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22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甚至也許不和的表象都只是做給別人看的,她們早就聯手了。
太后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這是鐵證如山,又背離了最基本的社會道德觀念,對方一派被連拔起,整個朝堂之上,
本無人敢站出來稍微說一兩句。因為你一旦開口,你就有可能也要揹負上欺負孤兒寡母的不義之名,文臣最是重名,愛惜羽
,又怎麼會沒事去招惹這樣的腥臊?
連王洋都連夜找來自己當年當府尹的門生,一起儘可能的銷燬了他們曾做過調查的痕跡,再不能把此事翻找出來。
而朝堂之上,也是再無人敢對太子聞宸登基一事提出質疑。念平帝的退位進程,已經進入了倒計時。
第83章努力當爹第八十三天:池寧看著朝堂上威風堂堂的老太后,忽然心生了一個想法:如果是他師父的話,他會怎麼做呢?
答案顯而易見,張忠會選擇儘可能地和太后和平共處。張
忠當年不知道太后冷酷鐵血的本質嗎?不,作為一手挖掘了有琴太后的人,張太監肯定比所有人都要了解這位太后的本質,甚至可以說這才是他們進行合作的基礎。
張太監一直不覺得當皇后的必要條件是愛皇上,她可以敬他,畏他,拿他當上峰當老闆,卻絕不應該為愛吃醋,失去理智。
而格冷血的有琴太后,無疑是最符合張太監這套理論的人。
她可以對後宮諸妃一視同仁,可以愛護自己的親子,從不會因為嫉妒而誤事,讓後院失火。因為她本不愛肅帝,無愛便無恐,不會心理失衡,不會患得患失。只要肅帝給夠她身為皇后足夠的尊重,她就可以是全天下最賢惠的
子。
張太監與這樣的皇后在內廷配合,自然是千好萬好心情好。
於是,池寧捫心自問的第二個問題,也就隨之而來:那我可以試著和太后合作嗎?
事實上,現在池寧和太后的關係,正處於一種比較微妙的合作狀態裡,他們有著共同的目標——推太子上位,並一直在為此不懈努力。只是池寧這邊“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地先一步考慮到了更遠的未來,當太子登基後,朝堂該如何重新洗牌。
不,不對,池寧想著想著,這才突然像是意識到了什麼。
【太后也在防備著我,是嗎?】這是池寧的第三個問題,他選擇了直接問原君,因為池寧突然明白了,他按兵不動是因為他拿太后沒轍,那太后呢?太后為何也要一直容忍他的種種試探?是因為脾氣好嗎?很顯然不是,那麼真相就只有一個,太后拿他也沒有辦法!
【是的。】原君開開心心地恭喜了池寧,不知不覺,池寧也被別人標記成了勁敵。
換作旁人,肯定會覺得這是嘲諷。只有池寧,高高興興地接受了來自原君的道喜,因為他真就有了一種榮幸之至的覺。他覺得強大到沒有辦法解決的對手,也對他有一樣覺得難搞的敵視。
一個更加大膽的想法,就這樣在池寧的心中誕生。
池寧轉天就把自己的這個想法,和二師兄俞星垂說了一遍,然後,就連仙仙都表示,這想法真的很大膽:“你確定不會有問題嗎?”
“我們做什麼都會有風險啊,”池寧是這樣解釋的,“既然如此,不如搏一把更大的。”說完,池寧就著手細化起了他的想法,打算等他查漏補缺,研究到了足夠有說服力後,就拿去和王洋商量。
在池寧的計劃全部寫清楚之前,銓選先一步開始了。
銓選,在更早的朝代裡,是一種選官制度。到了大啟,又衍生出了對各級官員的考察制度。選官和考察的內容,基本上與科舉大同小異,都是以考試為主,各地先考,優越者再到京城考。考得好,就可以得到升遷,考不好那就要面臨其他情況了。
池寧這段時間這麼忙,也是因為銓選近在眼前,奏摺才會這麼多。好像全天下的官員在這一刻都意識到了,必須給自己刷一刷存在,俗稱“臨時抱佛腳”。
哪怕佛對此並不是很開心。
大家依舊熱情,覺得不能再這麼在職位上混下去了,必須得起點作用,至少不要讓人覺得自己是可以取代的,被輕易刷下去。
大啟的銓選,有兩種考生:一種就是等待選官的候補官員,他們希望前輩們能儘快騰出空缺,好任自己通過考試,去填補坑位,大展拳腳。
一種則是本身已經有了官職,不想失去或者想要更進一步的,他們會通過考試,來接受朝廷考察,看看是留任、升遷或者是平調,乃至是被撤職。
各地的考試隨時隨地都會舉行,按需考試。京城的大考卻是三年一次,機會轉瞬即逝,必須得把握好了。除一二品大員以外,都能報名。不強制,只是若報了名,卻沒考好,那面臨的降職風險也要自己認。
池寧等人在忙碌的,就是在這場京城大考裡,最高級別的一場考試。這考試的考生是經過其他考試篩選過,只剩下最後一步就能魚躍龍門。
是大部分外省官員調往京城的最關鍵一步。
考場就設在北宮,離貢院不遠,由司禮監和吏部共同主考。因為這是池寧進入司禮監遇到的頭一回銓選,他便決定親自下場監督,以便忙中出錯時,他好在現場臨時找補。內閣一看池寧去了,怕吏部尚書玩不過池寧,給他太多可乘之機,就請了首輔王洋出面,來與池寧達成一種制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