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兄妹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秉筆太監王承恩道:“張善羽久在邊疆帶兵,或有人曰其有反心,然此乃國之重臣,不可廢之,陛下若疑之,可將其召為駙馬,以宗室女許之。”崇禎皇帝聽畢,龍顏大悅:“朕素有此心,愛卿所見略同。”於是君臣繼續批閱奏章不提。…卻說第二,張善羽派出使者,送給廷臣周延儒和太監曹化淳重禮,二人皆喜,於是第二
早朝,周延儒率領群臣,向崇禎說及此事,聖喜,以長公主許之,寵臣曹化淳亦與皇帝如是說,於是天子下詔,以長平公主許大都督張善羽。
長平公主聽說了這件事情,漸舉止失措,進宮面見哥哥崇禎皇帝朱由檢,朱由檢道:“朕知道,大都督乃英雄豪傑,國之棟樑,朕特為汝選之。”長平公主哭道:“張善羽只不過是個白面書生罷了,沒有什麼本事。”崇禎聽了大笑道:“誰對你說的?”長平公主道:“是本宮親眼所見,絕非虛言。”崇禎笑道:“大都督乃異人也,不僅能徵會戰,而且有駐顏之術,所以看上去像一個年輕人罷了,其實已過三十。”長平公主不信道:“明明就是一個不到二十的書生罷了,怎麼會是一個三十左右的壯年呢?”崇禎皇帝哈哈大笑道:“御妹不知,此人乃遼東開原人氏,薩爾滸之戰時,總兵劉誔中了奴誘兵之際,二萬士兵傷亡殆盡,劉將軍亦身帶重傷,此人持著一杆鐵槍,殺了數百奴兵,救了劉將軍,奴集中兵力追之,此人讓劉將軍子劉招孫揹著父親先走,獨自斷後,一人一馬,殺得建奴血成河,聞風而逃,後來又智守開原,殺奴二萬餘人,後奴酋增兵,此人使劉誔將軍帶著三千收兵先走,獨自赴奴營請降…”長平公主道:“原來此人是個叛徒,投降了奴兵麼?”崇禎皇帝笑道:“御妹勿要急躁,聽朕說完,此人入奴營,並非真降,乃行詐降計策耳!奴最愛勇士,見其獨自來降,甚是高興…”長平公主道:“他殺了這麼多奴兵,奴酋還高興麼?”崇禎皇帝道:“御妹真不知兵也!豈不聞‘千軍易得,一將難求’,故奴酋不顧前嫌,竟然招此人為額駙馬,努爾哈赤還將其愛妃阿巴亥賞賜於此人!”長平公主大驚道:“豈有此事!”崇禎皇帝道:“此人甚是聰明,深明大義,於是陰許之,當夜無事,第二天估計劉將軍的部隊已經到了瀋陽,此人便與奴酋翻臉,殺出奴營,與劉將軍的部隊會和於瀋陽。”長平公主不信道:“奴酋長的兵不多麼?”崇禎皇帝道:“怎麼不多呢?奴酋帶了二萬士兵,大貝勒代善和小貝勒多爾袞帶了三萬增援人馬,其餘閒雜士兵,不計其數!”長平公主道:“既然如此,那麼此人又是怎麼突破重圍,殺回去與劉誔會和的呢?”崇禎皇帝道:“聽皇爺爺說,此人乃我大明第一猛將,父皇泰昌皇帝也說他是神仙下凡,來救我大明皇朝的,此人有萬夫不當之勇,一杆銀槍殺得奴酋人仰馬翻,聞風喪膽,當下無人能擋,剛好奴酋的一匹千里戰馬系在帳下,此人翻身上馬,便衝出開原,連夜趕回了瀋陽,與劉誔將軍的部隊會和在瀋陽城下。
“長平公主驚訝道:“真的有如此厲害麼?”崇禎皇帝道:“那還用說麼?自此戰後,奴酋畏懼此人,猶如山羊遇到猛虎,耗子見到貓,建奴皆曰此人有趙雲之勇猛,諸葛之智慧,不敢小覷。”長平公主道:“趙雲諸葛是誰?難道也是此人的同僚,我朝的戰將麼?”崇禎皇帝哭笑不得:“御妹,你可不要因為玩耍耽誤了自己的青年華啊!《三國志》看過麼?”長平公主搖頭。
“那《三國演義》呢?”還是搖頭。
崇禎皇帝徹底無語了,愣了半晌道:“難怪不知,趙雲乃三國時期的猛將,三國時期,曹以八十三萬大軍南下攻劉備和孫權,劉備在長坂坡落敗,夫人和兒子都陷在敵陣,趙雲單槍匹馬,與八十三萬大軍中七進七出,殺得曹軍人仰馬翻,血
成河,於是奪得少主劉禪,
還與主上劉備,劉備見趙雲如此辛苦,內心
動,於是將兒子摔在地上
嘆道‘幾乎損我一員大將!’。”長平公主道:“啊!那個趙雲也太厲害了吧,一個人竟然敢與八十三萬大軍單挑,嘖嘖嘖嘖,不得了!要是我朝有這樣的戰將,
寇東夷,豈不是小菜一碟?”崇禎皇帝笑道:“戰場上需要的不單單是武力,獅虎在厲害,也會被人利用智慧抓住,鎖在牢籠裡出不來,真正的謀事遠遠比匹夫之勇來得厲害。”長平公主道:“皇帝哥哥,你剛才說道諸葛,難道這個人就是謀事麼?不過他名字也太難聽了,豈有
諸叫葛的人呢?”崇禎皇帝笑道:“諸葛是一個
命,這個人是個難得的奇材,當時號稱臥龍,有經天緯地之才,鬼神莫辯之機,人有言語‘臥龍鳳雛,得以可安天下’,說的就是諸葛孔明,此人不僅有奇才,而且甚是忠心,對主上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個
芳千古的人物。”長平公主道:“那麼皇帝哥哥,你說的這個粉頭油麵,看上去向個唱戲的大都督張善羽,真的有趙雲的英雄,諸葛的智慧麼?既然如此,那為了還不能安定天下啊?”崇禎皇帝一愣:“這倒把自己也問住了,那麼該如何回答呢?”其實他自己心裡也如此疑惑,既然張善羽如此能幹,那為了自己放棄不用,反而用只會紙上談兵的袁書生代替他,袁崇煥矯言五年平遼,結果只用了二年時間,東夷就突破了長城,一直打到了京城腳下,幾乎陷落京師,崇禎皇帝想起來現在還惴惴不安,如果那次皇太極真的攻破了京師,大明朝豈不是就此完蛋了麼?越想越是驚訝,如果張善羽真的有異志的話,那為什麼歷經四朝,擁兵十萬,依然不反呢?看來是自己太多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