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誤入兵營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记住【私章小說網】:4ZXS.COM
晉獻公素多內寵,生有三子,長子重耳,次子夷吾,第三子申生。一直對這三個兒子寵愛有加,每都要
出時間和三子講文論武。但自納驪戎族兩女驪姬,少姬後便是十天半月也難見兒子們一面。
幾年過去,驪姬和少姬分別生子奚齊,桌子。自此,晉獻公的一腔憐愛之心全轉移到了這兩個兒子身上,對重耳等三人更是疏遠。加之驪姬覺得當今太子和重耳三人俱在都城,使其遼齊為太子的機會大減,於是鼓動大夫梁五上奏獻公:“曲沃乃晉國始封之地,先君宗廟之所在。蒲、屈之地與狄戎之族相接,當於要衝。此三邑者,國脈所繫,非親近之人不能主之。今可使太子主曲沃,公子重耳主蒲邑,公子夷吾主屈邑,鎮壓四方,拱衛國都,則我晉國穩如磐石,不可撼動也。”晉獻公聞言當然大為贊同。從此,三個兒子只有在每年祭祀祖廟之時,方能見上父君一面。
而奚齊和桌子卻隨同父親飲宴嬉戲,遊獵出征,深得父親的歡心。而晉獻公也逐漸起了廢太子而遼齊之心。可總得找出太子的“錯處”來才能堵住眾大臣和晉國百姓之口啊?
晉獻公苦思冥想之下,終想出一條妙計來。
發動戰爭。
晉國四周有耿,魏,霍三國,一直以來不遵晉國號令,早為獻公所嫉。但三國俱為姬姓,與周同宗,且國力不弱,獻公滅之,一懼力所不及,二懼攻滅宗室之國為天子不容,故遲遲按兵未動。
但是此刻他也顧不得那麼多。一聲令下,將全國銳兵卒編為上下二軍,擁兵車二百乘。獻公立太子申生為主帥,畢萬,狐突(重耳之舅父)為左右將軍,領下軍攻打耿,魏,霍三國。
以上三國雖不能和晉國相提並論,但兵力相加也能湊出五百乘戰車。東周時期當以周天子最大,號稱萬乘之國。其他擁有徵伐之權的大國一般都號稱千乘之國,小國則是百乘之數。事實上,周天子從未擁有過萬乘之兵車,而號稱千乘之國的諸侯大多隻擁有五六百乘兵車,至於有些小國,往往蒐羅俱盡,才能湊出二三十乘兵車。其正規的兵車,一乘擁有兵卒七十二人,其中甲士七人。三甲士站立車上,一甲士御車居中,左甲士持弓遠距離敵,右甲士持戈近距離殺敵,另有四甲士在車下兩旁以巨斧長矛護衛,其餘無甲兵卒隨車跟進。兵車通常用四匹帶甲肥馬牽拉,奔馳起來,快如閃電,不過在戰場上,為保護兵卒,兵車往往不能馳得過快,但有時為了突襲或者追擊敵人,兵車也敢冒險長驅直入。這種沒有配備步兵的兵車稱為『輕車』。
晉太子申生以二百乘戰車出征,很難一舉滅耿,魏,霍三國。如此一來,獻公就可以“無能”之罪廢了太子。
但多年的血戰,使得晉國的軍隊異常勇悍。晉國下軍在太子申的帶領下連戰連捷,二十來天便滅掉耿國,魏國也指可下。
唯有霍國,因其地形複雜,依山旁邑,且山中赤狄族強悍無比,勢力遍及晉,齊,魯,霍,刑之國,雖然赤狄居無定所,往來遷移,但霍國是其大本營,是以和霍國互為依託聯手抵抗晉軍的進攻。
這也使得晉國名將狐突也無計可施,兵卒傷亡過大,不得已才在晉國邊境徵兵,其中鍺厝小城為其中之一。
而名震天下的『先鋒營』是由晉武公一手打造出來的,其營兵多為死囚或所謂犯下“叛逆”之罪的世族大家的後人,當然也少不了人盜徒之輩。營兵多為武功高強之人,因而為晉軍屢立奇功。『先鋒營』在對令滹國的戰爭中一戰成名,其在探道,刺殺,前哨,引誘或混入敵後騷擾等等固然讓所有敵對方為之後怕,但其真正讓人膽顫心驚的是其不怕死的
神,其和令滹國一戰前擁有兵卒二百二十四人,但戰後僅剩三人,由此可見之殘酷
,是以其在晉國有『死亡之營』的稱號。
旬生現在縱然拼命的叫喊:“我不去!”也無濟於事。他眼睜睜的望著滿桌的飯菜毫無食慾,畢竟死亡的恐懼壓倒了飢餓
。
秋七月底,旬生跟隨招募之新兵五百餘人前至霍國蒙山。沿途一直在尋找著逃跑的機會,可十餘名徵兵卒緊跟不捨,夜不離,讓他無機可施,眼看著蒙山將臨,旬生也只能私下大嘆命運的不公。
這也難怪,自『先鋒營』徵兵以來,他是第一個自願報名入營之人,所以負責徵兵的都尉大容幸,自覺功勞甚大,自然得用心看好這突然降臨的功勞。
繞過前面那座形如龜背的大山,蒙山之腳隱約可見。那裡既是晉軍大將狐突的大營所在,同時也是『先鋒營』安營紮寨之地。西距霍國邊境四五十里,往東則是鄭國小城斡莽,由此足見狐突的用兵高明之處。
未到大營,八匹健馬風馳電掣般由前方趕至,馬匹身後一片黃塵滾滾,極為壯觀。
行進中的大隊,速度慢了下來,前方山角處『晉』軍大旗風招展。
“誰是前來先鋒營之人?”八人毫不在意帶隊都尉恭敬的神態,眼睛在大隊中不住的掃著。
“…”半天未見有人答覆,來人才把眼睛投向帶隊都尉。
旬生大嘆一聲,自知躲不過去,等著被揪出來還不如自己主動出列的好。
“是我!”正當帶兵都尉向他指過來時,旬生極不情願的回答道。
為首之人眼盯著旬生,眼光中投出來一股好奇的神來,其實這樣的眼神不只是他,還有身後的七人也是如此。對於這樣的眼神旬生早已習慣,因為在大隊前行中,幾乎每天一個新兵都用同樣的眼神看著他。
“哎!一步走錯,百步難回啊!”旬生暗自嘆息的同時,為首的大漢已翻身下馬,上前來。
“我叫魏犨,歡你加入先鋒營。”魏犨年約三十許,身形魁梧,豹頭環眼,疏髭如戟,兩眼炯炯有神,不怒而威。
間斜
一把狹鋒寶刀,刀背厚而沿薄,發出閃亮的光華,可知平時用得很勤。
緊隨其後下馬的是七名戎裝勇士,左持弓,右擎刀,沒穿甲,一個個雄赳赳氣昂昂,威風凜凜。
旬生垂頭喪氣,目光遊移道:“我是旬生,是前來…先鋒營報到…的。”話音剛落,立刻有兩名大漢送上坐騎,向帶隊都尉打了個手勢後,八個人立刻上馬。旬生有如在夢遊般,呆呆的望著眼前的健馬,不知所措。
先鋒營之營地距離狐突大本營不算遠,同樣在龜背山腳,不一樣的是一個在山腳靠左,一個靠右且隱秘。
龜背山地勢陷阻且深峻坑眾多,加之草木茂盛,是虎狼惡獸的棲息地。以至於就是本地的獵手們也不敢輕言上山,更何況是外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