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933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樂圈,怎麼莫名其妙拿到《絕代雙驕》鐵心蘭的角。
古龍的小說適合拍電視劇的很少,《絕代雙驕》卻是一個例外,前幾年鳳凰臺播出的《絕代雙驕》就收視率爆棚。
李若彤詫異的是康劍飛為什麼如此看好她。
難道他對我有企圖?李若彤想起康劍飛的那些風事蹟,不由地偷偷朝康劍飛看去,卻見他正衝著自己微笑,連忙低下頭避開對方的眼神。
“康先生,那我就不打擾了。”李若彤站起來說道。
康劍飛點點頭:“去吧,在家好好調整一下,《絕代雙驕》開拍之前就不要接戲了。”李若彤心情複雜地離開房間,楊采妮卻笑嘻嘻地走過來,親熱地坐到康劍飛的腿上,手臂勾著他的脖子說:“乾爹,我想你了。”
“乾爹也想你啊。”康劍飛吻著少女嬌的臉蛋,雙手伸進楊采妮的衣服內,
捏著少女的柔軟。
第797章神秘禮物相比起購買金庸劇的電視版權,康劍飛更想買的是金庸的《明報》,金庸在去年就出要將《明報》出手的意思。
可惜康劍飛的政治立場太鮮明瞭,而《明報》的立場卻是嚴守中立,金庸肯定不可能把《明報》賣給他。
雖然可能不大,但康劍飛還是想親自跟金庸談談,順便試試看能不能買來《神鵰俠侶》和《
鵰英雄傳》的版權。畢竟原時空亞洲爆紅的李若彤版小龍女擺在那裡,不拍出來實在太可惜了,那收視率光廣告費就能賺翻。而翁美玲在成為自己的女人後,雖然在自己的幫助下成了鳳凰臺的一
明星,但總是缺少一部能讓她大火的作品。《
鵰英雄傳》雖然被tvb拍過,但以康劍飛看來,何超瓊版還是比翁美玲版缺少一點靈
的。
金庸打算隱退的消息,是兩年前《明報》創立30週年之際傳出的,他在報慶茶話會上突然宣佈辭去社長一職,只留任《明報》董事局主席職務。
此消息一經傳出,一時引來10多個財團上門洽談收購金庸所持的股權。想要收購《明報》的有:香港收購百富勒集團老闆梁伯韜、港版《花花公子》創始人鄭經翰、英國報業大亨麥士維、香港首席財閥李嘉誠、怡和洋行、澳籍傳媒大王默多克、《南華早報》大股東梅鐸、本德間書局,以及智才公司總經理於平海。
但兩個年過去了,金庸還是沒有將《明報》賣出,甚至他都懶得要價。
不僅如此,《明報》集團甚至還在幾個月以前上市了。金庸一邊喊著隱退、一邊把手裡的公司上市,這更讓外人摸不著頭腦。
眾多收購團隊在碰壁之後,紛紛打消了收購《明報》的念頭,因為這本就不是錢的問題,金庸的心思是要找一個合適的繼承人來將《明報》
神發揚光大。
這個繼承人必須要年輕有為(40歲以下),而且還要得到金庸的賞識,並且和金庸的辦報理念相一致。
在眾財團和富豪退出後,有一個人卻堅持了下來,那就是本德間書店的顧問於平海。
此人的發跡經歷也頗具傳奇,他最初只是個留學加拿大的鳳凰男,回港後在《信報》、《財經
報》等媒體擔任編輯及專欄作家。六年前,於平海說服朋友投資80萬元創辦智才顧問管理公司,整個公司從總經理到職員只有他一人。僅僅兩年的時間,於平海就將智才公司順利上市,市值飆漲至6億港幣。
6億港幣雖然多,但跟任何一個想收購《明報》的財閥比起來,那都只是一點小錢錢。更何況,於平海只是那間上市公司的總經理而已,真正的大股東是他那個合夥人朋友。
但於平海卻是最有希望接手《明報》的人,他這兩年以來一直在哄金庸開心,陪金庸看戲、下棋、吃大閘蟹、大談辦報理想。再加上於平海長得有些像金庸死去的兒子,兩人的關係相處的非常融洽,甚至連過年過節都有走動,他現在幾乎就相當於是金庸的乾兒子。
康劍飛想要收購《明報》集團的話,就必須要掃清於平海這個障礙。
雖說東方傳媒已經有了《天天快報》、《天天報》、《金融
報》、《清新週刊》等報刊,但每份刊物都有不同的受眾群體,《明報》在香港中產階級中的影響力是東方傳媒集團亟需的。……查宅。
於平海手中執著一枚黑子,看著縱橫錯的棋盤舉棋不定,他的一條大龍要被金庸給吃掉了。
冥思苦想了十多分鐘,於平海終於投子認輸,讚歎道:“先生的棋藝越來越高明瞭,我真實拍馬都趕不上。”金庸笑著向於平海傳授自己的理念:“下棋要有大局觀,要深謀遠慮,不能只看到眼前利益。”於平海把話頭接下來轉到《明報》上,說道:“先生教訓的是,我覺得做報紙雜誌也是如此。《東方報》和《壹週刊》就是最為明顯的反例,這兩家報刊都為了眼前銷量罔顧道德。一家報紙大肆刊登風月文章,一家雜誌靠偷拍爆料
引讀者眼球,這樣的刊物是不足取的。”孺子可教也!
金庸對於平海的悟非常滿意,他說道:“正是如此。康劍飛的《尋秦記》一開始是投在《明報》的,但被我退稿了,後來《東方
報》因為《尋秦記》銷量漲了數萬份,我卻並沒有半點後悔。為什麼?因為《尋秦記》風月情節太多,跟《明報》的定位不符。”
“叮鈴鈴……”書房裡的電話突然響起來,沒等金庸站起來,端著茶點進來的林樂怡就順手接起了電話:“喂,你好,這裡是查府,請問哪位……嗯,好的,我幫你問一下,請稍等……”林樂怡捂著話筒,對金庸說道:“康劍飛想約你喝下午茶,問你什麼時候有空。”
“他找我做什麼?”金庸想了想,說道,“告訴他,我明天下午有空。下午三點,龍鳳茶樓。”林樂怡按金庸的意思給了答覆,拿起托盤就出了書房。
金庸年紀大了,茶點沒怎麼動。於平海卻如同自己家一樣,不客氣地吃起來,問道:“先生,康劍飛跟你很?”
“見過幾次而已,”金庸搖搖頭,突然又說,“對了,明天你跟我一起去,你們兩個青年俊才互相接觸接觸。”
“我去合適嗎?”於平海其實很想跟康劍飛認識,他管理的智才顧問管理公司跟康劍飛的手下的公司有很多合作需求,搭上康劍飛是擴大公司業務的好機會。
金庸顯然已經把於平海當子侄輩看待,他笑道:“只是飲下午茶而已,沒什麼不合適的。”
…
…
金庸不把這當回事,康劍飛見到於平海時卻很驚訝,他沒想到金庸跟於平海居然關係親密到這種程度。
就算是親兒子,也少有帶在身邊赴私人約。
“查先生好。”康劍飛掃了於平海一眼,然後微笑著和金庸握手。
金庸笑道:“康先生,不介意多一個人飲茶吧?”
“如果是值得深的朋友,我認為是越多越好。”康劍飛話裡有話的說。
金庸並沒有多想,介紹道:“這位是智才顧問公司的於平海。”康劍飛笑道:“久仰大名。”於平海說:“不敢當,康先生才是名不虛傳。”康劍飛去年就想買下《明報》,派人專門去查過於平海這個競爭對手的老底,最近他得到了一個驚人的消息,這才決定約金庸出來談談。
坐下來之後,金庸笑問道:“聽說康先生正在拍耗資4億的新片,怎麼有空跟我這個老頭子出來喝茶?”康劍飛如實說道:“正在建拍攝基地,演員也還沒有就位,我估計還要等兩個月才能開機。”
“《盜墓筆記》的電影版我看了,拍得非常彩
真,聽說那部電影就花了1億多成本?”金庸雖然很不屑《尋秦記》,但卻對《盜墓筆記》這本小說非常喜歡。
康劍飛點頭道:“加上宣傳費用,確實是1億多。”兩人聊了一會兒電影,聊著聊著就說到徐克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