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節:夢想偶爾會考驗你6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有很多人,長期從事同一個工作,竟然能把工作做得變質,去百貨公司就能看到這樣的人。當你看中一件衣服,問"這個多少錢?"的時候,剛做了三個月的新職員就會立刻跑過來面帶微笑地招呼你。但是做了三年多的老職員就會不耐煩地回答:"標籤上不是有價格嗎?"所以,並不是什麼事做得時間久,就能當專家的。想成為專家,具備專業和保持新鮮度兩者缺一不可。
我們可以看一下銀行職員接電話的態度。
剛入職一年的職員:"您好!謝謝來電,這裡是某某銀行,我叫某某。"入職兩年的職員:"您好!謝謝來電,請講!"入職三年的職員:嘴上說著"您好!"口氣卻是一百個不情願。
一次我想向銀行貸款,於是我撥通了某銀行的電話。
"我想貸款…"話還沒說完,電話那邊就說:"我給您轉相關部門。"於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把我的電話給轉了。幸運的是這次接聽電話的職員非常有禮貌。
"您好!謝來電!我是借貸科的某某。請問有什麼需要幫助的嗎?"
"我想貸款。"
"啊,是這樣啊,那麼我先幫您確認一下您的貸款資格,請將您的賬號告訴我。"但當時我的存摺放在別的房間,所以不能馬上把賬號告訴她。一般的情況,對方肯定會說:"那麼請您確認好賬號再來電話吧!"可是那個職員卻沒有掛掉電話,一直在線耐心地等我確認了賬號,然後又把貸款需要的資料一一告訴我。
到現在為止,那件事、那個銀行職員,我還是記憶猶新。她豈不就是我們所說的專家嗎?把一件事做得久,而且還要保持新鮮度,這樣才能受到專家的待遇和尊敬。
知道"5∶1∶1∶3"法則嗎?"如何消費"比"如何賺錢"更重要,這是一個眾所周知的事實。消費是個非常重要的行為,沒有消費的生活是不存在的,消費體現著一個人的生活質量。所以"如何消費"也像"如何賺錢"一樣,是值得我們關注和學習的。
如何消費會更好呢?如果這樣問,肯定有人會說,當然是消費水平越高越好了。但是要記住,如果你沒有一盞阿拉丁神燈的話,就不要盲目地消費,否則將來會有入不敷出的時候。當然,盲目地節省也是一種錯誤的做法。
理財對於現代人來說是必不可少的,特別是掌握家庭財政大權的子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一個家庭的幸福與不幸,完全掌握在
子們的手中。
若想有理的消費,首先要有正確的判斷,就是判斷這個消費是否真的需要。這樣的判斷幾乎都掌握在
子的手中,所以說
子作出什麼樣的決定,進行什麼樣的消費,對於一個家庭乃至一個國家的經濟都有很大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