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說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一百二十一章醇郡王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天子就要有天子的架勢,帶區區數百侍衛,一個是不安全,另一個是失了威儀。奴才建議由景壽與穆蔭兩位大人,統領五千軍護駕進京。”肅順絲毫不理會慈禧的意見繼續說到。

“肅中堂所言甚是!奴才附議!”載垣說到。

“奴才等也附議!”端華、景壽、焦佑瀛、穆蔭、杜翰、匡源六人也齊聲說到。

慈禧被八大臣氣的說不出話來,最後只好一拂手,算是遣散了眾臣。

退回御輦之上,懦弱的慈安太后說到:“姐姐,這可如何是好,肅順竟然派大軍護駕,這可和六王爺設想的不一樣啊!”

“不用害怕,六王爺老謀深算,手下還有桂良、寶鋆這種老狐狸,雖然事情有變,但是想必六王爺必定還有解決之法!”慈禧安著說到。

看到慈安還是悶悶不樂,慈禧繼續說到:“你怕什麼?咱倆是皇太后,無論是六王爺掌權還是八大臣掌權,他們都不會太過分的!”

“恩!”慈安點了點頭,算是稍微緩解了一下心中憂慮的心情。

第二天,御前大臣景壽、軍機大臣穆蔭兩人統領五千軍護送兩宮太后與皇帝抄小路先行入京。肅順、端華等則繼續在官道之上護送咸豐帝的梓宮緩慢行進。

奕早就提前一步回京,名義上是修建地宮,實際上是在為政變做準備。但是經過探查,發覺事情竟然出乎他的意料,八大臣的防備之心竟然深到這種地步。

什剎海,恭王府。

奕將九門提督文祥、副統領勝保、禮部侍郎寶鋆、東閣大學士桂良、醇郡王奕譞等人召集到了自己府中商討對策。

“前些子,本王獲得兩宮太后密詔,要處理跋扈囂張、目無君上的八大臣。但是奈何如今八大臣戒備太過森嚴,眾位看此事該如何處理?”奕說到。

幾人都已經聽探子回報了當前的局勢,但是卻沒人敢發表意見。

桂良是奕的岳父,別人不敢說,他卻不能退縮。於是這位老的已經不像話的老中堂先開口說到:“要想成事,必須先將聖上和太后接過來。眾位有什麼想法,儘可直言,不必忌諱!”

“此事極難,如今景壽與匡源率五千人馬隨駕,我們接觸不上太后與聖上啊!”勝保說到。

“王爺!不如讓本官帶三萬人馬迅速出擊,將他們打個措手不及,然後將皇太后與聖上恭回京!”文祥憤憤的說到。

文祥是咸豐朝五大軍機之一,無論怎麼排都應該進入到輔政大臣之中,但是咸豐駕崩之後,整個軍機處,只有他一個軍機大臣被排除在顧命大臣之外,文祥豈能不恨?

“不可!”桂良舉起了手,止住了文祥的話頭:“不到萬不得已,不可強攻!而且景壽、匡源也有五千人馬,短時間內恐怕難以奈何他們。到時候他們再迫帝后下達聖旨,斥責我等造反,那局面就不利了!”

“那就放他們入京好了!等到皇太后與聖上都進了紫城,咱們再尋找機會解救。”勝保建議到。

“也不可!”桂良又說到:“皇城侍衛都是八大臣控制,一旦景壽、匡源入京,他們肯定要最先控制紫城。等到肅順他們再率大軍入京,我們就更沒動手機會了。就憑肅順的脾氣,他入京之後定要迫帝后下達聖旨免除我等軍權,到那時,就萬事皆休了!”

“這也不可!那也不可!那你說該怎麼辦?難道你們幾個就等著大權被奪?難道我和六哥就要做一輩子太平王爺?”一個英氣的少年說到。

“王爺莫怒,大家這不在計議嗎,事情終歸是有解決辦法的。”寶鋆連忙勸到。

原來這個青年就是醇郡王奕譞。道光皇帝的親子共有九個,老大、老二、老三都是早夭。老四就是咸豐帝,兩個月前也駕崩了。老五被道光過繼給了他的親兄弟恪親王,從封建禮法來講,已經不算嫡系了。

如今,近支親王就剩下了老六恭親王奕、老七醇郡王奕譞、老八鍾郡王和老九孚郡王四人。奕今年三十,而奕譞剛剛二十一歲,老八老九還未成年。

按大清祖制,皇帝年幼,應由近支親王攝政。即使是不攝政,也應由近支親王議政。但是咸豐帝格多疑,將親兄弟排除在了統治核心之外,一點實權都不給自己兄弟。只有在英法聯軍兵臨城下,咸豐帝倉皇北逃之際,咸豐這才想起了自己的弟弟,把北京的爛攤子給了奕。

咸豐駕崩之後,載垣、端華這種遠房的親王都得到了輔政機會,而奕作為咸豐的親弟弟卻沒有撈到一點好處,所以奕才想奪權。

但是就憑奕一個人,勢力單薄,所以奕才拉上醇郡王奕譞。

醇郡王、鍾郡王、孚郡王三人同父同母,關係緊密,幾乎可以稱為不分彼此。鍾、孚二王年紀太小,只有醇郡王成年了,所以奕拉上了醇郡王就相當於拉上了整個皇族的勢力。這樣,在政變之後,奕不但能得到皇太后與皇帝的支持,又能得到整個皇族的支持,他出來執政也就理所當然了。

而且,醇郡王奕譞身份極為特殊,他不但是剩餘兩個郡王的同母兄長,還是慈禧太后的妹夫。慈禧太后僅有一個妹妹就嫁給了奕譞做福晉,將來政變成功,兩宮太后垂簾聽政,奕譞憑藉先帝的親弟弟的和皇太后的妹夫這雙重身份,必定會朝廷中地位超然。

奕如果要想排除掉奕譞來獨自控制朝政,其他的近支王爺不會同意,慈禧太后也不可能同意。既然無法排除,奕索就提早將奕譞拉入自己的陣營。

但是奕譞畢竟年紀太輕,格魯莽,連續幾次聽到桂良否定他人的意見,急於奪權的奕譞忍不住張口斥責了起來。

幸虧寶鋆是個老好人,連忙出口說圓場話,這才免除了桂良的尷尬。

“是啊!醇郡王莫怒,只要想,辦法肯定是有的。八大臣目無君上,失敗是必然的,我等不必躁,事情肯定會解決!”桂良說到。

醇郡王礙於奕的面子,也不再繼續責怪桂良,轉身對寶鋆說到:“寶大人向來以老巨猾著稱,今你出個主意吧!”寶鋆老臉通紅的說到:“醇郡王謬讚了,下官哪裡當得起老巨猾一說啊!”

“不過,下官確實也有點自己的想法,如果不可行,希望各位大人莫要見怪。”寶鋆繼續說到。

“都是自己人,有話就直說吧。”奕不耐的說到。寶鋆這人智謀出眾,但是就是做事太過謹慎。

“既然不可力敵,那就要智取!”寶鋆面帶神秘的說:“八大臣又不是穿一條褲子,只要想點辦法,分裂八大臣,那事情就好辦多了!”

“願聞其詳!”恭親王興趣的神

“這次護送帝后的是御前大臣景壽和軍機大臣兼禮部尚書匡源二人。這兩人和肅順不同,肅順這賊人膽大包天,桀驁不遜,但是景壽和匡源卻是耿耿忠臣!肅順敢脅迫皇太后和聖上,但是景壽和匡源卻不敢!”眾人聽了之後,都點了點頭。雖然八大臣和恭親王一黨互有齷齪,但是雙方卻都承認,無論是八大臣還是恭親王,都是大清的忠臣,沒有反心。即使是肅順,也就是脾氣大點罷了,倒不是說肅順真就有什麼不臣之心,而匡源、景壽之更是不敢忤逆皇太后和皇帝。

“尤其是景壽,乃是王爺的親妹夫,只要王爺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恐怕景壽會倒向我們。至於匡源,是下官的老上司了,下官對他了解頗深,他對朝廷可是忠心耿耿,到時候只要皇太后一開口表明態度,匡源絕對不會跟隨載垣、端華、肅順之一條路走到黑!”寶鋆仔細的替眾人分析到。

景壽之所以成為贊鑲政務大臣,靠的不是才能,而是特殊的身份…駙馬。景壽的大福晉固倫公主是咸豐的妹妹,同時也是奕的妹妹!而且固倫公主和奕又是同母所生,所以,要是論起來,奕和景壽的關係是極為密切的。

相對來講,景壽和肅順等人最多就算同一個利益團體,因為他們同為贊鑲政務大臣,所以景壽必須維護他們八人共同的利益。但是,只要奕對景壽許以重利,恐怕景壽還是會站到自己的大舅哥這邊的。

“景壽倒不怕,只要事情可定,本王只需一聲招呼,景壽就會響應。但是,匡源此人難說,這人是個老學究,死抱著祖宗家法不放。雖然他不敢造反,但是他也絕對不會允許兩宮太后垂簾聽政。”奕滿懷憂慮的說到。

“此事倒也好辦!”文祥微笑著說:“我們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