄闊海卻因為腹中飢餓外加勞累被壓死。

第二人,滿清雍正朝大將年羹堯,武力96,統帥97,智力88,政治85。

年羹堯(1679年—1726年),字亮工,號雙峰,中國清朝名將。原籍鳳陽府懷遠縣(今屬安徽),後改隸漢軍鑲黃旗,清代康熙、雍正年間人,進士出身,官至四川總督、川陝總督、撫遠大將軍,還被加封太保、一等公,高官顯爵集於一身。他運籌帷幄,馳騁疆場,曾配合各軍平定西藏亂事,率清軍平息青海羅卜藏丹津,立下赫赫戰功。公元1724年(雍正二年)入京時,得到雍正帝特殊寵遇。但翌年十二月,風雲驟變,他被雍正帝削官奪爵,列大罪九十二條,於公元1726年(雍正四年)賜自盡。

第三人,滿清乾隆朝猛將福康安,武力98,統帥96,智力82,政治90。

福康安生於乾隆十九年(1754年),戶部尚書米思翰的曾孫,察哈爾總管李榮保的孫子,經略大學士、一等忠勇公傅恆的第三子,乾隆帝嫡後孝賢皇后的侄子。因為是富察家族的子孫,乾隆帝在他身上看到了自己早殤的嫡子端慧皇太子永璉和皇七子永琮的影子,乾隆帝便把富察氏的嫡侄接入宮中親自教養,待之如同親生兒子一般。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福康安承襲雲騎尉,授三等侍衛,命在乾清門行走。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擢二等侍衛,命在御前行走。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擢一等侍衛。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授戶部右侍郎、鑲籃旗蒙古副都統。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大小金川再次為亂,阿爾泰與桂林皆調度無方,清廷以福隆安前往審訊桂林,以阿桂接替之。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福康安任職戶部侍郎,不久遷滿洲鑲黃旗副都統,受命趕赴四川軍中任平叛將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