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說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224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另有降將劉澤清和馬光遠,也是攜帶出來的。

明廷因為劉澤清是一個將才,朝廷任用他為遼東的寧遠、前衛防備,又升為山東都司僉書,然後加官為參將。

崇禎三年(1630年),後金軍攻打鐵廠,想佔據這裡來切斷豐潤城的糧道。援守三屯的總兵楊肇基派劉澤清前來援助,在離鐵廠還有十五里的地方遇上後金軍,展開一場戰,從清早打到中午,不分勝負。後來得到增援,一起轉戰到遵化,然後夾擊後金軍,就進入了城中。後來評定戰功,被提升兩級當了副總兵。

崇禎五年(1632年),劉澤清因為剋扣軍糧被人彈劾,朝廷詔令他到戰略要地上立功補過。

崇禎六年(1633年),被提拔為總兵。這年冬天試任左都督,在恢復登州的戰役中他立了戰功。

崇禎八年(1635年),朝廷命令他統率山東的部隊保護漕運。

崇禎九年(1636年),京師戒嚴,他統兵前往保衛京師,朱由檢讓他駐兵新城作為南北的通樞紐,後來又命令他留守通州,加封他為左都督、太子太師。

崇禎十三年(1640年)五月,山東發生嚴重的饑荒,各地災民相聚起義,曹州、濮州尤其如此。朱由檢命令劉澤清聯合總兵楊御藩的部隊前往剿捕他們。八月,劉澤清被降職為右都督,鎮守山東的海防。他用自己在山東長大,長久在這裡鎮守不合適為理由,請求辭退這個任命。朱由檢命令他立即整頓兵力渡過黃河,聯合各路軍隊星夜奔赴山東援剿。

崇禎十四年(1641年)二月,周延儒入閣,劉澤清深知周延儒乃是貪鄙的小人,因此乘機鑽營以圖東山再起。他計算周延儒從家鄉宜興北上的行程,就從臨清趕到揚州,並且具塘報呈相君的幕府,而且準備樓船,邀請周延儒由水路北上,周延儒一時到為難。他說:“有我在,那些盜賊又怎麼膽敢靠近相爺,妄想危害您呢?

因此周延儒決定從水路入京,此時劉澤清全身戎服,拜見周延儒。說:“山東的這些股盜賊,您不用擔憂。如果朝廷用我去招撫他們,不就會太平。”而且送二萬兩黃金作為路費,周延儒異常高興。八月周延儒進京後,劉澤清果然被重新起用為山東總兵。

崇禎十六年(1643年)二月,農民軍把開封圍困很久了,劉澤清奉命赴援。因為朱家寨離開封城只有八里,他便領兵五千渡過黃河,沿河邊在那裡紮下營寨,又開挖溝渠引黃河水環繞在軍營四周,想依次紮下八個兵營直抵大堤,然後修建一條兩側壘砌牆壁的通道,向城裡運送糧食。牆壁尚未砌好,農民軍過來爭奪,雙方相持了三天,各有傷亡。劉澤清就命令自己的隊伍拔營離開,一時間明軍倉皇奔逃,士兵們為了爭船,很多人掉在水裡淹死了。

劉澤清為人情懦弱,懷私觀望。他曾經虛報大功邀取賞賜,又假稱自己從馬上摔下來受了傷,朝廷獎給他醫藥費四十兩銀子。朝廷命令他赴保定剿賊,他不聽從命令,每天在臨清縱兵搶劫。後來他率兵南下時,所過之處都被他燒光、搶光了。在農民軍聲勢大振的情況下,給事中韓如愈、馬嘉植都謀求奉命到南方來,韓如愈曾經彈劾過劉澤清,韓如愈經過東昌時,劉澤清就派人在路上殺死了他,也沒人敢把這事報告給朝廷知道。

崇禎十七年(1644年),黃闖王李自成攻破北京,朱由檢上吊自盡,山海關總兵吳三桂引清兵入關。劉澤清等擁立福王朱由菘登基,被封為東平伯。

朱由菘開設四藩:興平伯高傑鎮守徐州、泗州,東平伯劉澤清防守淮安、揚州,廣昌伯劉良佐鎮守鳳陽、壽州,而黃得功晉為侯爵,鎮守滁州、和州。他們的家屬都在內地安置。

當時四鎮各自佔據著自己的防區,財政收入不上,自己肆意揮霍,把領土、軍事等事放在腦後一概不關心。他們和朝廷中間的大臣相互拉幫結派,干預朝政,排斥異己,他們不斷地遞上各種各樣的奏章,把朝廷中的紀綱破壞完了,其中澤劉清所提出的主張最為狂妄、謬誤。

朱由菘剛剛登基時,他請求就在今年五月改元,又請求赦免、放還原任輔臣周延儒被抄作軍餉的贓款。都御史劉宗周彈劾了武將們驕橫不法的罪狀,劉澤清便兩次上書彈劾劉宗周,並且:說:“陛下只要肯殺掉劉宗周,我就卸職。”朝廷不得已,只好用語氣溫和的詔書對他加以勸。他又請求止巡按官員調查、捉拿犯人和對犯人進行追贓,請求法司嚴厲地通緝原任總督侯恂和他的兒子侯方域,朝廷都委曲變通地聽從了他。

劉澤清開府淮安,磊治藩府,府第的規格類似王府。甲第寬敞,門館壯觀,金碧輝煌,富麗堂皇,花園曲渠,高屋深牆,劍衛林立。不僅如此,他還一貫嗜好聲伎,曾經蓄養美寵侍四十餘人。在淮安他醉生夢死,花天酒地。

擁四方搶奪的良家婦女,無節制地喧樂。有人問他:“守禦之策。”他說:“我為擁護福王而來,他應該讓我享受,萬一有事,吾選擇江南一郡,佔山為王罷了。”順治二年(1645年)四月,清軍南下,揚州告急,南明朝廷命令澤清等人前往增援,可是他已經暗中策劃向清朝投降了。

劉澤清投清後,被解除兵柄,恩養在京,從而結束了他的戎馬生涯。多爾袞賜他侍女二人。

順治五年(1648年)八月,清廷授以三等子爵。

順治六年(1649年)五月,劉澤清見時局混亂,斷定“清國不會用人,國運不久了”秘密派遣侄兒劉之榦與麾下副將鄭隆芳、姚文昌潛往南方同南明聯絡,帶回口信說“君王甚喜”(按當時形勢和劉澤清曾掌握部分舟師分析,使者很可能是朝見了魯監國朱以海,而不是永曆帝朱由榔)。

劉澤清認為這是反清復明的大好時機,召集親信李化鯨,到北京密商,約定八月十五劉澤清“從京中起手,爾等亦於是舉事”李化鯨返回曹州招兵買馬,暗中進行反清的準備工作。清河道總督楊方興得知消息後,採取調虎離山計題授李化鯨為袞州守備,讓他單騎就職。

李化鯨被迫提前在七月間起事。他聯絡附近榆園等義軍擁立一個明朝宗室為王,以天正為年號發佈文檄,連續攻克曹州、定陶、城武、東明等府縣。山東鉅野和同曹州接境的直隸大名府、河南歸德府的百姓紛紛響應。清廷惟恐事態擴大,不可收拾,下令調三省官兵會剿。

參加圍剿的有駐防東昌府梅勒章京賴惱、沂州總兵佟養量、臨清總兵宜永貴、保定總兵魯國男、河南總兵高第、河北總兵(指鎮守河南省黃河以北三府地區)孔希貴等部。大批清軍蜂擁進至曹州,義軍雖然奮勇抵抗,終因眾寡不敵被鎮壓。清軍先後奪回東明、定陶、城武等縣,八月初一包圍了曹州。

李化鯨等見形勢不利,出城談判,出明朝宗室,希望藉此換取清方退兵。清廷不以理睬,繼續圍攻。九月十五,李化鯨等又出城談判,被清軍扣留,把他和“偽王”以及劉澤清的三個侄兒押解進京。

李化鯨等人被押解到北京同劉澤清對質。劉澤清知道密謀敗壞,私自燒燬密信等證據,拒不承認共謀約反,並說所謂燒賊書,實是燒明朝誥命,又被家中婢女告發。十月二十五,清廷經過大臣會審後,劉澤清和他的弟弟、侄兒、李化鯨等人以謀反罪被押赴市曹凌遲處死。

劉澤清為人陰狠慘毒,睚眥必報,他曾經呼崇禎時的大學士劉鴻訓為叔。劉鴻訓一死,就將他的兒子孔中、孔和當作子侄看待。他不甚知書而且又自命風,有一次在淮安宴客,把自己的詩作拿出來讓眾人傳觀。客人紛紛阿諛奉承,口稱讚。

劉孔和默不作聲,他點名問劉孔和,孔和開玩笑地說:“不作尤好”他隨即然大怒,後藉機遣劉孔和率二千人渡和州,忽然又藉口將他斬首,所部二千人兇兇不服,他竟然將這二千人全部殺之,沒有漏掉一個人。

劉澤清在某縣曾有一故居,空曠無人。一次十幾個秀才借那裡飲酒,因傳觀把玩,在樓上發現了一隻女人的錦鞋,還嬉笑諷剌了一番。事後為劉澤清所知,竟一古腦兒全部殺掉。

劉澤清同一中表兄不和,派人去找那表兄,表兄向他的母親求情,他佯裝和好,實際上卻派人在歸途中,將那表兄殺死。

劉澤清很懂得一些詩文、經學,喜歡詩、歌詠,經常召引賓客一起飲酒唱和,他的幕府中養了兩隻猿猴,一喚它們的名字就到人前來。

有一天,澤清設宴招待一位朋友家的兒子,把酒斟到金制的杯子裡,一杯約有三升左右,叫猿猴手捧酒杯跪著遞給客人。猿猴的樣子很兇險,客人渾身打顫,猶豫著不敢接。澤清笑著說“:先生這就害怕了?”接著傳令帶來一名囚犯,在堂下打死後就剖出他的腦和心肝,放在酒杯裡和酒,讓猿猴捧到跟前來,一邊喝著,嘴裡還嚼著,臉都不改變。劉澤清為人殘忍的事例大概就是這樣。

馬光遠,順天大興人。明建昌參將。天聰四年,我師克永平,光遠以所部降,命隸正藍旗,授梅勒額真,賜冠服、鞍馬。五年,上覆伐明,圍大淩河,光遠從,招城南臺降,得百總一、男婦五十餘,即畀光遠育焉。

天聰六年十一月,光遠疏言:“六部既設,當建內閣,選清正練達二三臣為總裁,黎明入閣。八家固山、六部承政,有事詣閣集議,請上指揮。”並議置六科,立八道言官。翌再疏,申言六科職掌。

天聰七年正月,烏真超哈昂邦章京佟養及光遠合疏言:“上及諸貝勒豢漢官恩厚,臣等叨冒首領。上有命,敢不竭心力。臣等有罪,聽諸臣彈劾。諸漢官如或抗令欺公,誑言誤事,諉避偷安,玩法科斂,臣等當彈劾,不敢避忌。惟慮諸漢官茹怨,以蜚語中臣等,臣等得罪,雖死不知其故。

乞上及諸貝勒鑑臣等意,今後有過失,即時處分;有讒言,即時質問:俾僉不得行其險慝。”三月,光遠疏陳整飭軍政:省戎器,視牧馬,習炮,治炮車,節火藥,謹城守,制火箭,建藏炮儲藥之局,贍鑄炮造藥之役,厚養炮兵,凡十事。七月,上命舊隸滿洲戶下漢人十丁授棉甲一,得千五百八十人,命光遠等統之,分補舊甲喇缺額。

時孔有德、耿仲明來降,克旅順。光遠言:“有德等初來,登萊、旅順並各島兵艦隨至江口不敢歸,畏明法也。今旅順既失,江口兵艦必退保登萊。宜急遣水師逐彼舟後,乘風而西。上親帥師取山海,進攻北京,不半載大事可定。”十月,授一等總兵官。

天聰八年三月,疏請出師:“一自薊東入,一自八里鋪趨山海關,內外夾攻,先取其水關,則山海關易下也。既克山海關,還取祖大壽,整旅而西,進攻北京,衝要,阻運道,不數月必有內變。但乞上於出師之,戒諭將士,毋殺,毋,毋掠貨財,毋焚廬舍。四方聞之,皆引領而歸上矣。”四月,改一等昂邦章京。

天聰九年七月,甄別轄治漢人各官,以各堡戶丁增減行賞罰,丁減初額三之一者削世職為民。光遠疏言:“各官功次不等,皆蒙敕賜世襲,得之至艱。今以養人不如法,皆為民,眾情驚懼。乞恩從重議罰,而毋遽奪世職;令戴罪視事,使功不如使過。臣為王法持平,敢昧死以請。”梅勒額真張存仁亦以為言,上從之。

天聰十年四月,諸臣勸進,漢將列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石廷柱及光遠,凡五人。

崇德元年十二月,從伐朝鮮,克平壤、江華島。崇德二年八月,分烏真超哈為兩翼,置固山額真二。以廷柱轄左翼,光遠轄右翼。

崇德三年,上伐明,攻錦州,烏真超哈運火器為前驅。尋與有德以火器克臺五,復與廷柱克李雲屯、柏士屯、郭家堡、開州、井家堡,俘七百有三,得牲畜稱是。光遠率甲喇額真郎紹貞圍攻錦州城旁臺,敵遁,不追擊,上詰之,光遠妄辯,當奪職,上命罰鍰。

崇德四年,上覆伐明,光遠以所部克松山西南隅臺,降其將楊文顯,攻城不克。語詳石廷柱傳。師還,數其罪而罷之;又以庇所部參將季世昌鑄炮子不中程,論死,上特宥之。六月,析烏真超哈為八旗,置固山額真四,復起光遠為正黃、鑲黃兩旗固山額真。漢軍旗制定,光遠隸鑲黃旗。

晚年逝世順治四年,以老病乞休。

康熙二年,卒,諡誠順。以弟之子思文襲爵。恩詔進三等伯。乾隆初,定封一等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