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卷帝國動盪第十九章新銀稅制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馬良在劉協半公開的支持下,成立大漢帝國亞細亞皇家銀行,並在成立亞細亞皇家銀行的同時,將燕山基社公開化,燕山基社是以景山基社為背景而成立的,但景山基社仍然存在,只是將部分可以公開的財產公佈出來,一方面是為了遏制原先市場出現景山基社內損內貪現象,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高調以公益運營為基準進入通物免費業而準備…
這樣一來,大漢帝國皇室內部便擁有亞細亞皇家銀行、皇家農林集商社和皇家集商社三家霸王級別的商社,除了三家商社外,民生基社和新成立地仁愛基社、燕山基社三大福利公益的基社,三家基社的存在就是要緩和皇室三大商社鉅額財產可能造成的不良影響。
其實劉協這種擔心就目前而言還是多餘的,大漢帝國現在的子民大多數還是保留天下都是皇帝地傳統想法,皇室只保留這些財產,其餘都給別人,尤其皇家承擔了大量地福利事業,那些商人倒是為富不仁的了。
從劉協開始,大漢帝國地人們開始習慣稱呼從事福利公共事業的人為吃皇飯的,因為他們的一切生活來源依靠皇家的福利公益基社,而基社主要錢財支出則依靠三大商社進行彌補。
以中央銀行為核心,以東方銀行、襄陽銀行、江南銀行、巴比倫銀行和亞細亞皇家銀行五家銀行,包括東南吳氏為首江東商人集資建設的純民資東南銀行六家銀行為本體的帝國金融業正式開始進入穩步發展階段,為帝國的發展提供了六臺發動機。
為了確保六家銀行的快步穩定的發展,劉協在國民院經過三天的討論,通過《大漢帝國關於暫時停止成立新銀行的決議》,將帝國內地商業銀行控制在六家。要想進入金融業的核心---納民間存款,就必須注資六家銀行,並同時通過了《大漢帝國股份商社管理法》,規定各集股商社必須成立股東理事會,每家商社設理事長、總社長兩個最高管理職務。理事長負責維護股東權益,而總社長負責商社經營。
對應國進民退的,中央治略府成立國資總局,對應新的稅收制度。成立專門負責專業化後的稅賦徵收強制執行地國稅總局、外貿總局、海關總局。
在這些機構紛紛成立後,一個強勢的中央治略府呼之出,各州、省的國民院也紛紛成立,監察府也正式成立,原來定為監察院,但考慮職權範圍,經過國民院的商討,定為府級單位,不受御府、治略府管轄,只向大漢帝國皇帝和中央國民院負責。崔浩出任監察大臣,廉政公署和審計公署地首席長官降為總祭,兩大檢察公署歸口監察府,完全獨立負責帝國軍、政、御、道、法五系政府機構的監察,和治略府並歸於中央國民院。
隨著帝國組織的完善,中央皇庭、中央國民院為帝國為最高權力機構,府級單位為二級機構,公署、部、院、總局、署和中央銀行為三級權力機構,各省治略院同樣為三級權力機構。各州治略臺為四級權力機構,州各司、局為五級權力機構,各郡治略閣、各郡分局、分司為六級權力機構,各縣治略衙、辦、處為七級權力機構。
在此基礎上,中央法院雖然被授予一級權力機構,但並不能同中央皇庭、國民院享有最高權力機構的稱謂,在大漢帝國皇帝和國民院總院長任內,不接受中央法院召票,中央法院也無權對兩人進行宣判。對大漢帝國道教教皇,中央法院永無宣判權,中央國民院永無反駁權,即國民院可以通過九成投票成功後可以對大漢帝國皇帝法律行為和軍事行為進行反駁,大漢帝國皇帝必須進行整改,但對於大漢帝國教皇的宗教行為。國民院則永遠無反駁權力。
荀出任大漢帝國國民院的第一任國民院總院長。但這一次不是劉協任命,而是在三百三十五位國民院大國民代表的投票下。以接近滿票的選票當選的,任期為十年。
這三百三十五位國民院大國民代表都是以州為基礎,每州每郡一個固定名額和州治所三個固定名額,以及皇帝的欽賜名額和各省十一個固定名額共同組成地,由此可以看出荀在過去為大漢帝國的三十三年辛勞工作中,積累了如何程度的人氣和敬重。
荀在得到總院長職務後,正式在中央國民院開展《大漢帝國大法典》的制定工作,由於事先劉協起草過一稿,御府總結過二稿,荀目前在國民院內主持的已經是第三稿。
治略府三大治略公的構成和分工也在這裡出現變化,由最初的右、中、左三治略公轉為首、右、左四治略公,在荀主持的國民院投票下,諸葛瑾毫無疑問的成為首治略公,全權負責治略府運行,而胡昭以資格老為資本登右治略公,蔣琬登左治略公,雖然在國民院看來,胡昭地地位高於蔣琬,但實際上,兩者的分工仍然沒有變,只是因為這次的改選,讓首治略公開始全面負責各項事務,掌國政總院,親自負責人事、治安、情報、樞密等部門和五大經濟區協調總司,右治略公掌文教總院,負責文、教、競技、衛生、民情工作,左治略公掌經濟總院,負責科技、稅收、海關、工、商、農等工作。
新銀稅制就像一顆地雷一般,猛然間將帝國內準備良久的改革推向了一個高,這是劉協最初沒有預料到了,但這也符合帝國狀況,因為新銀稅制在中央國民院的投票表決中,引發帝國民主
神的澎湃,真是沒有涉及到錢的問題,民主
神也無法爆發呀,只有發現涉及到自己的利益了,這些大國民代表才認真起來,並且將能夠討論和投票的事情都拉了過來進行投票。
在新銀稅制通過之後,中央國民院像一臺突然被響地馬達一般,在短短三個月內討論了六部新地法律。並且最終通過四部,甚至部分大國民代表提出各州治略總督也提
國民院表決,卻被劉協毫無餘地的反駁掉,理由是這不利於中央集權,而中央國民院存在的基礎就是現行的中央集權制度。也是確保大漢帝國永不分裂的基礎。
隨著國民院通過表決新銀稅制地熱身運動,開始走向正軌後,參政院也正式設立,劉協再也不關注國民院地事務了。一般而言,只要參政院內能夠通過,國民院內就不會出現大的問題。
到了華夏二十二年地八月,五位在外遊學兩年地皇子陸續迴歸京城,就在這時,帝國皇家科學技術研究學會和各地商社都傳來捷報,長江學府的胡綜和京都理工學府的蔣琛兩人在江南紡織商社和荊州武德集商社的資助下,通過八年的努力,終於成功製造了三十六錠立式紡紗機,並和織布機一樣。以水力為推動力的長江紡紗機。
由於採用了皮帶傳動和齒輪轉動的動力傳輸體系,其中很大程度納了當年京都理工學府製造鐘錶的工藝技術,結構相對複雜,雖然大量提高了紡紗的效率,可成本投資卻很大,而且由於大漢帝國目前採用南亞棉為主,纖維較細,在水力大動力拉動下,相比人紡的紗。紡出來地紗更細,韌度和強度明顯降低很多。
所以兩人研究出這種長江紡紗機後,又進行了長達一年的改造,使齒輪增加,轉速減慢,由於轉速降低導致帶動力增加,又在原有十二錠的基礎上擴伸到三十六錠和七十二錠兩種。
到了三十六錠的時候,紗的強度和捻度都增加不少,可以用來機織。但考慮到紗的韌度還是不足,兩人又研究了配套的新的織布機,並以兩人母校----襄陽理工學府定名為襄陽織布機,襄陽織布機同樣以水力為驅動,核心的動力傳輸裝置和長江紡紗機一脈相承。
兩套機械核心動力傳輸裝置是延伸自襄陽理工學府當年地鐘錶動力傳輸裝置,因為木質不適合做齒輪。很多部件都直接用鐵鑄造。整套長江紡紗機和襄陽織布機加起來重大三千斤,是大漢用於工業生產中僅次於冶煉業荊州三鋼爐的設備。
劉協一看到揚州治略臺送到天京城的樣機。心中就明白大漢帝國的小農經濟恐怕真正走到頭了,在經過歷年的打壓後,長江紡紗機和襄陽織布機終於為小農經濟刺出最痛的一刀。
長江紡紗機、襄陽織布機和英國的珍妮紡紗機不同,他們直接走了大漢帝國已經成型的翻車動力系統和鐘錶齒輪傳輸體系,是大漢帝國農業灌溉科技研究和鐘錶研究這兩大系統科技發展同時結合誕生的結晶體成果,結合了大漢帝國冶煉、鐘錶、機械、紡織、灌溉各個方面先進工藝,甚至可以說是大漢帝國三十年重視技術發展地結晶。
伴隨著這兩大機械,胡綜、蔣琛兩人還為軋棉工藝提供了新的機器----江南軋棉機,同樣採用一套動力裝置,他們兩個人在這套動力裝置上,幾乎將整個紡織業都翻了一個新,而代價就是從三套裝置誕生後,大漢帝國的各家紡織商社的生產效率可以提高數百倍,而且新工廠的投資巨大,小商人和農戶已經無法投資,他們將被迫離開紡織業,甚至是小農場主也無法支付這種投資。
裝備了這一套三件新設備的新工廠,需要大量女紡織工,而不是以往地男工,這時候已經不再需要體力,需要地是細心作,因為機紡紗非常容易斷,只有純
的女紡織工才能確保不斷紗。
新工廠必須坐落於河道旁邊,並且建造非常大地水車,一個水車可以帶動五套設備,大部分商社可能需要一次建設數十個甚至上百個水車,而對應的水道要更改設計,要修築水庫保證水
的穩定,這些投資將繼續擴大,甚至連中型農場主也無法應付如此程度的投資,只有國內這上百家大商社才能夠出的起錢,而貿易運輸也同樣以水路為主。
馬良略的估計,如果投資了三十個水車,僱傭三百個女工的情況下,每匹布的價格可以從五百錢即五銀元降到兩銀元,劉協意識到這種程度的降價將徹底打垮農戶的自紡布。
劉協摩撫著三件一體的樣機,忍不住和馬良嘆道:“大漢帝國的一場革命到來了,你甚至無法想象這種革命的結果是什麼樣子!”馬良笑道:“只要聖上能夠想象的到就可以了!”劉協道:“現在朕擔心的已經不是紡織業效率的提升了,如果朕估計的不錯,要不了三年,這種設備為主體的新工廠就會遍佈全國,造成的後果就是大量女進入商社,在紡織廠周圍,雲集著冶煉、造船、運輸等各個行業,新的鎮就要誕生了,不是大漢帝國原有傳統的集市鎮,而是生活鎮和生產鎮,在這些鎮的背後,是大量新布和其他各種商品的急劇增加,朕不得不擔心銷量和市場啊,必須更加大力度扶持帝國二十八個州和五個省的內部市場啊,我們不可能指望經濟總量和平均收入不到大漢帝國一半的羅馬帝國幫助我們承擔主要的消費,大漢帝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帝國,他的商品只能主要依靠內部消化,海外貿易只是一個彌補,也就是說,擺在朕面前的是一條獨木橋,朕必須在最短時間內提升內部消費能力!”馬良道:“聖上如此說,那聖上心中應該有完善的計劃了吧?”劉協笑道:“朕也是個人,哪裡有那麼神奇,不過雖然沒有什麼完善的計劃,但大概的思路已經有了,只是實施起來可能有點困難,不過這條路是必須走下去,在《大漢帝國大法典》編制的這三年中,朕要做的就是在商社大規模出產品之前,把內部市場的消費能力提升上來,所以朕才這麼急著將六個商業銀行擴展起來,要靠他們啊,你看啊,今年大漢帝國總稅收實行新稅後可以達到八億銀元,明年完全實施後可以超過十億銀元,但是真用於國內建設的也就是五億銀元左右,這哪裡夠全國建設用呀,京都新政的再次全國建設,所需要的資金缺口是巨大的,只能靠六家銀行提供,這六家銀行除了新成立的亞細亞皇家銀行和東南銀行,其餘四家的存款量最低的巴比倫銀行都是三千億錢,就是三十億銀元,按正常百分二十的貸款,就是每年六億銀元的貸款額,襄陽銀行是純款量巴比倫銀行六倍還多,江南銀行僅次於襄陽銀行,你稍微折算下就知道了,六大銀行就是帝國未來五年京都新政大規模建設的
本啊!”
“只是這一次的京都新政,朕還打算瓦解南方的水稻密集種植,瓦解不掉它,大漢的改革就無法徹底成功!”馬良聽到這句話後大吃一驚,因為誰都知道南方的水稻經濟是大漢帝國的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