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清宮造辦乾隆御製上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记住【私章小說網】:4ZXS.COM
(週一上班前上傳一章,希望大家上班都有好心情)“對了,劉老,上次我們來拍那三件東西,可是看得我們開了眼了,這回有機會,您給講講啊”老依舊是直來直去。
“行啊,今天正好高興,不過東西不在我這兒了,明天拍賣預展你們能看到,今天就略講講吧。哦對了,今兒小李在這兒,這小子有
子沒見,不知功力見長沒見長,讓他給說說吧”劉老微笑著向百刀說道。
“得,您又開始考我了,算我給您彙報一下功課,另外今兒兩位兄弟在,我也沒啥不好意思的,有嘛說嘛了,說錯了您給多指點”百刀客氣的道。
“先說這三件東西的來歷,這三件東西都是了不得的東西,我沒看錯的話都是,大清乾隆年清宮造辦處御製的玩意兒”百刀說完看了看劉老。
“不錯,大方向沒問題,你接著說”劉老首肯到。
“兩位兄弟在,我就細講一下,什麼叫清宮造辦處”百刀說。
“清宮造辦處,明確應該稱為‘大清內務府造辦處‘,因最初設置在清宮養心殿,又稱為內務府養心殿造辦處。在乾隆二十三年(1758)以前,造辦處設有畫院、做鍾處、玻璃處、炮槍處、輿圖處、琺琅作、鍍金作、玉作等四十二個作坊,以後經過歷朝的裁併,到光緒年間,共有十四個作坊,工匠六十一種,俗稱造辦處六十一行。說白了就是給皇上做玩意兒的地方,聚集了天南海北的名工巧匠”百刀說。
“咱再說說乾隆皇帝,這可是有功有過的一位皇帝,大清,康、雍、乾三代可以說是最鼎盛的三代。乾隆皇帝,即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世宗四子。1735一1795年在位。繼位後,先後討平西北、西南,抗擊廓爾喀入侵,拒絕英使馬戛爾尼的無理要求,鼓勵墾荒,頒佈書令,迭興文字獄,開四庫全書館,編纂《續三通》、《皇朝三通》等。晚年,自號十全老人,陶醉於文治武功,聽任和砷專權,
益腐敗。他既有文韜又有武略,既提倡文化興盛,又大興文字獄,實在是比較有傳奇
彩的人物”老楊和老
對,清宮造辦處和乾隆皇帝算是有了個直觀認識。
百刀泯了一口酒,接著說“咱先說說那個瓶子,全名應該叫大清乾隆年制琺琅彩四開光葫蘆瓶。咱先說器型,象葫蘆一樣,所以叫葫蘆瓶。四開光,你們應該看到了,葫蘆瓶下腹那塊有四塊象開了小窗戶一樣的四個畫片,有兩面是胭脂淡彩山,有兩面內繪西洋母子圖。當然有些瓷器上甚至會出現六開光這樣的佈局。至於為什麼中國瓷器上會有西洋母子圖,那是因為在清宮造辦處也有洋鬼子畫師,這是中西結合的一部作品,難得難得啊”
“咱再說說什麼是琺琅彩,這個就更難得了。琺琅彩瓷器的正式名稱應為“瓷胎畫琺琅”據清宮造辦處的文獻檔案記載,其為康熙帝授意之下,由造辦處琺琅作的匠師將銅胎畫琺琅之技法成功地移植到瓷胎上而創制的新瓷器品種。琺琅彩盛於雍正、乾隆時,屬宮廷壟斷的工藝珍品。所需白瓷胎由景德鎮御窯廠特製,解運至京後,在清宮造辦處彩繪、彩燒。所需圖式由造辦處如意館擬稿,經皇帝欽定,由宮廷畫家依樣畫到瓷器上。
琺琅彩瓷器從創燒到衰落都只侷限於宮廷之中供皇室使用,是“庶民弗得一窺”的御用品。
琺琅彩瓷器沒有大的器物造型,絕大多數是盤、碗、杯、瓶、盒、壺,其中碗、盤最多,只是每一品種都有不同的變化。另外還有一個品種是宜興紫砂陶胎外繪琺琅料彩,這也是難得一見的。琺琅彩瓷器在胎質的製作方面是非常講究的。胎壁極薄,均勻規整,結合緊密。在如此的胎質上又施釉極細,釉極白,釉表光澤沒有桔皮釉、
蕩釉,更沒有棕眼的現象,確可用“白璧無瑕”來讚譽。
琺琅彩瓷的特點是瓷質細潤,彩料凝重,澤鮮豔靚麗,畫工
緻。製作琺琅彩瓷極度費工,乾隆以後就銷聲匿跡了。琺琅彩瓷器可以說秉承了歷史上中國陶瓷發展以來的各種優點,從拉胚、成型、畫工、用料、施釉、
彩、燒製的技術上幾乎是最
湛的。我們知道在乾隆時期出現了很多極其優秀的陶瓷作品,但琺琅彩在製作程序和用料上是其他眾多品種無法比擬的。畫工也不是一般的窯工,而是皇宮裡面頂尖的專業畫師,所以說這些器物可以代表當時最高的藝術水平,最高的工藝水準。”百刀說了一大串,聽的老楊和老
是如痴如醉。劉老說“曉峰啊,你這幾年基礎知識掌握的不錯啊,過手的東西也多,雖然愛刀如痴,但本業沒放,業務更
了,不錯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