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沈從文長得不帥,出身貧寒,身無餘財,格木訥。按照張家二姐的話來說,沈從文只能排為“癩蛤蟆十三號”。
但沈從文愣是癩蛤蟆吃到了天鵝,每天寫一封情書狂轟濫炸,煩得張兆和只能拿著情書去找校長鬍適理論。
二人對話如下——張兆和拿出信:老師總對我這樣子。
胡適:他非常頑固的愛你。
張兆和:我很頑固的不愛他。
胡適:我也是安徽人,我跟你爸爸說說,做個媒。
張兆和:不要去講,老師不應該這樣。
沈從文就這麼整整寫了三年情書,張小姐終於投降了,兩人後來“幸福美滿”地過完一生。
所以說,男人在面對女神的時候,不管自身條件再糟糕,千萬不要還沒開始就放棄。嘗試著追求總是有希望的,萬一瞎貓碰到死耗子呢?
周赫煊在編輯部轉了一圈,跟吳宓、沈從文、鄭證因等人都聊了幾句,便準備閃人前往廣播電臺。《大眾》副刊有吳宓這尊大神坐鎮,他可以放心大膽的當甩手掌櫃。
就在周赫煊準備下樓時,胡政之突然過來叫住他:“社長,有個事要跟你商量。”
“什麼事?”周赫煊問。
胡政之說:“盜挖清東陵的主犯找出來了,是軍閥孫殿英。”周赫煊早特麼知道是孫殿英乾的,他問道:“怎麼了?”
“這個不好報道,”胡政之頭疼地說,“譚溫江和黃百川在北平幫孫殿英銷贓被抓,但沒幾天就無罪釋放,好像是蔣介石下的命令。如今各地報紙都對此事諱莫如深,《大公報》擅自報道的話,恐怕會引起蔣介石不滿。就算要報道,也不能提孫殿英的名字。”這裡面就牽扯到派系爭鬥了,在前些子的分贓大會當中,北方基本確定為閻錫山和馮玉祥的地盤。而孫殿英呢,卻是被蔣介石收編的,屬於蔣介石在北方的一顆釘子。
孫殿英絕對不能倒,這跟他用盜挖出來的乾隆御用寶劍賄賂蔣介石無關,純屬政治上的考量。
也正因如此,清東陵慈禧和乾隆的墳被挖,這件新聞上月中旬就被曝光,但在報紙上卻一直見不到孫殿英的名字。以溥儀為首的遺老遺少,正上躥下跳地呼籲嚴懲盜墓賊,卻始終不知道是誰幹的缺德事兒。
周赫煊想了想,笑道:“那就不用實名,簡稱孫姓軍閥吧。”
“孫姓軍閥?”胡政之大笑起來,“哈哈,此計甚妙!”廢話,當然妙了。
後世的八卦小報上,各種“X姓女星”、“Y姓鮮”,既讓讀者能夠意會,又避免了被人起訴的可能。
雖然被挖的是滿清皇室的陵墓,但這種事情還是得聲討。孫殿英盜取的那些陪葬珍寶,很大一部分都失海外或者毀於意外,報紙披
出來後,能挽回一件是一件。
第261章【亡國之君難當】租界,張園。
載澤、寶瑞臣、奢壽民、陳詒重等滿清遺臣前來拜見,二十多人呼啦啦跪地磕頭:“拜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溥儀陰沉著臉,拿出一張《大公報》說:“有報紙說這次盜劫皇陵者,乃一孫姓軍閥所為,諸位愛卿可知此人是誰?”
“秉陛下,”寶瑞臣抬頭作揖道,“應當是孫殿英無疑。微臣此次前往東陵善後,經過多方調查,已探明孫傳芳部曾在東陵附近駐紮兩月有餘。”
“可惡!”溥儀猛拍桌子,他仰面朝天,眼角溢出淚痕:“列祖列宗在上,我溥儀發誓,不報此仇,便不是愛新覺羅的子孫!”
“皇上!嗚嗚嗚嗚……”堂下哭聲一片,遺老遺少們捶頓足地哀嚎起來。
一個半月前,溥儀就開了次御前會議,並在張園設置靈堂每祭祀,還派寶瑞臣帶著70多人前往東陵善後。如今慈禧和乾隆的屍骨,已經重新安葬好了,載澤和寶瑞臣還順帶探查了真相。
如今得知孫殿英乃是主謀,溥儀再次召開會議,最終以清室和遺老的名義,向蔣介石、閻錫山、各大報館發出通電,要求嚴懲孫殿英,並讓政府出錢賠償陵墓修繕費用。
御前會議結束,“群臣”告退。
溥儀來到書房鋪開畫紙,義憤填膺地揮毫急書,片刻不到便作好一幅畫。
畫上有個男子被五花大綁,面目驚恐地跪在地上,旁邊寫著“孫殿英”三字。另有一男一女站著,手持寶刀和寶劍,一劍斬向孫殿英的脖頸。
嗯,這就是後世藏於偽滿洲國博物館的展品,溥儀真跡《殺孫殿英》!
剛剛以畫明志,太監突然前來稟報:“皇上,張學齡張公子求見。”
“請他到會客廳。”溥儀放下畫筆說。
溥儀如今所居住的張園,就是張家的產業,就連門口站崗的侍衛都是張家請來的。張彪去年就死了,現由長子張學齡擔任家主,認真說來相當於溥儀的房東。
溥儀此刻心情不是太好,他板著臉來到會客室,語氣冷淡地問:“張愛卿尋朕有何要事?”張學齡也不客氣,開門見山道:“溥先生,我是來收房租的。”
“房……房租?”溥儀以為自己聽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