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說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23章大喜不已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王承恩伸出手,接片片落雪,低頭看著手上的雪花,是那麼的晶瑩剔透、完美無瑕,這是多麼美好的事物啊。

王承恩騎上戰馬,率領著一隊人馬向滿桂部而去,心裡想著,要是滿桂部也戰敗了,大明會怎樣啊,接著搖著頭又想,要是袁崇煥在廣渠門也戰敗了,大明難道會如何,王承恩不敢想下去了。

***滿桂部。大同總兵滿桂的身影立在紛飛的風雪中,他身穿著黑的棉甲套服,腳穿灰的短革靴,左手抬高遮擋在眼前以擋無情的風雪,右手彎曲緊握間掛著的長刀。

滿桂的身後立著幾員手下大將,分別是黑雲龍、麻登雲、孫祖壽等將,再後面就是五千大同騎兵,這些騎兵就是目前大明能夠調動得到的最銳兵力,他們的身影朦朦朧朧的立在紛飛飄忽不定的風雪中,不動如山似的守護著德勝門的前方。風雪的背後看不真切。

但是滿桂和大同兵將們可以聽見濟爾哈朗部的正黃旗騎兵那震耳聾馬群衝鋒的蹄聲,那聲音由遠及近了。

滿桂肅靜的臉上,他那一雙閃著光的星目仰首望望蒼天,蒼天上只有飄落的白雪而不見天。滿桂接著又俯首看向腳下那厚厚的雪地,腳上的短革靴已經有一小半陷在雪中。

滿桂又半蹲下穿著厚重黑棉甲套服的身子,用綁著布帶的左手撈起一手白雪,然後慢慢擦拭著右手中的長刀。滿桂鐵盔上的盔櫻著風雪飄揚在空中,那盔櫻是鮮紅的,配合著他身上的黑棉甲套服和天地間這個白的世界,顯得分外奪目和鮮明,就如同滿桂體內動的鮮血沸騰一般充滿著鬥志。滿桂站起身子。

接著親兵把他的戰馬牽到了滿桂的身邊。滿桂溼潤的目光從手中的長刀上面移目到跟隨自己征戰多年的戰馬身上,戰馬桂龍用堅定的目光瞧著主人,馬鼻中不停呼出熱氣並息著。

桂龍用一隻馬蹄斷斷續續的蹬在雪地上,桂龍這是在催促著主人上馬準備開戰了,滿桂看著戰馬桂龍的眼睛,自己輕輕的點點頭,用練的動作翻身上馬。

接著滿桂又用自己纏滿布帶的手最後撫摸了一下戰馬桂龍的馬鬃,桂龍於是仰首嘯叫幾聲回應它的主人。

滿桂把大同騎兵亦分為左右翼和中軍,自己和大將孫祖壽統領中軍,兵力為三千騎兵,黑雲龍統領右翼,兵力為一千騎兵,麻登雲統領左翼,兵力亦為一千騎兵。

滿桂騎著戰馬緩轡而行,來到大同騎兵陣前,滿桂催動戰馬在陣前慢慢的橫向行走。滿桂一手緊握馬韁繩,一手時刻緊握著手中的長刀,那長刀的刀身打磨得光滑異常,正釋放出一陣陣光。

戰馬桂龍不時也仰首嘯叫起來,帶動著大同騎兵坐下的戰馬們也附和嘯叫起來,似乎在說,盡忠的時刻到了,大家奮勇向前,為了大明衝鋒陷陣、馬革裹屍、在所不辭。

“大明永存,大明永存,大明永存。”滿桂鼓足中之氣大喊道。

“大明永存,皇上萬歲,大明永存,皇上萬歲。”孫祖壽和黑雲龍、麻登雲等將立即吶喊回應道。

“殺…殺…殺…殺…殺…殺…”大同兵將們吶喊道。

滿桂溼潤又閃著光的星目看著手下的大同兵將們,心裡知道將士們的鬥志昂揚,於是心中的底氣和勇氣倍增,知道可以一戰。

“濟爾哈朗親率中軍六千騎兵正向我部中軍攻來,其左右翼各兩千騎兵迂迴至我軍左右側翼對峙。”這時傳令兵前來向大同總兵滿桂稟報。

滿桂一聽傳令兵的話,已經知道了濟爾哈朗正黃旗的意圖,敵軍是要以其兵力充足的中軍直接衝殺自己的本陣,如果明軍的左右二翼回來支援中軍,那麼濟爾哈朗的正黃旗左右二翼就會趁機進攻明軍的左右二翼予以殲滅。

目前的形勢是,滿桂知道自己不能調動左右二翼回兵支援自己,而要命令明軍的左右二翼死守中軍的左右側翼,自己再親率中軍的三千騎兵硬抗濟爾哈朗的中軍六千騎兵。還有一個作戰方案就是,明軍捨棄中軍的部署。

而是把中軍迅速的調動到左翼或者右翼,再聯合起來以優勢的兵力迅速殲滅正黃旗的左翼或者右翼,如果順利的話再快速跳轉矛頭迂迴進攻濟爾哈朗的中軍尾部,等正黃旗受到奇襲以後,明軍的另一側翼再向前衝殺正黃旗的中軍正面、予以兩面夾擊。

但是滿桂知道,這個作戰方案會冒極大的風險,但是如果用第一個作戰方案的話,明軍各部兵力將面對正黃旗優勢兵力的進攻而勝算渺茫。

更何況後金軍的中軍還有皇太極的三萬八旗兵虎視眈眈著,滿桂肅靜的思考了一會,終於下定了決心,為了大明的存亡,滿桂已經做好了盡最後一滴熱血的準備。***滿桂生於軍職世家,生於萬曆二十二年的宣府,世居於宣府。滿桂成年後屢立戰功,朝廷卻未給他一官半職,二十多歲才當上總旗,又過幾年當上百戶長,三十以後才受到提拔和推薦依次做了河川守備、黃土嶺守備、石塘路遊擊、喜峰口參將。

但都是一些蝦兵蟹將的職位,沒有得到朝廷的重用。滿桂受到重用還要從天啟二年說起,那個時候孫承宗出任邊帥鎮守山海關,滿桂才得識孫承宗。

從此得到了孫承宗的重用,提拔滿桂擔任山海關副總兵,叫他負責中軍裡的諸多重要事務。孫承宗來到山海關以後,來進見他的文武官員不少,但是孫承宗慧眼識珠一眼相中了魯的滿桂,因為孫承宗一眼就看出了滿桂是忠誠勇敢的人,不講究聲又能夠和兵士們有難同當、患難與共。

天啟三年的時候,孫承宗打算對女真人步步近,把戰線推移到山海關以北的寧遠城,因為這樣一可增加明軍反攻女真人的力量,亦可增加女真人南下的阻擋壁壘。

但是考慮鎮守寧遠的將領派誰去的時候,一時拿不定主意。手下猛將馬世龍推薦孫諫和李承先,孫承宗搖頭沒有同意。

只是看著與滿桂同年出生的馬世龍搖一下頭。手下的袁崇煥、茅元儀又推薦滿桂可以擔任,孫承宗知道負責中軍的滿桂是最佳的人選,點了一下頭,於是派袁崇煥和滿桂同去鎮守寧遠城並修復此城。

期間,手下猛將和滿桂同年的馬世龍不相信滿桂有能力鎮守寧遠,受到了孫承宗的斥責。從此以後滿桂和袁崇煥在寧遠苦心經營寧遠城,使其成為了遼東的重鎮。

袁崇煥和滿桂來到寧遠以後,觸動了在寧遠東郊放牧的蒙古部落的利益,遼東各處百姓聽聞袁崇煥和滿桂把寧遠經營的很好,安定太平,於是都來歸附寧遠,但是路過寧遠東郊的時候,都被蒙古部落搶劫,孫承宗很憂慮此事。

孫承宗於是準備進攻東郊的蒙古部落,於天啟四年二月,督師孫承宗派滿桂和總兵官尤世祿統領明軍在大淩河突襲蒙古部落並打敗了他們,蒙古部落於是西撤退回了自己的草原,從此遼東過來歸附寧遠的百姓不再受到蒙古人的搶劫和殺戮。

孫承宗又派魯的滿桂去處理那些陽奉陰違的蒙古部落,拱兔、炒花、宰賽等部落,由於滿桂和他們的格相近,滿桂很好的處理了歸順蒙古部落和明朝的關係,原來每年發給蒙古部落的撫賞銀也為朝廷節省了下來。

袁崇煥和滿桂來到寧遠鎮守之前,寧遠城裡城外到處都是野草遍地、荒丘廢墟、人丁凋零,已經沒有幾戶人家住在此處了。

袁崇煥和滿桂看到這裡的情況以後,決定痛下決心治理寧遠,於是發動軍民五萬家在寧遠城外屯田,一時寧遠的經濟得到了不斷的發展,歸附過來的遼東百姓慕名而來,城外屯田和耕種的範圍逐漸增多超過了五十里遠,百姓和軍民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除了女真人堅持造反對明發動戰爭以外,就連蒙古部落也越來越多的歸順過來。孫承宗知道了滿桂和袁崇煥兩員大將在寧遠經營得有聲有、不負朝廷和自己的眾望,興高采烈地的據實上報朝廷,朝廷派人核查以後屬實。

天啟帝於是下詔提拔滿桂為都督僉事,加官銜為總兵,此年滿桂已經三十歲,遇見孫承宗以後,滿桂終於達到自己人生的高。孫承宗對滿桂是很欣的,自己鎮守遼東以來,每理萬機、疲於應付。

但是手下的滿桂、趙率教都不負眾望,不負自己對他們的提拔之恩,幫助自己鎮守遼東和經營遼東,遼東的情況比以前好了很多。

於是,孫承宗命令滿桂掌管遼東的後部,趙率教掌管前部,讓他們互為犄角、互相幫助,而孫承宗自己掌管中軍。各將領各司其責,一起兢兢業業的為大明美好的明天和太平安定的遼東打下堅實的基礎。

之後,督餉郎中楊呈秀剋扣軍糧、貪汙肥私,被滿桂查處。又有袁崇煥的副將徐漣因為餉銀問題發兵變,率兵包圍袁崇煥的公署,因為害怕滿桂的勇猛而不敢包圍他。

滿桂之後率兵解救了袁崇煥,再一起平定了兵變肇事者,餘下的兵卒都被安撫各自歸營。寧遠的發展過了兩年之後,到了天啟六年,後金勢要拔除寧遠這個阻擋自己南下的釘子。

於正月二十三派兵十萬餘八旗兵進攻寧遠,至二十四的時候已經把寧遠城包圍,滿桂和袁崇煥決定死守自己辛辛苦苦經營的勞動成果寧遠。

後金軍經過兩的苦戰,在寧遠城的西南城角和城南都進攻失敗,後金大軍均不能攻克寧遠,又受到城內的西洋紅夷大炮的炮擊後金兵被殺傷眾多,損失數萬。

於是後金無奈只好撤軍,所過之處的城外地方全部被洗劫一空,只留下一片狼藉和哀嚎聲。天啟帝知道了寧遠大捷的消息以後,大喜不已,下旨提拔滿桂為都督同知,實際上為總兵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