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說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208章談笑用兵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鮮血的腥氣瀰漫在空氣中,雖然天氣寒冷,仍然彌久不散。

伯顏立在可汗大帳前,瞪著一雙血紅的眼睛猶如一頭野獸。數百匹被殺死的戰馬橫臥在雪原上,鮮血歸歸出,殷殷染紅了大地。

此次出兵所擄財物損耗一空,原本早該及時退去、可是為了等候明朝皇帝行致搏命一擊,數萬大軍一直逡巡不去,如今輜重已經全部用光,士卒只能靠雪原下挖出的草、老鼠、野狼、野兔維生。

數萬大軍漫山遍野的翻地挖掘那又肥又大的老鼠、用刀橇、用水灌,展開了轟轟烈烈的全民滅鼠害運動。草原老鼠掘群居,過冬時一隻大沙鼠要屯積乾草數十斤,鼠害發生的地方,道縱橫,水土失嚴重。有的甚至形成了大面積寸草不生的“鼠荒地”看現在的光景,鼠害為之一空、大同城外這片草原開一定水草豐美之極。

如今士卒衣不蔽體、食不裹腹,各部落酋長若不是知道隔著一道長城就是大明皇帝,因此嚴厲壓制各自的部下,恐怕早已有人譁變了。

眉如遠山秋黛、眸如盈盈秋水,賽裡木卓爾輕輕走到伯顏面前,擔憂地說道:“大汗…”重的呼平穩了一下,伯顏回眸一笑,眼神恢復了往昔的鎮靜和明,他昂然向面前地各部首領和士卒們大聲道:“我們在大同城外苦戰近六十天。兵困馬乏、糧草短缺,為什麼不回到我們的草原上去?”他銳利的目光四下一掃,向大同方向一指,大笑道:“因為大明的皇帝就在山後面,這山上的長城,是漢人牢固的屏障,大明的皇帝,是漢人心裡的又一道長城。皇帝死必天下大亂。

如今機會已經來了!我們地內應將打開拒虜門,我將親率大軍兵馬片刻不停奇襲白登山,由英雄的火篩將軍攻大同,牢不可破的大同城堡也有我們的人,他們將打開西城。將我們的大軍進去,最美味地醇酒、白羊兒般細的美人兒,將在那裡等著我們的享用!

兒郎們,佔據這座大城,南攻太原、北攻宣化。半壁江山唾手可。大都,將重回我們的懷抱,中原,將再次變成我們的牧場。來吧,每一個漢人。都將成為睡在你們帳幕邊上地奴隸,每一個漢人女子。都將把她的初夜恭恭敬敬地奉獻給你,漢人的財產和女人將任你取用!”狼群般的嚎叫在伯顏的煽動下此起彼伏,征服和掠奪地**在每個韃靼戰士的心裡重新燃起,伯顏滿意地看著重新變得殺氣騰騰、鬥志昂揚地戰士,大手一揮喝道:“飲雪水、吃馬,所有的戰士飽餐一頓,上山頭,就殺進關去!”嗜血的戰士們興奮了,整個雪原為了最後一戰而沸騰起來,大塊的馬還帶著血絲。就被士兵們從鍋裡撈出來狼虎嚥地嚼著,各部酋長緊鑼密鼓地做著戰爭準備,帳幕和為數不多的車輛,予老弱病殘看管,集中輕騎快馬準備突襲入關。

殺氣彌天,就連傷的、病的、老弱殘疾的韃子都向他們的領主努力爭取著搶先進關、去殺戳、去掠奪、去**女人的機會。不需要做更多地動員,每個人都知道漢人的江山是多麼富庶,漢人的女子是多麼美麗,貪婪讓最孱弱的士兵也變成了一頭猛虎。

一個蒙人打扮的人被匆匆帶到了伯顏可汗的大帳,伯顏聽他說完關隘上彌勒教傳來的消息不由面上變,沉良久他才展顏一笑,對那人道:“很好,我已經知道了,你回到山口繼續等候進一步的消息”那人按施禮道:“遵命,我現在就趕回拒虜口”他剛剛轉過身,伯顏就擎出一柄雪亮的彎刀,一刀刺入他的背,那人愕然回頭,驚駭絕的目光死死地盯著伯顏。

伯顏冷酷地一笑,刀離體,血標出,那人一頭栽到地上。卓爾驚訝地捂住了檀口,直至那人氣絕,才駭然道:“大汗,你怎麼殺了他?”伯顏面陰霾,見帳中沒有旁人,這才低沉地道:“剛剛收到的消息,彌勒教在大同西城的內應已經被明朝欽差斬殺了,本想直取大同,北阻關上回援的明軍,南截正德的退路,然後…”卓爾憂忡忡地道:“如今怎麼辦?”伯顏搖頭道:“沒有退路了,消息不能洩,這個探子是土默特蒙郭勒津人,是火篩的族人,不能被火篩部知道我已經得到這個消息。”他看了一眼地上的屍體,淡淡地道:“讓火篩繼續去啃這塊硬骨頭吧,我們先殺皇帝,再回頭取大同!”拒虜門,只是一座簡陋的土堡,由於兩山夾峙,地勢險峻,前方是並不算開闊的河谷地,韃靼又沒有太犀利的攻城武器,一旦有敵情烽火燃起,左右關隘可以迅速通過長城向這裡運兵、所以這裡平時只駐紮兩個百戶的兵力,由一位副千總管轄併兼管一個百戶所。

伯顏可汗大軍進入山西境內後,這裡又徵調了一百名五臺山的僧兵。那時義勇和僧兵遇有戰事時常被徵召參加戰鬥,戰後再返回原址。

這位副千總二十出頭。姓李名義,上任剛剛一年有餘。這人生得英俊不凡,但是一身武藝十分高明,而且為人和氣,對於士卒有時同韃靼牧民私下倒買些鐵鍋瓦罐不予追究,所以甚受將士們地擁戴。

一大早他就心緒不寧地登上瞭望臺時時向關外谷地察看,守臺的士卒見千總大人神情凝重,便笑道:“大人。雖說楊總制下令,這幾所有關隘、衛所、烽燧全面戒備,可是聽說伯顏的大軍糧草不濟,不是已經準備返回大漠了嗎?大人何必如此在意?再說自從戰事一起,咱們這個關隘一向只有小股韃子前來襲擾。這個時候更不會有大軍來襲了”李義哈給笑道:“說的是,不過總制大人軍令嚴明,核查還是得查呀”他眼珠一轉,四下瞧瞧。然後親暱地拍拍那士卒的肩膀悄聲道:“知道你家子不太好過,倒騰些鍋碗瓢盆的本官不在意,不過這兩天上邊查的緊,可不要給我惹事”那小兵地道:“多謝大人,小的省得。不會給您找麻煩地,嘿嘿。等過幾天伯顏的大軍走了再說”李義點點頭,笑道:“站了一早上,你們也乏了,都下去歇著吧,我把那些僧兵調上來守城,咱們常年累月風吹雨淋的,他們一個個在廟裡養的肥頭大耳的,該出把力了”守城卒子大喜,幾個人恭維道:“多謝大人體貼,小地這就去喚他們上來”不一會兒四十名僧兵登上城樓。十幾名守城官兵勾肩搭背地跑了下去,李義瞧見那年近五旬的僧官走得有些緩慢,目光不由一凝,待他走近了悄聲問道:“怎麼,傷還沒好利索?”那僧官將方便鏟“鏗”地一頓,笑了笑回答道:“二少主,我好的差不多啦,這一陣子不敢多勞動,身子倒養胖了。嘿,說起來這五臺山的禿驢好生了得,那一鏟幾乎把我的大腿剷斷,恢復到現在算是萬幸。”他向關外看了看,說道:“方才少主把方百戶地人支去運滾木桐油,這藉口有些牽強,我看方百戶嘮騷滿腹的樣子,一會兒沒準會向上關齊參將稟報,少主要小心些”李義冷冷一笑,拍了拍垛口說道:“父親讓我秘密打入軍中,本來是想先掌兵再徐圖後計,如今皇帝來到大同是**難逢的機會,這官兒我也做不得了。一會關門一開,李參將就要從世間消失,隨他參劾去吧,沒讓他留在這兒等死,我對他已是仁至義盡了,哈哈哈哈…”他笑聲甫歇,又問道:“城下都安排好了?”肥頭大耳滿面紅光的僧官點頭道:“少主放心,我們的身份是僧人,不和官兵同席吃飯地,方才已叫人在他們的飲食中下了藥,再過片刻就能殺豬一般結果了他們…”他剛說到這兒,城樓下傳來一聲慘叫,兩人不相視而笑。

遠方,箭嘯穿雲,尖銳地響聲在山谷中隱隱迴盪,響箭罷,蹄聲如雷,馬隊如蟻群般滾滾而來,如同攤開一張黑的地毯,頃刻間淹沒了大地。

一柱香的功夫,關門外已是人喊馬嘶,看不到半點地面…

楊凌到了山下,才知道那位喏木圖就是花當本人,漢人兩軍戰尚且不斬來使,外族深知這一點,自古就帶有可汗親自扮作使臣往來與漢地,見識漢人江山,如此重大的事情難怪花當要親自出馬與明廷談判了。

此時白登山頂大帳內賓主盡歡,正德親手寫下國書,加蓋了御印,對雙方互市、合作事宜做了承諾,並封花當為順明王。由大明指揮同知一躍成為順明可汗了,但藩國和藩屬身份自然不同,他自覺桿兒直了不少。

楊凌笑地走到帳前。喝道:“來呀,進膳!”來自代王府地兩列小太監魚貫而入,剔透如玉的美瓷器上盛著各式美的菜餚一一端放在正德和各部首領的桌面上。

雖在山上條件簡陋,但是由楊凌帶來的御廚和王府膳師心調配的各式菜餚香味俱佳,盡顯大國氣派,引得各部首領讚歎不已,瞪著一雙牛眼用刀切也不是,用手抓又自慚。只是不斷欣賞嘆息。

父親封汗,銀琦姑娘就是公主地身份了,只是她現在還是一身男裝,帳中多的是號令一方地大人物,沒人注意她這個站立在花當背後的小小侍衛。

見楊凌喚人上菜。銀琦睨了他一眼,也走到帳前,擊掌三聲,四條蒙古大漢用漆盤抬了一頭炙烤多時、披紅掛綵的全羊來到帳中,在地毯上單膝(跪)下。向正德按施禮,這才悄然退下。

這頭肥的兩歲羯羊,澤金黃,皮脆鮮,是用攥心法宰割的。其格外可口,帳中頓時一股羊地濃香。花當起身來到漆盤前。從間擎出銀製小彎刀,嫻地割下肩胛骨,挑在刀尖上。

女真三部推舉了海西女真首領祝孔革,漆盤上置了一隻銀碗,一隻銀瓶。祝孔革用彎刀小心切開羊腹,將烤羊腹內味美湯濃的羊湯盛出半碗,再從銀瓶中倒了半碗清水調和,兩人一齊走到正德面前。

正德背後的侍衛按刀而立,側面伍漢超踏前一步,手指扣緊了兩枚金錢鏢。雖知這兩位首領沒有可能在此時行刺皇帝,但是他們卻絲毫不敢大意。

好在花當、祝孔革也甚知禮,二人走到正德面前三步停下,單膝跪地,花當已開口唱道:“尊貴的天可汗在上,請允許我把肥的整羊奉獻。它那寬闊地脊背,就像廣袤的天宇。它那肥大的四肢,就像肥沃的土地。它那高昂的頭顱,就像巍峨地高山。它那拔的長骨,就象山上地檀香樹。有福有祿的天可汗,請把它享用…”這麼一個龐然大漢卻跪在那兒唱的無比認真,令正德既好奇又好笑,左右張永和苗逵要上前接過兩位首領供奉的禮物,但按照禮節該由正德親手接過,花當看了他們一眼,並不撒手,帳內氣氛為之一緊。

正德呵呵笑道:“你們退下,請順明王和祝孔革首領上前!”張永二人無奈退下,花當二人走到正德案前,哈將禮物奉上,那銀刀雖有意將刀尖朝向自已,但若順手刺出,這個角度正好可以刺在正德咽喉上,但正德面不改,坦然在他手中接過,將著一塊肥的羊胛骨的銀刀放在盤中,向他頷首微笑,又自祝孔革手中接過銀碗,置於一旁。

花當眼中閃過一抹欽佩之,就在正德案前再度跪下,提起桌上玉壺,斟滿一杯酒,雙手奉與正德。正德接過來一口乾了,正德身為天可汗,肯將他們的敬酒一滴不剩地全部飲盡,這是極大的尊重,花當和祝孔革乃至帳內所有部落頭領見了都面

正德也親手執壺,為花當和祝孔革斟上一杯酒,然後自己再倒一杯,起身笑道:“來,我們大家滿飲此杯!”花當和祝禮革雙手捧杯,後退了幾步,站在諸部落頭領前面,率領眾頭領齊聲響應道:“謝天可汗,大家同飲!”帳幕之中一干人,紛紛端起杯來一乾而盡。

慶盟酒宴正式開始,各部首領輪番向大明天子、大明使臣敬酒,楊潦知道這些蒙古人敬酒不喝光是很不禮貌的,事先早已了個看著不小,底卻甚淺的銀盃,饒是如此,仍然喝得帶了幾分酒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