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佳人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記得“哀江南”裡,有這麼幾句:山松野草帶花桃!
猛抬頭,秣陵重到!
殘軍留廢壘,瘦馬臥空壕!
城對著夕陽道!
這裡的“秣陵”指的是“金陵”
“建康志”裡,有這麼一段:“秣陵縣更置凡六,秦改金陵為秣陵,在舊江寧縣東南秣陵橋東北,晉太康初,復以建業為秣陵,即今元縣…”當然,這時候的“金陵”可不是“殘軍留廢壘,瘦馬臥空壕”也不是觸目蕭條,那麼慘!
固然,這時候那六朝金粉,那一片繁華,已成遺蹟,可也沒有“罷燈船端陽不鬧”
“收酒旗重九無聊”!
這時候的“金陵”可以說是處在一種“小康”狀況下。
生意人,永遠挖空心思,窮搜枯腸地想辦法賺那大把雪花花的銀子,也永遠會替花錢的大老爺公子哥兒出主意。
曾幾何時,有人斥資在那秦淮河畔,興建幾座美輪美奐的豪華酒樓,不惜以斗量金,聘來了南國嬌娃,北地胭脂,能歌善舞,藝雙絕的歌伎,以廣招徠。
接著,秦淮河中出現了畫舫,一艘、兩艘…
越來越多,看罷,每當月上柳梢頭之際,秦淮河中是燈火點點,軟語輕笑陣陣,絲竹、清歌…
令人眼花亂,意馳神往,心猿意馬地收不住腳。
於是,又有點兒像那六朝繁華時了。
於是,一些溫柔鄉、銷金窟,應運而生。
於是,金陵又熱鬧了。
熱鬧歸熱鬧,可是在人們的心目中,這永遠趕不上六朝那光輝時代,所以說,這時候的金陵,只稱得上小康。
口口口口口口黃昏時分,金陵城永遠是對著夕陽道的。
這一天黃昏,暮剛垂,在那金陵外的夕陽道上,蹄聲得得,緩緩地,馳來了一人一騎。
馬,通體漆黑髮亮,不見一雜
,昂首豎尾,神駿異常。
馬上,是個身披風氅的黑衣人兒,除了那欺雪賽霜的粉頸與帶著幾分酡紅的嬌靨外,一身俱墨。
她,風華絕倫,清麗若仙,不帶人間一絲煙火氣。
美是美,可冷若冰霜,秋水如刃,柳眉凝威,看上一眼,能令人機伶寒懍,目光不敢絲毫隨便。
打個譬喻,她就像傲立冰雪中的-株寒梅。
這-人一騎,踏著暮,消失在金陵城那高大、宏偉的兩扇城門內,沒多久,便又浴著燈光,出現在城裡南大街上。
這時候的金陵城,華燈初上,一片熱鬧。
尤其是南大街,車水馬龍,萬頭攢動。
沒別的,只因為南大街有座酒樓。
瞧!招牌又大又高,好大的口氣:“金陵第一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