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說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四十一章難堪的故友重逢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三年,十二月上。

樂壽,陶然居。

陶然居是位於樂壽西永業坊中的一個酒肆,高暢取代竇建德佔據樂壽之後方才開業的新型酒肆,和平原城的醉仙居一般,酒樓的格局同樣是漢胡兩種風格都有。

酒樓是木製建築,一樓一底,底層全是胡桌胡凳,數十張桌子擺在大堂上,在此飲酒進食的多是販夫走卒,當兵的軍漢,他們並不講究虛禮,不耐跪坐,盤座,覺得眾人坐在胡凳上,圍著胡桌,一起飲酒取樂既方便,又暢快。

樓上則是雅座,被分為十來個雅間,全部按照漢人的習俗佈置,每一個雅間都鋪著竹蓆,如今天冷,則在竹蓆上鋪著厚厚的布匹,在竹蓆上擺放著幾張低矮的案几,供放酒食所用,若是客人需要,還有專門的絲繡樂師,侍酒美女提供。

李靖雖然出身世家,卻不怎麼講究虛禮,成年之後,他更是長期駐紮在邊郡,一應習俗更是與胡人無疑。

他身穿一件普通的青布長衫,間別著一把橫刀,坐在陶然居底樓一張靠窗的桌子上,此時,空中太陽的腳步正走在午時與未時相之間。

酒肆中,客人眾多,位於底樓的大部分是高暢軍中的低級軍官和士卒,以及少部分行商,由於高暢軍中發放銀錢作為一部分軍餉,他們也就成為了很大一部分商品的需求者,也因此拉動了樂壽的經濟,使得樂壽的商業表現出一副欣欣向榮之態。

每當午時,酒肆之中總是人滿為患,那些有假可休能夠出營到城裡來玩耍的將士紛紛將自己的軍餉用在醇酒美食之中,這些將士大多沒有什麼親人,領了軍餉也只是花了了事,誰知道下一次戰役陣亡名單中會不會有自己,存錢興家娶,倒不如及時行樂為好。

酒肆裡,人聲鼎沸,有人歡笑,有人怒罵,有人在竊竊私語。

對周遭的境況,李靖充耳不聞,只顧著將壺中的美酒倒入口中,桌上的菜餚也不曾動上一動,一看就是滿腹心事的樣子。

的確,如今的李靖非常煩惱,他是一個非常理智的人,平時總是將自己的煩惱和惘埋在心中,讓旁人無法知曉,當在酒樓獨處,身邊都是陌生人之際,他才洩出了自己的真實心思,畢竟,他也是人,情緒積壓過多,也需要發洩出去。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啊!

九月,他去武邑徵兵時,想要脫離高暢軍,潛逃去東都洛陽,但是,到了武邑之後,發生了難民,他為了解救難民,不得已留了下來,將襲擊農莊的匪盜和與之勾結的豪族剷除,之後,他就失去了逃走的機會。

為了徵召士卒,訓練新兵,作為他副手的黃晟幾乎與他形影不離,令他找不到逃跑的機會,待新兵的訓練計劃步上正軌,黃晟忙於其他事務之後,他正要實施自己的逃跑計劃,卻也接到了高暢的命令,命令他率領徵召的新兵火速北上,前來樂壽。

到了樂壽之後,他接到了高暢的命令,讓他帶領親衛進入樂壽,等待高暢的接見,而他手下的部隊卻在副將黃晟的帶領下繼續北上,前往景城。

李靖到了樂壽之後,卻沒有得到高暢的馬上接見,故而,這才有閒情和時間來陶然居買醉,陶然居的美酒不知採取誰的配方,烈得驚人,在這嚴冬時分飲用分外適宜,李靖在馬邑時喝慣了突厥人的烈酒,而陶然居的酒比突厥人的酒還要烈上幾分,所以,李靖嘗過這滋味後,有機會總會到陶然居來痛飲一番。

李靖的煩悶自然不是為了沒有馬上得到高暢的接見,說實話,他完全是在生自己的悶氣。

在武邑的時候,就算黃晟跟得再緊,他還是有機會出走的,所以,所謂的找不到逃跑的機會,只是他給自己的一個理由而已!

其實,最重要的是出走之後,他找不到該去何方?

東都洛陽?

算了吧?因為他有權瀏覽敵情司的軍報,故而對洛陽的情形瞭如指掌,現在的洛陽亂得真是可以,在洛陽,有著兩大派系,一派是以越王楊侗為首的東都本地派,當然,楊只是一面旗幟,真正決定洛陽政權的是當地的洛陽系,以元文都,盧楚等人為首;另一派則是以王世充為首的外來系。

這兩派,一派位於中樞,掌握著朝政,一派則位於外面,掌握著軍隊,在瓦崗軍的威脅下,兩派暫時還能同生共濟,若是瓦崗的威脅一去,必定水火不相容。

李靖只是區區的一個馬邑郡丞,而馬邑已經落入了發賊劉武周的手中,就算他真的到了東都又有什麼用?別人會相信他,會重用他嗎?

也許,不砍他的腦袋就是最好的事情了!

去江都?

情況也許會更糟,要是能面見聖上,被聖上所殺也好,卻怕的是見不到聖上就被砍了腦袋,聽說現在聖上完全不理政事,所有政事全部都給裴蘊,虞世基,宇文化及等人處理,而如今天下,不曉得這幾人是賊的可能只有聖上一人罷了!

報國無門啊!

李靖飲下一碗烈酒,將酒碗重重地摔在桌面上,殘酒濺出,打溼了他的衣襟。

其實,是捨不得自己這有用之身啊!不想與這殘破的河山一起陪葬啊!或許,這才是自己沒有毅然出走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