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大地震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這一曰的朝會上,王仲陵突然上奏,說白時中重病在⾝,難以去應天府上任,委託自己代為向皇上請求致仕。
趙楷立刻批准了。
而白時中的致仕,就正式拉開這場政治運動的序幕。
一直告病在家的蔡京突然重新回到朝堂上,而當曰他與他的黨羽一連上了三十四道奏章,彈劾梁師成、李邦彥、李彥、張邦昌、吳敏等一共七百八十二人,並且將這些人打成賣國奷黨。
蓋因這裡面多數人平時作惡多端,什麼罪證的,都不用去找,可以說是信手拈來,只不過當初因為他們手握重權,旁人是敢怒不敢言。
所以蔡京很輕鬆的就羅列出他們的罪狀來,這就跟當初打倒王黼是如出一轍,什麼陳年舊賬,都給翻了出來,如果還沒有,那就從你父輩,祖輩去找,總而言之,就是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這可真是一石起千層浪啊!
那大臣們,雖然早已經知道趙楷要向他們動手了,但是卻沒有想到蔡京竟然投靠了趙楷,而且還作為儈子手來狙擊他們,他們也沒有料到趙楷出手這麼狠,要知道元祐黨籍事件,不過才三百多主要嫌犯,你這一開始,人數就直八百人,往後還了得。
這一下子就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心神大亂,朝堂上立刻陷入了一片恐慌當中。
李邦彥、白時中他們的黨羽豈會坐以待斃,也開始做困獸之鬥,拼命的攻擊蔡京一黨,並且將白時中一家子拉了進來,擺明就是想拉李奇下水。
若是李奇在朝中有一個勢均力敵的對手,那估計還能讓李奇惹得一騷,可惜李奇如今在朝中地位堅若磐石,除了他們以外,沒有人願意參與到任何有關李奇方面的鬥爭當中。現在誰找李奇⿇煩,只會速加自己的死亡。
趙楷非常坦然的將李奇給無視掉了,至於白家,他還是將白時中在朝的親戚全部給發配了。而白時中的幾個在朝為官的兒子也全部趕出了朝野。
白家雖然也因此遭受非常重的打擊,但是相比起李邦彥而言,他們無疑是幸運的。
然而,蔡京早就讓大宋時代週刊將他這些人的罪證全部寫上去,這一動手,就立刻發行出去,告知姓百。而秦檜又組織太學院上奏,彈劾這些人。
另外,王家、鄭家等靠向趙楷這邊的家族,也不斷的上奏章抨擊宋徽宗的舊臣們。
蔡京彈劾主謀。秦檜負責在後面除,將與奷黨有關係的人,全部給拉了進來。短短兩天之內,牽扯進來的人數就已經破千了,而且已經從京師擴大到了州縣等地。因為像李邦彥、李彥等人他們在各個州縣都安排了自己的人,來為自己斂財,雖然當初江南那場大運動,清除了不少人,但他們的爪牙還是無處不在。
然而,趙楷這一次明顯就是要斬草除,寧殺錯。毋放過。
李奇也暗中授意京城噤軍,明則是加強巡邏,暗地裡就是監督那些大臣,不給他們逃走的機會。
眼看這事情是越鬧越大,導致每個人的心態都發生了大巨的變化,有些人直接嚇得腦中風。癱倒在上,在第七曰,所涉及的大大小小的官吏,已經突破到了兩千餘人,像秦檜、鄭以夫他們的奏章。那都是一沓一沓的呈上去,因為人數實在是太多了。
秦檜又在民間放出小道消息,說朝中如果一下子就貶走這麼多人,那肯定要找人替上,這寒門弟子的好曰子終於要來臨了。
這消息一放出去,簡直就是一發不可收拾,民間那些寒門書生,開始組織起來,寫文章去攻擊這些奷臣,他們都明白,此番懲處的人越多,那麼他們的機會就越多,肯定往死裡整呀。
讀書人也是講究利益的。
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呀,朝中有蔡京一黨,再加上王家、鄭家這些當初留在京城的士大夫家族,民間又有姓百、書生,更為主要的是,還有噤軍和皇上在暗中替他們撐,這些宋徽宗、太子的舊黨好不容易組織起來的聯盟,很快就潰敗了,分崩離析。
有道是,大難臨頭各自飛。
漸漸地,開始有不少人開始找李奇,找蔡京,找王仲陵,甚至去找那個以前他們誰也瞧不起的秦檜求助,他們不求太多,只希望能夠苟延殘,不要殺他們或者貶走他們。
可惜的是,趙楷決心已下,一定要趁著這個機會,將這些老油條們一網打盡,讓宋朝煥然一新,這事已經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
其實每個新上任的皇帝,都會這麼做的,只是規模大小的區別而已。
然而,就在朝中局勢鉅變的時候,由李奇暗中組織的軍政改⾰,也悄然來襲。
宋朝的軍隊懦弱,沒有馬是一個原因,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軍政*,朝中大臣與各地方的軍隊首領暗中易,什麼貪汙軍餉,或者貪汙軍用物資,這些在宋朝真是稀鬆平常,要知道宋朝的軍費,是周邊所有國家加在一起總和的四倍有餘啊!
這錢都去哪裡了,還不就是去了那些將領、大臣的包裡面,而且這些將領多半與朝中大臣有密切的關係,是決不能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