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82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都是文人,可比不過爾等。”殿中也不是沒有武將與宴,不過這會兒都不說話,只假裝自己不存在。
太子和皇帝也都沒阻攔,彷彿對事態的發展冷眼旁觀。
正使聞言一笑,又低頭瞥了眼坐得筆直的少年,接著說道:“自然不比角抵。這等活動,玩鬧尚可,怎能登大雅之堂?”說完也沒賣關子,便又道:“我等聽聞梁國泱泱大國,君子之邦。既然要比試,也不好比試小道,那不妨便比君子六藝如何?”君子六藝,禮樂御書數,是古來文人立身之本。不過話又說回來,自科舉取士後,因科考內容大多不包含其中,這六藝便漸漸衰落了下來,除了真正有底蘊的人家已經很少有專
的了。
榮國正使此言一出,殿中頓時響起一片譁然,顯然沒想到他會如此提議。而後便是氣憤難當,眾臣只覺榮國使節以六藝做比,本就是挑釁與不自量力!
大殿裡吵吵嚷嚷鬧個不休,皇帝終於開口壓下了吵鬧聲:“這比試,贏了如何,輸了又如何?”祁陽和陸啟沛都有些意外的看向了皇帝所在的上首,沒想到這般兒戲的提議,他竟是回應了。不過轉念想想,似乎答應下來也不吃虧,畢竟在場所有梁國人都自覺底氣十足。
也確實是底氣十足。榮國新建還不到一年,之前戎狄蠻夷只知放牧搶掠,哪怕是其中的貴胄,又有幾人真讀過書?更別提學習六藝了。甚至在梁國不少百姓眼中,這些蠻夷幾乎與茹飲血的野人沒什麼不同,要與他們比六藝,簡直是笑話!
因皇帝開口,大殿之中一時安靜下來,數十雙眼睛齊齊盯著榮國正使,等他回答。
正使倒是不慌不忙,從懷中又掏出一封條陳,遞上去:“便以此為賭,陛下以為如何?”皇帝接過張儉遞來的條陳細細看過,這一回雙方的條件倒是平等了許多。比如歲幣布
都做了大半消減,榮國回報的駿馬牛羊卻是不變。再比如通商依舊,但鐵器已經從原本的貨物中劃去,轉而強調了茶葉食鹽等物……簡單看來,誠意比之前多了太多。
如果一開始榮國拿出的便是這樣的國書,皇帝或許並不會猶豫太久,便能達成兩國休戰結盟。但這條陳卻在此情此景下拿出,卻讓皇帝不得不多幾分思量。
不過想歸想,懷疑歸懷疑,在滿殿之人的注視下,他還是很快點頭道:“不錯,便以此為賭吧。”這是勝利的條件,至於輸這樣的選項,榮國正使沒提,皇帝更是想都沒想過這個可能。雙方似乎就此達成了一致,接下來便是比試人選的問題了。
榮國正使倒是對此提出了要求:“梁國之大,人才濟濟,我等使節不過數十人爾。想來陛下也不願揹負以多欺少的名聲,那麼今次比試的人選,不如就在這殿中挑選吧。”陸啟沛聽到這裡,心中只道一聲“果然”。
陸啟沛已經猜到異族少年有意針對自己了,卻沒想到他的挑釁來得如此直接——見眾人推選始終沒有提及她,謝弘毅竟是直接站起身來點名要求與她比試。
少年衣著華貴,氣度桀驁,看上去比之正使更為尊貴,本就是眾人暗自矚目的焦點。此時一站出來,頓時引了眾人的目光,連帶著被他點名的陸啟沛也被眾人關注了幾分。
然後眾人看看對面,再看看己方,陡然間發現這二人竟生得幾分相似!
祁陽難得緊張,在案几下抓住了陸啟沛的手。後者這時反倒鎮定了下來,她在祁陽的手上抓著自己的手上輕輕拍了拍,聊作安撫,神態自若。
果不其然,兩人很快就聽到有人嘀咕:“這兩人生得這般像,莫不是兄弟吧?”說話的是終於解了足被放出來的三皇子,他看了眼太子身後的祁陽,語氣中滿是幸災樂禍,聲音也並不算小,足夠身邊的人都聽見了。
三皇子的本意是構陷陸啟沛與榮國勾結,甚至本就是榮國安而來的
細,繼而打壓近來
風得意的祁陽。若是能順勢拉太子一把,那就更好了。至於陸啟沛本身如何,他才不在意。
可誰知這話出口,陸啟沛還沒來得及辯解,便聽對面少年不滿道:“誰與他是兄弟?!我不過是見他與我生得像,有些看他不喜罷了。”少年耳聰目明,顯然是聽到了三皇子的話。他反駁時眉宇間具是桀驁,語氣中還帶著顯而易見的嫌棄,看向陸啟沛的目光中更是帶著毫不掩飾的挑釁,讓人一看便知他真心實意。
事實上也沒幾個人真信了三皇子的話,就算有些懷疑的,也在思忖片刻後將這個懷疑拋諸腦後了。畢竟陸啟沛若真是榮國細,在這樣的情況下低調還來不及。榮國人又不是傻的,還專門在別人的地盤上將自家細作點出來,是嫌安
個準駙馬入梁國太容易了嗎?
至於私人恩怨什麼的,那也是要在家國大義面前退讓的……榮國正使看著身份沒有謝弘毅貴重,但他在使節團中的權威卻是毋庸置疑,不會容忍少年過多胡鬧。
一個小曲就此揭過,但兩人過於相似的容貌卻還是被眾人記在了心裡。
陸啟沛此時方才出聲回應,淡淡答道:“固所願也,不敢請耳。”兩人目光再次對上,一人桀驁挑釁,一人淡定從容,似乎有什麼默契在這兩個面容相似的少年中間生成。旁人不得而知,只看向二人的目光中少不了幾分探究。
祁陽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