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說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分卷閱讀285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飛拍拍溫碧霞的手說:“霞霞,你搭王晶的車回去,我送送青霞和阿紅。”溫碧霞有些不情願,不過康劍飛決定的事她又反對不了,只好生著悶氣說:“好吧,不過你要早點回家哦。”

“知道了,快回去吧。”康劍飛說完朝林青霞二女走去,笑著說道,“兩位美女,要不要我送你們回家啊?”林青霞和鐘楚紅都在為公司的事情擔憂,也沒心情跟他開玩笑。林青霞白了康劍飛一眼說:“都這個時候了你還笑得出來。”康劍飛嘆氣說:“你們別把這事想得太嚴重,現在不是以前了,最多過幾個月臺灣方面就會鬆口,到時候什麼都解決。”鐘楚紅說:“真的?恐怕沒那麼容易吧。”

“不管你們信不信,先上車吧,我送你們回去。”康劍飛跑去停車場把自己的車開出來,幫她們打開車門道,“兩位靚女要不要先去兜兜風?”鐘楚紅見康劍飛一臉的輕鬆,似乎真的有辦法解決,也放鬆心情笑罵道:“兜你個頭啊,這麼晚了還去兜風。”第250章首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武當之太極張三丰》本來在2月底就要落畫,不過由於三月份沒什麼好片可排,金公主院線乾脆繼續延長《太極張三丰》的上映時間。

1982年3月6,驚蟄。

《武當之太極張三丰》正式落畫,香港總票房2318萬,成為1982年的新年最大贏家。

不得不說,香港觀眾更喜歡看的還是喜劇片。《太極張三丰》這種提前十年上映的新派武俠經典電影,加上還藉著《少林寺》的東風,而且還有康劍飛的票房號召力在那裡,票房仍然敵不過新藝城半年前的《最佳拍檔》。

電影上映之前,康劍飛對票房的估計是2500萬以上,可惜仍舊差那麼一百多萬。

作為今年節唯一的一部票房過2000萬的電影,在最終票房公佈出來之後,媒體的關注點卻仍舊在臺灣封殺康劍飛這件事情上。

之前還只是猜測,香港媒體最近幾天卻已經獲得了臺灣那邊的證實。本來有的電影公司見《太極張三丰》熱賣,想請惠英紅、吳孟達等人拍片,現在也開始各種推諉給賴掉,簽了片約的賴不掉只能暗歎自己倒黴。

在《太極張三丰》落畫的三天後,第一屆香港金像獎頒獎禮如期舉行。跟康劍飛的情況一樣,有許多原本不想來參加的圈內人,因為人情不得不出席。

灣仔港灣道2號,香港藝術中心。

康劍飛牽著林青霞的手下車,看著藝術中心大樓前光禿禿的路面,心頭不由得好笑。這金像獎舉辦得也太簡陋了點,就連紅地毯都沒有,節省得有些過分了。

進入大樓坐電梯上去,循著指示標來到壽臣劇院,進去之後康劍飛才發現記者們原來在劇院裡頭,難怪藝術中心樓前沒幾個人。

記者來了不少,大概有二三十家媒體,康劍飛一出現就受到圍攻,這些人採訪的內容不出意外的還是他被臺灣封殺的事情。

康劍飛閉口不言,拉著林青霞的手徑直往前擠。走到前排之後,康劍飛驚訝地發現邵逸夫居然也來了,《電影雙週刊》看來人脈很廣啊。

除了邵逸夫這個影壇大亨外,香港政務司的官員鍾義傑,市政局主席張友新等人也有出席,而且還是頒獎嘉賓。由此看來,《電影雙週刊》舉辦香港電影金像獎,有可能已經獲得了某些部門的支持。

壽臣劇院裡的人越來越多,有演員、導演、編劇等等電影人,也有一些是影評人和普通影

周潤發鬆開領帶透透氣,環顧一週後對身邊的陳玉蓮說:“蓮妹,我今天是不是穿得太正式了?”陳玉蓮笑道:“哪有嫌自己穿得太正式的?頒獎禮本就該穿成這樣。”周潤發指指周圍說:“演員裡好像就我一個人穿西裝的。”陳玉蓮舉目一望,除了邵逸夫等電影公司老闆外,果然就周潤發一個人穿正裝。像徐克這廝,頂著亂糟糟的頭髮就來了,身上隨便批了件外套,活像個碼頭搬運工人。

新藝城的幾個老闆都來了,洪金寶很快也入場,不過成龍卻沒來,因為今天頒獎本沒他的份。

頒獎禮主持司儀是伍家廉和詹小萍,前者是香港電臺的資深主持人,後者則是無線電視臺的歌曲節目主持人。

兩個主持人上場之後,伍家廉看了下方一眼,就對身邊的詹小萍說:“阿萍,今天頒獎禮來了好多厲害的人物。”詹小萍配合地問道:“是嗎?都來了哪些大人物。”伍家廉說:“政務司的鐘先生,還有市政局的張主席算不算大人物?”詹小萍點頭道:“是啊是啊,他們都是大人物,張主席要是不高興,一句話就讓我主持人都沒得做。”臺下傳來一陣輕笑聲,被兩個主持人拿來調侃的張友新也跟著笑起來。

伍家廉朝邵逸夫的座位方向一指,說道:“張主席不算厲害,那邊有一位咳嗽一聲,你這個月的薪水都沒得拿。”兩人分別介紹了幾位大佬,康劍飛、洪金寶、麥嘉等人卻提都沒提,似乎他們這些“新”公司的老闆還不夠分量。

康劍飛臉上並無不快,但坐在臺下的陳伯森心頭有些不舒服,對身邊的舒琪說:“這兩人會不會是故意的?”舒琪此人二十多歲,跟康劍飛一樣是寶安人,原本在佳藝電視臺當編劇,佳視倒閉後進嘉禾做編導和副導演,後來與陳伯森等人一起創辦《電影雙週刊》並擔任總編輯。

由於舒琪在嘉禾又做編劇又當助導,之後更是自己導演電影,還要給香港國際電影節做節目策劃,許多時候本忙不過來。所以在做了幾個月《電影雙週刊》的總編輯後,舒琪就將總編輯的位置讓給了陳伯森。

如今舒琪已經從嘉禾辭職,專心發展《電影雙週刊》,陳伯森便把總編輯的職務又還了回來。這次創辦香港電影金像獎的真正策劃人,正是舒琪無疑,政務司和市政局的官員,同樣是靠舒琪的面子請來的。

以如今東方夢工廠的發展速度,以及近兩年香港電影票房的排名來看,康劍飛雖然身家少得多,但在影壇的地位卻已經足以和邵逸夫、鄒文懷相提並論了。兩個主持人只說邵逸夫和鄒文懷兩人,卻對康劍飛隻字不提,顯然是有失妥當。

舒琪有些無奈地說:“或許他們只是無心之失吧,頒獎禮結束後請康先生吃頓飯,他應該不會計較的。”臺上伍家廉還在繼續說:“今天我們要頒的是香港電影金像獎,阿萍,你知不知香港電影有多少年曆史了?”詹小萍驚訝道:“你這麼一問,我還真不知誒。”伍家廉笑說:“其實我也不知道,不過冼杞然先生專門做了一個香港電影簡史,諸位請看大熒幕!”頒獎臺上的燈光突然暗下來,放映機的光束投在大熒幕上時,兩個主持人早已經離開。熒幕上出現一部電影的黑白劇照,畫外音也跟著響起來:“1909年,上海‘亞細亞影戲公司’老闆賓傑門·布拉斯基在香港拍攝默片諧劇《偷燒鴨》。影片主創人員均出自香港戲劇界,導演為梁少坡,演員有梁少坡、黃仲文、黎北海等,香港電影歷史由此拉開大幕……”緊接著又是一張街頭黑白照片,畫外音解說道:“1911年,香港第一間豪華電影院‘域多利電影院’落成於德輔道中……”當又一張黑白照片出現在熒幕上時,不少電影人都發出了驚呼聲,就連邵逸夫都不由地坐直了身體。

“1913年,香港出產的第一部故事片《莊子試》試映。編導是黎民偉,攝影師是羅永祥,主要演員是黎民偉和嚴珊珊。這部影片標誌著香港電影啟蒙期的結束,萌芽期的開始,揭開了香港電影史上新的一頁。1913年,這一年是真正意義上的香港電影元年,大家在熒幕上看到的這張照片,正是香港電影之父黎民偉先生……”康劍飛對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