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94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清了個一乾二淨。
“我想知道,魏貴妃讓你給新帝下藥,是從哪年開始的。”這一句如一道驚雷,正劈在了藏老嬤的天靈蓋上,她內心再強大,也沒有辦法掩蓋此刻的蒼白與驚慌。為、為什麼會有人知道這件事!
不用看藏老嬤的表情,池寧就知道他猜對了,因為他已經從原君嘴裡得到了證實。
這便是太后留藏老嬤到今天的真正原因了——她想留個人證,證明不是她對皇嗣動的手。
這個說法,乍然一聽好像沒什麼道理,畢竟,從太后當時的處境來看,她完全不需要對任何人解釋任何事情,她兒子已經是皇帝了,她是高枕無憂的太后,她怕什麼呢?
但是……
如果魏貴妃殘害的不僅是還在後妃肚子裡的龍子鳳女呢?
池寧真的都不知道魏貴妃對肅帝到底是愛還是恨了,從她的所作所為來看,應該是恨更多一點吧?她不僅要他沒有兒子,還不想他有孫子。
這個推論其實也好得出的,想想靜王、天和帝、新帝這一輩的皇子,基本都子嗣不豐的現實,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呢?魏貴妃活著的時候,她不只是嫉妒其他后妃能生孩子,她也嫉妒其他皇子妃能有孩子。
池寧還特意去回憶了一下,在魏貴妃活著的時候,確實莫名其妙死了不少皇孫,只有聞懷古勉強給立住了。
但魏貴妃要如何保證,在她死後,仍沒有多少皇孫降世呢?
那可能是她從源頭上解決了這個問題。
也就是說新帝這一輩的皇子,大多都已經失去了成為一個父親的能力。
這才是太后準備的王炸。她留下藏老嬤,就是為了在東窗事發時,讓天和帝相信,她真的與這件事無關。
太后知道這事的時間,應該也不會很早,否則她再冷眼旁觀,也不可能任由魏貴妃這麼瞎搞。可惜,太后知道得太晚了,晚到她只能留下藏老嬤來撇清自己。池寧合理推測,應該是魏貴妃那個神經病在被迫給肅帝陪葬時,才對太后說出了她做了什麼。
太后當年和魏貴妃的鬥法實在是太過著名,她想證明自己與這件事無關,都不會有人相信,因為只有靜王和天和帝的兒子是他們的親生兒子。
太后為此不得不留下藏老嬤,來取信於人。至少是讓他的兒子相信,她真的沒有心狠到這種程度。有琴氏唯一一點慈母之心,都給了她的兒子天和帝。
但世事難料,天和帝早早地就沒了。
可命運就是這麼神奇,太后幫著孫子聞宸當上太子的機會,也是因此而來。
也就是說,太后製造血嬰案的本目的,是為了讓新帝自己來查到當年的真相。無所謂公佈不公佈,她只是想讓新帝捫心自問一個問題。
如果說,皇子們大多沒了當爹的能力。
那麼,皇孫們又是從哪裡來的呢?
作者有話要說:*文中富商因為摳門辭退保鏢被綁架的案子……
靈來自上個世紀真實存在的社會新聞,香港那邊的富商(具體是誰我忘了,只記得個大概)。
當然,僅僅是靈,故事始末、人物關係、到底誰是綁匪,都是文中的藝術創作,與現實無關,請勿對號入座,請勿對號入座,請勿對好入座。(重要的事情說三遍。)第37章努力當爹第三十七天:【是所有的孩子都有問題嗎?】池寧算了一下,哪怕肅帝時期的皇子不多,他們的下一代(皇孫輩)延續到今天,也是個很可觀的數字了。
“子嗣不豐”只是一種相對的說法,每家都有下一代,所有的人數加起來……魏貴妃這是在大啟皇室的頭頂上開了個牧場啊。
原君給了池寧準確回覆:【只是子嗣艱難。】藏老嬤再厲害,也不可能不通過物理閹割,就徹底讓一個男人徹底失去某種能力。她要是真有這個本事,那宮裡的宦官們能少遭多少罪啊。
【哇哦。】池寧懂了。
魏貴妃就是死了也要膈應聞家人一把,看來是真的恨的很深沉了。
說真的,雖然池寧很清楚,太后的兩個兒子和兩個孫子沒有中招,只是因為太后防範嚴密,照顧到了方方面面,才沒有給魏貴妃留下可乘之機。但只從既得利者是太后的這個結果來看,池寧總覺得魏貴妃的真愛應該是太后才對啊。
而太后她老人家也不愧是在她那一屆宮斗大賽裡拔得了頭籌的狠人,這一手心理戰玩得實在是漂亮。
她只需要讓新帝聽到“子嗣艱難”四個字就足夠了,不需要再做任何多餘的事情,男人的疑心病,會自動替她完成接下來所有的事情。
這裡有個前提是,當皇子們被冊封為王,前往藩地時,他們是無法帶走神宮監的檢測工具和坐忘心齋的弟子的,除非特別受寵。說得再簡單點,坐忘心齋效忠的其實只有皇帝一人,而不是整個皇室,因為檢測工具和能夠檢測的人是稀缺資源。
坐忘心齋檢測的也不是血脈,他們只是能在孩子被孕育的那一刻就確定這個孩子的存在,走的是時間上的推理。
好比像姬簪那樣,從不再是完璧之身到見到坐忘心齋的弟子,她從始至終都和新帝在一起,那麼當她被判斷出懷有身孕的時候,這孩子百分百就是新帝的,不可能再有其他選項,新帝也不會有任何懷疑。
但像其他新帝在藩地所擁有的孩子,這就不好說了。從懷孕到被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