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說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一百三十一章驅民為先鋒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時間過得飛快,天上的太陽一眼變一個地方,當上中天的時候陳元和劉艮首先到達。二人雖然接到了命令,卻不知道楊奇為何如此下令。

再給二人解釋之後,尤其是當二人走上瞭望臺觀察營寨之後,同樣是確認了楊奇的說法。這幾個時辰之內,楊奇也沒有閒著,而是命令眾人搭建了這個高塔。或許現在的漢軍要想建起一些攻城器械很難,但搭建座高塔還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之後就要戰鬥了,楊奇要想指揮戰鬥,也只有看到才行。站在平地之上,自然是不可能看到前面的戰鬥景象,這個高塔也就有了用處。

二人在確定了營寨之內人手不足之後,都是有些驚訝,董卓軍雖然對淡水營寨有著監視,但畢竟不能做到所有事情都能夠知道。會有一些疏漏也是正常。董卓軍中並不知道叛軍之中人數怎麼突然減少。眾人一直都是認為,叛軍的人數,還是和開始時的人數一樣沒有變動,或許還有著增兵。

否則楊奇也不會獻出先滅叛軍銳,在攻拔營寨的計策,如果知道叛軍人數不足,漢軍定然是傾巢出動,務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營寨。然後以淡水為基和來援的叛軍進行對抗,而不是像現在這樣等待。

時間一個時辰接著一個時辰的逝,很快就到了入夜時分,漢軍也在叛軍的營寨之外安營下寨,營寨安在叛軍營寨外兩裡,可以說是在叛軍的家門口,但因為漢軍對叛軍進行了嚴密的監控,因此倒也不懼叛軍出擊。而且如果叛軍出擊的話,正是落入了楊奇的算計之中,野戰總比攻城要輕鬆許多,尤其是漢軍佔據優勢之時。不過叛軍也確實是沒有那個膽量,而且因為營寨之外的那嚴密的防護措施也使得叛軍不能輕易的出擊。

入夜之後,李傕終於也是回來了,隨同李傕回來的不僅有著兩千的士卒,還有著無數的百姓。正如楊奇下的命令一般,不論是男女老幼只要是能動的都被李傕壓了過來。黑壓壓的人群,哭哭啼啼的嘈雜無比。

“大人,事情已經辦好。”李傕來到楊奇前令。

“多少人。”

“一萬兩千多人,因為四周的村莊之中已經很少有人了,又去了山中,因此回來晚了。”李傕解釋道,也說明了他為什麼現在才回來。

“好,李傕繼續辛苦一下,和陳元一起作為督戰隊,在後督戰,我們連夜進攻,免得夜長夢多,說不定叛軍援軍明天就到了,到時候就麻煩了。”楊奇看著那些哭哭啼啼的百姓,心中暗歎,楊奇也不想這樣做,只是面對現在人手不足的情況,楊奇又不願意大量的損失士卒。那就只有用這些百姓的命去填,來到這裡的時間越來越長,楊奇的心也就越來越硬,從開始面對死人的不安和畏懼。到現在平靜的把那些無辜的百姓送入死亡之中,楊奇已經越來越適應了這種生活。那種不安,憤怒的情緒已經從楊奇的身上消失。

在漢軍的驅趕之下,大批的百姓握著鋤頭向前而去,黑暗之中沙沙的步伐聲,向著淡水營寨而去。

雖然漢軍並沒有增加火把的數量,微弱的火光並不能照出多遠。營寨之上的叛軍只能藉助這微弱的火光,看到營寨之外人影綽綽,具體的情況並不能看清楚。但並不妨礙營寨之上的李璆做出判斷。漢軍的聚集絕對不是為了在營寨之下欣賞夜,那漢軍的聚集就只有一個目的而已,那就是連夜進攻。

漢軍的動作對李璆來既意外,又在意料之中。意外是以為漢軍一個白天都沒有人前去進攻,現在已經入夜,反而是聚集人手進攻。意料之中是因為,既然知道了營寨之內人手不足,自然是不能放過這個機會,機會稍縱即逝,若是放過,不知道何時才會有更好的機會。至少若李璆是漢軍的主將,就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黑暗之中的視野受到了限制,尤其是對城上的弓箭手來說,雖然弓箭手更多的是靠著覆蓋程度來造成傷害,但在發之前總要能夠看到敵人在何處,看不見敵人又如何發起攻擊。

營寨下面突然傳來雜亂的腳步聲,和呼啦啦的聲響。李璆傾聽著下面傳來的聲音,明白漢軍這是在填埋壕溝。雖然看到敵人,但憑藉著聲音,李璆還是能夠大致的判斷出漢軍所在的位置,尤其是現在漢軍剛剛開始進攻的時候。要想進攻就必然要填平壕溝,否則漢軍就不能快速的大規模的派遣士卒來到營寨之前,因此漢軍定然是要把面前的壕溝一一填平。現在剛剛開始,漢軍填埋的定然是第一道壕溝,因此位置已經能夠大致定了下來。

李璆下令營寨之中的弓箭手,向著第一條壕溝所在的地方出箭矢。叛軍因為漢軍長時間的未曾到來,有些鬆懈。但對於防守的訓練卻未曾落下,叛軍的弓箭手對要到哪條壕溝之中,弓要抬高到何處早就記在腦海之中。因此李璆在下達命令之中,叛軍本不需要看到黑暗之中的事物。他們就像是訓練時一樣,抬高弓箭,和地面成了一定夾角,拉開的弓弦被輕輕的放開,箭矢如電一般的飛入那重重的黑暗之中。

營寨之下箭矢如雨而下,雖然是處於黑暗之中,箭矢卻準確的落入漢軍之中。箭矢落在漢軍之中,發出篤篤的聲響,就像是箭矢在房門之上一般。其實也確實如此。

白天一天之中,漢軍雖然沒有專職的工匠,各種攻城器械雖然造不出來,但一些簡單的東西,像梯子和一個個的木板,還是造的出來的。木梯自然是為了攻城時用的,木板就是給這些百姓用的,他們是楊奇進攻的消耗品,但楊奇自然是希望他們能夠更好的消耗叛軍的力量。因此楊奇也不希望他們剛剛上陣就死完了。

那些木板被百姓背在後背之上,在幹活之前就已經被漢軍叮囑過,在工作的時候儘量吧彎著,雖然這樣做並不能減少什麼,也改變不了這些百姓只是戰爭之中的道具而已。

這些百姓雖然並不知道這樣做有什麼用處,但還是按照漢軍的命令去做。因此雖然箭矢如雨,但落在百姓的身上只是發出篤篤的聲響而已。實心的木板對箭矢的防禦還是不錯的,一塊塊的木板雖然是滿了箭矢,但尚未因此而斷裂,把上面的箭矢拔出之後,又可以繼續的使用。

箭矢如雨落下,百姓只有著背後的那一塊木板進行防護,畢竟不能做到全方位的保護。還是有著不少的人被箭矢中。一聲聲的慘叫聲在營寨之下陸續的想起,隨著慘叫聲的想起,還有著無數百姓地哭泣聲。

在他們背後站立著一隊隊的督戰隊,雪亮的刀劍對準他們。只要有這一步的退後,就會被督戰隊所殺。後退一定會死,繼續留在這裡或者向前則有或者的可能,至少在之前的箭雨之中他們還活著。

當哭泣聲傳到營寨之上時,李璆制止了弓箭手的連續出。李璆眼中閃爍著懾人的光芒盯著營寨之外的黑暗之中。這些哭泣聲絕不是漢軍所發出的。戰爭一定是會死人的,但哭泣卻絕不是漢軍的所作所為。戰爭之中都會死人,說不定剛剛還在和你說笑的隊友,突然間就失去了所有的生氣。但漢軍士卒卻絕不會因此在戰場之上哭泣。聽著這嘈雜的聲音,李璆突然右手砸在營寨之上。

漢軍用百姓清掃四周為的佈置,李璆現在已經知道。開始時那雜亂的腳步聲就已經讓他猜測那並不是漢軍銳,漢軍無論是在如何落魄,那些已經被印到骨子之中的紀律和服從,讓他們絕不會發出這種雜亂無章的聲音。之後的哭泣聲,李璆就更加的肯定了一切。

李璆卻是沒想到漢軍居然會做出這種做法,漢軍居然押送漢民百姓衝入敵陣之中,坐看他們死在叛軍的弓箭之下,讓李璆很是驚訝了一把。漢軍的目的說的難聽一些不過是為了保住朝廷的存在和自己的權利財富,好聽一些就是為了天下萬民,讓他們能夠不必提心吊膽的面對叛軍一次又一次的進攻和搜刮劫掠。現在楊奇卻把他們要保護的人給送到了戰場之前,為他們的大軍開闢道路。已經是嚴重的違背了漢軍的宗旨,雖然為了勝利無所不用其極,楊奇並沒有錯,但卻已經是走出了那些士人的“道德”之外,因此參楊奇一個濫殺無辜,也不算錯誤。

從來都是叛軍和北方的那些敵人才會驅趕漢家百姓在前,現在楊奇的所作所為確實讓李璆很是震驚,一時間也不知道了要如何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