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75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林原本有的七人,和顧安平,再加上新招的人有三個,越廷文帶了兩個人放進來,這些人都有些忐忑。
周圍人都持觀望態度。
廠房的相關手續在越廷文來了之後開始辦理,因為越廷文的戶籍是外籍,這家廠子成了中外合資,享受了最初引進外資時的優惠政策,王振梁又給他們了一些優惠,不但免稅幾年,還給了很多便利條件。
蘇祁林和越廷文商量了一個品牌名註冊了,叫“福慶”。兩人都沒什麼藝術,但是統一共識就是得吉利,用兩人的姓名有點傻,索
也不想了,就選了兩個吉利的字,包含了慶豐縣的一個字,算是紀念下。
外包裝兩人也商量了下,越廷文找了設計人員給設計了,幾個口味幾個不同顏的包裝袋,紙箱子上標記好口味。
麵餅的製作,很快調整好,調料方面,他們又研究了下,畢竟每個地方的口味不一樣,放哪些進去,量是多少,都琢磨了一陣。
剛好李民勇他們是賣小吃的,李民勇和他父親都有廚藝,請了他們來品嚐給意見,最後定下了三種調料包,一種麻辣,一種三鮮,一種酸辣。
都是非常簡單的,至於複雜一點的,加蔬菜調料包,酸菜,粒,泡麵搭檔等等,目前還沒有出現,蘇祁林讓比較信任的邢國志帶人實驗下,這也算是創新了,是競爭力,後續慢慢上。
十月份時,第一批方便麵生產了出來,一天兩萬包,封裝在一千個紙箱中,蘇祁林先給了自家的百貨商店一百箱,給了沈長髮一百箱,剩下的和接下來生產的運送去省城部分,留一些批發。
這邊繼續生產,顧安平去了百貨商店做銷售。
吃著香不香先不說,用熱水泡出來,香味兒都飄的好遠,泡一泡就能吃,還能直接幹吃,香香脆脆的。
零賣一包三錢,不算貴,都想買個新鮮回去嚐嚐,第一天就賣光了,供不應求,這只是百貨商店一家。
沈長髮那邊,本來以為會賠本的,沒想到第一天就賣出了一多半,要是後續跟不上,就會斷貨,忙跑去蘇祁林這邊催貨來了。
沈長髮當初答應預定,蘇祁林自然給他留著一些。
沈長髮和蘇祁林的商店起了帶頭作用,一些散戶,和其他鎮子上的小商店,也紛紛過來要進貨。
有了一樣吃的,另外一樣自然會相應的銷量下降。隨著蘇祁林這邊方便麵的熱銷,掛麵,鍋巴,麵包的銷量在慶豐縣受到了衝擊。
之前進的貨沒賣完,自然不會進新的,麵粉廠連著一個多月連軸轉,加夜班出來的東西,罕見的滯銷了。
第84章手術有合資企業的保護罩在,蘇祁林也已經獨立於麵粉廠,那些人再想沾什麼利益也不可能了,眼看著蘇祁林那邊越做越火,心裡發急也沒用,原材料這些蘇祁林早就想到了,配套設施裡有磨面機,小麥囤積了不少,而且還不斷的在四周縣收購,並不仰仗麵粉廠。
現在這個時候也不像後世那樣吃多了速食強調少吃健康的時候,大家追求新鮮,省裡那麼多人,就算一人嘗一包,也是個不小的數目,更何況這東西是消耗品。
廠子有條不紊的運作,蘇祁林不在也有人專門負責。
不用打廣告,各地供銷社,個體戶等都來這裡進貨。
廠子有了效益,蘇祁林也沒小氣,給工人都加了工資,兩個哥哥之前懸著的心也落下來了,踏踏實實跟著蘇祁林幹。
因為供不應求,擴大了廠房,生產線又加了兩條,在縣裡招工了十幾個人,其中就是當初幫過忙的陸哥,他的倒賣票的生意已經不能幹了,看著廠子裡的活計不算重就來應聘,蘇祁林念著之前幫忙的情分就收了他。
陸哥年齡有些大了,也不想折騰,安於現狀,不過他對縣城悉,人面也廣,也是他的優勢,可以輔助銷售,購買原料。
新廠子這邊效益不錯,原麵粉廠按捺不住,快過年時,找了王振梁說和,讓蘇祁林也幫他們一套方便麵生產線,為人民服務。
蘇祁林笑了,為人民服務可不是這樣服務的,他才剛開始沒多久,就要給自己樹一個競爭對手嗎?而且還是人品不怎麼樣的對手,他又不是傻子。
蘇祁林只告訴王振梁,設備都是越廷文的,他不做主。
王振梁也沒辦法,之前面粉廠做的太過分,他沒再勸,跟蘇祁林說了一聲,走個過場。
不管他們如何想辦法,敵對是不可能的,方便麵廠是合資,為縣裡創造了就業機會,繳稅不少,帶動了經濟發展,王振梁和縣裡一部分人也是站在蘇祁林這邊的,還希望有更多的合資機會,蘇祁林也不怕他們鬧什麼。
看到了合資的優勢,年後開時,蘇祁林找越廷文幫忙再合資一家服裝廠,服裝廠越廷文只佔個名頭,不用出資出力,其餘的蘇祁林來做。
程心蘭那邊生完孩子出了月子就開始繼續小作坊做衣服的事兒,不過百貨商店那邊的衣服她們這幾個做已經無法滿足了。
所以開個小服裝廠,申請商標,買專業的機器,切割,縫紉等,再招一些人。
蘇祁林跟程心蘭商量過,有了之前小作坊的經驗,對於再大型的廠子她也有些信心,給她配個財務,前期他帶著管理,後期就程心蘭負責了。
有了自己的商標,設計師也是現成的。之前他們做衣服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