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0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無理取鬧”的戲表情,就好像他等著這一刻的“捉姦在
”已經等了很久。
靜王本不需要誰的解釋,意思意思地把司徒望趕走,打了打兒子後,他就麻溜地進宮去“哭訴請罪”了。
戲都在宮裡。
吳二實名嫉妒:“這是什麼神仙爹。”很顯然靜王確實是早就知道了,只等一旦落實,就去找皇上給兒子解決後顧之憂。她哥為什麼就不能這樣呢?
綰綰卻更加陰謀論一點,聲音還是那麼柔柔弱弱的,但奇怪的切入角度卻總能引人深思:“如果王爺一早就猜到了世子的喜好異於常人,又為什麼要答應陛下張羅這麼一出?”他圖什麼呢?再開明的爹,也沒有這麼個開明法兒的。
所有人都不陷入了沉默,對啊,他圖什麼呢?
誰能想到呢,比聞懷古找到真愛更順利的,竟然是他爹主動幫他出櫃。
***無為殿內,新帝已經等候池寧多時,他一邊看奏摺,一邊問:“事情辦得怎麼樣了?”
“明天就可以‘擇三’了,太后老孃娘還請陛下決斷,是陛下移步無疆山,亦或者是讓應選們直接進宮?”事實上,因為後宮已經有了皇后,“擇三”這一步本身就已經失去了意義,變得可有可無。因為所謂的“擇三”就是三人都會收,只是要從其中選出一正兩副,好比如果是世子選妃,那就是一個正妃兩個側妃,皇帝那就是一個皇后兩個貴妃或者其他了。按照傳統,免了最後一步,直接選三人入宮都是可以的。
但考慮到這是新帝當上皇帝后的第一次選妃,哪怕規模不夠大,池寧還是覺得應該讓新帝過一把去主動選擇的癮的。
這個選擇的過程還是蠻刺的,至少
合了很多男人心中被美人競相追逐的惡趣味。
當事皇族會和應選們被放入同一個院子,進行一整天的相處,可以從琴棋書畫聊到人生理想,也可以進行一些當下比較行的遊戲,類似於蹴鞠之類的……歷史上,還有皇族和應選發生過比較不得體的親密行為。
至於當事皇族到底能不能通過擇三,選出自己真正的心動女生,這個就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了。
好比天和帝,他的皇后錢氏,其實就是太后有琴氏和肅帝早在“擇三”之前,就已經定好的,天和帝當時還只是太子,他很早就知道了他必須選錢氏為太子妃,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包括另外兩個太子側妃,也是各方宦官勢力角逐的結果,天和帝這個當事人在整個選擇過程中能夠起到的作用都微乎其微。
新帝當年還是個皇子,選皇子妃的時候也是如此。
不過,如今選後妃,又有了不同,可以全憑新帝的心意。
因為他的母妃已經不在了,皇后最近又“病”了不能管事,太后也通過池寧,表達了自己不會干涉的態度。最主要的是,一開始宦官們並不知道這是給天和帝選妃,真正有權的太監都沒能提前下場提前與應選接觸,不得不放棄了這一輪角逐。
換句話就是,這一波的應選,最終都要承池寧的情。
當然,就像哪怕有琴太后是張太監推上去的,但她依舊沒有為張太監正名一樣,只要心夠硬,這份香火情就什麼都不是。
池寧在給新帝講述整個擇三程的時候,就講的格外詳細:“因為正值桃花盛開的季節,臣就命人為陛下準備了三枝開得最豔的桃花。屆時會由陛下身邊的人用托盤捧著花,跟在陛下身邊,陛下把這桃花枝給了誰,就是選了誰。”
“當然,若陛下不想人跟著,臣也準備了三支小巧耐看的桃花玉簪,可以由陛下隨身攜帶,屆時再贈予未來的娘娘。”
“臣不得不提醒陛下,不管怎麼樣,都會有史官記錄。”大啟的史官是比較硬氣的那種,從太祖朝就被養出來了誰都不怕的臭脾氣,百分百真實記錄歷史,不管你是誰,都甭想抹去自己幹過的矬事,要不然也不會有“擇三”上曾發生過不得體的親密事件這種秘聞傳至今了。
內官監作為負責這一類婚事的主要職司,真的是經歷過太多眼差點瞎了還反過來被責怪為什麼不事先警示的事情了。
“你、你以為朕是什麼人!”新帝拂袖怒視,他果然還是有點看池寧不順眼。
“這是歷來的規矩,臣不單是會對陛下說。”池寧膽子很大,他知道新帝會發火,但他還是一板一眼地說了,為的就是繼續給自己艹個人設。
新帝心中一梗,又想到池寧就是這麼一個守規矩的格,反而覺得就這樣吧。
“太后老孃娘還有一事想求陛下。”池寧終於說出了這一回他來面見新帝的真正目的。
“什麼事?”新帝挑眉。他就知道,太后的主動讓步不摻和,肯定是需要條件來換的。幸好,他已經做好了準備,只要不過分,他都會答應。
“自聞宸殿下上次落水後,老孃娘就裁撤了殿下身邊很大一批伺候的人,雖然後面又斷斷續續地補了一些新人,但至今仍缺了那麼幾個可心之人。”這其實是池寧的意思,他需要藉此機會,把他的人放到聞宸殿下身邊去照顧,他現在連太后都不放心。
池寧想辦法把他的意思過了太后的明路,也就變成了太后的意思。狐假虎威,他用的賊溜。
新帝對於太后的這個“提議”,其實也不能算是特別意外,雖然他對於聞宸落水一事可以說是問心無愧,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