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賈公公微微點頭,自古君王大多自負,極少反思自己的錯誤。但宋暨明顯不是這樣,只要臣子諫言屬實,哪怕是指著鼻子罵,宋暨也會欣然接納改正。
不過對於‘矯枉過正’,賈公公卻是持不同意見:“武人開國,文人治世,太平盛世武人太多,有百害而無一利,不管束必然殃及市井百姓。嗯……不過管束太嚴,江湖人力無處發洩,也會助漲了暗中燒殺劫掠的風氣,長安明面歌舞昇平,每年暗中私鬥死傷慘重便是例子。”
“大興武舉本就是給武人一條出路,那些個江湖客卻自恃清高不肯從軍入伍,朕總不能再把政令放開任由他們互相仇殺不干涉,那天下豈不是亂套了。”賈公公稍微琢磨了下:“人之所求,無非權錢名,江湖人重名
要多一些,只要入了江湖,都想在江湖上佔據一席之地。以前這個‘名’是靠殺出來的,現在不讓他們殺,只能切磋誰都不服氣…………東海陸百鳴劍術不下與祝綢山,江湖上提起‘劍聖’,卻只知老劍聖祝稠山而不知陸百鳴,因為陸百鳴未曾遊歷江湖積攢聲望。老奴覺得,倒是可以從這方面入手。”宋暨端起茶杯抿了一口,雖然武行的事兒是小事,但作為大玥帝王,能讓一方太平自然不會懈怠。認真思索了片刻,看向了掛在牆上的畫卷:“先帝年間有‘宣和八魁’,在江湖市井傳唱至今。要不朕親封個‘昭鴻十魁’,賜武進士出身放榜天下,讓天下武人去爭?”賈公公走到近前頷首道:“江湖上倒是有這說法,但一直未能成氣候。常言‘武無第二’,聖上若是親開御口賜下匾額,江湖上怕是會熱鬧許多…………市井百姓其實對才子、豪俠、美人的事蹟最為追捧,百姓白天勞作,閒暇時能在酒館茶肆閒談幾句放鬆放鬆,也有助於安民心。”賈公公這句話是很有遠見的,哪怕是現代社會,廣播、電視等物的出現,最初的目的便是讓底層百姓疲憊之餘有放鬆的地方。
宋暨也來了幾分興致,稍作斟酌便點頭:“明與蕭相等人商討一二,若是可行,便把詔書發下去吧……文無第一,才子就免了,至於天下美人……去把徐丹青給朕找回來,賜他一支筆,問他接還是不接。”
“那十武魁的人選?”
“朕又不是江湖人,你可有合適的人舉薦?”賈公公仔細回想過往,沉聲道:“劍聖陸百鳴、千仞門司徒嶽燼、肅王世子許不令可以入榜,其他人難分高下,得打過一輪才知曉。”宋暨略顯意外:“許不令年僅十八,能進天下前十?”賈公公認真點頭:“年幼成名,如果沒中鎖龍蠱,排在第十想來夠格。”宋暨不會武藝,瞭解最多的高手也就賈公公,當下問道:“你在十人之中,排第幾?”賈公公滿是褶子的臉上出幾分謙虛:“老奴年事已高,排在許世子後面即可。”宋暨手指輕敲桌案,搖頭一笑:“罷了,把你除外,讓外人去爭。”
“諾!”主僕二人商談了片刻,門外忽然有一道黑影落下,在御書房外沉聲開口:“聖上,有客人進宮。”宮門已經關閉,這時候來客人,自然不是請來的。
自從鐵鷹獵鹿之後,潛入宮城報仇的人不在少數,宋暨也沒在意。
賈公公躬身行禮之後,便持著拂塵緩步出去關上了房門……
---------又混到六頻推薦了,再晉級三江失敗估計就沒機會了,大佬們賞張推薦票吧~------------第三十二章皇城大內,虎龍潭!
呼——呼——諾大的太極宮內,只有寒風掃過宮閣的輕微呼聲。與外城的衛軍雲集相比,太極宮的遊廊御道空空如也不見半個人影。
許不令自長樂宮潛入這裡之後,並沒有掉以輕心,反而把謹慎拉到了頂點。據他的瞭解,天子身邊至少都有百餘名高手,他雖然身處太極宮的角落,距離御書房尚有三千步的距離,也不可能一個人都沒有。現在看到不活人,那隻能說此處的護衛藏在暗處,他都難以發現。
從長樂宮走過來,步步為營之下用了半個多時辰,此時找不到暗處的護衛,反而被限制住了不敢貿然行進。
踏踏——時間一點點過去,許不令在陰暗處等待許久,直至夜間添燈的小太監,提著蠟燭走過遊廊,檢查一個個燈籠。
清脆的腳步聲傳出很遠,自然也引起了周圍人的警覺。
許不令目光如夜鷹,總算在一棟建築的飛簷下發現了個黑影動了下,應該是轉頭查看情況。
知曉了暗哨的位置後,許不令暗暗謀劃路線,卡著暗樁的視野死角,朝著太極宮深處的御書房行進。
只可惜,許不令還是太小看了天子身邊的護衛嚴密程度。
從古至今從未有人能接近天子千步,許不令本以為能走的近一些,卻沒想到道剛走出十來步,夜貓跑動的沙沙聲便由遠及近。
聲音很輕微,但在幽靜夜中可以用刺耳來形容,明顯是有人朝著他過來了。
許不令臉驟變,才剛跨入太極宮便被發現,他有一百條命也不可能走到皇帝跟前,前路已斷的情況下,當機立斷折身便跑。
“賊子休走!”帶著幾分尖銳的呵斥聲自上方響起,身著道袍的中年男子躍出飛簷,整個人如騰空白鶴般落下,手中長劍已然出鞘。
添燈的小太監大驚失,手中一捆紅燭掉在地上,發出叮叮咚咚的悶響,摔成了碎塊。
周邊建築之間,兩道黑影被驚動,同時飛身而起朝這邊衝了過來。其餘暗哨原地待命,防止調虎離山。
許不令已經被發現,沒有再隱匿行蹤的必要,奔襲如風跑向宮牆,兩把漆黑匕首倒持在手中。抬眼看向空中落下來的道士,眉頭不由一皺。
雖然沒見過這名道士,但這手‘白鶴亮翅’絕非尋常牛鼻子能使出來的。自大玥入駐長安前,便有無數世家門閥投靠,而附庸的江湖上勢力也不再少數。
道教自前朝起便地位很高,武當、龍虎山等名門在宋氏平定天下時出了不少力,大玥定都長安後,彼此關係融洽,每年也會派高人駐守皇城擔任天子親衛。
眼前這個道士看穿著明顯出自武當,武當山現在有六位師叔,按照順序推算,今年在京城的應該是老三陳道平。
據江湖上的傳聞,陳道平在武當山上武藝僅次於武當殺神陳道子,名氣雖然沒有陳道子那麼大,但武藝和張翔比起來也在伯仲之間。
隨著陳道平的面,左右兩方的黑影也顯出身形。左側是手持九環刀的鐵塔壯漢,江湖上用九環刀的就千仞門一家,門主司徒嶽燼是天南武林第一人,在場這個怕是司徒嶽燼的弟弟司徒嶽明。
右側則是個女人,四十歲往上,使用的九節鞭。許不令雖沒見過面貌,但‘九節娘娘’的名聲如雷貫耳,先帝的妃子之一,當年在長安揍過他爹許悠。
僅僅掃了一眼,許不令便心中暗驚。
知道天子身邊護衛森嚴,不曾想離御書房還有兩裡多地,便能撞上三個在江湖上名氣頗大的高手。
許不令單打獨鬥放翻一人有把握,但中毒的情況下一挑三本沒有勝算。若是被拖住等其他高手趕來,都不用賈公公
面,這群鷹犬都能把他啃得骨頭都不剩。
“呀——”千鈞系與一發,本沒有考慮的時間。
許不令悶喝一聲,手腕小腿上的貼身黑衣猛然被撐的撕裂,整個人鷹擊長空般躍起,眨眼間便來到了正在落下的陳道平身前。
“當心!”數聲呵斥從宮城各處響起,顯然都在旁觀這邊的動靜。
道袍獵獵作響的陳道平,手持雪刃長劍,眼中明顯閃過一絲錯愕,在許不令發力之時已經察覺不妙,剎那間轉攻勢為守勢,一劍橫削劈退來敵,左手回掏直接扣住了飛簷下的橫樑。
叮叮叮——數聲脆響,火星四濺。
不過剎那之間,許不令手中兩把匕首遊移如風,三刀便彈開了劍刃,繼而直取中門刺向陳道平的咽喉與心口。
兩人都是騰空,這一下的迅猛超出了常人想象,哪怕陳道平五指刺入梁木之中,全力將身體拉回去也有點來不及。
許不令本想先殺一人,只可惜左右兩名秘衛絕非庸手。
宮裝女子身如鬼魅已經到了下方,手中九節鞭扔出直接纏在了許不令腳踝上,嬌斥一聲便往下猛拉,硬生生把許不令砸向了地面。
陳道平乘機脫離險境,回身踩在橫樑上屈膝猛彈,竟然跟著下墜的許不令一起落了下來,手中劍鋒直至許不令咽喉。
形勢眨眼逆轉。
蒼茫夜之下,巍峨宮城之中。
三名高人以必殺之勢,堵死了幾乎所有的退路。刀光劍影似乎讓天空的月都暗淡了幾分。
太極宮頂端,賈公公佝僂著身軀,看向極遠處的四個小點接敵,微微點頭:“老乙,這個客人,有點意思,持匕首,用的卻是娥眉刺的手法,恐怕是蜀地某個報仇的晚輩,死這裡可惜了。”賈公公的旁邊,從頭到腳都蒙著黑布只出一雙眼睛的男人,
後橫著三把直刀,懷抱雙臂淡然道:“這麼多年了,還改不掉惜才的
病。世間俊才數不勝數,到頭來能活到最後的才能叫俊才,半途夭折的,和廢材無異……”說話之間,死士乙忽然雙眼微眯,
出幾分意外。
只見遠方那身陷必死之局的刺客,在刀劍包夾之下,竟然強行收腿,藉著腿上九節鞭的下拉之力,猛地往地面衝去,不顧近在咫尺的刀鋒,一腿踢向九節娘娘的腦門。
九節娘娘拼盡全力下拉,本想把騰空的刺客摔在地上,可這下卻變成了把刺客拉到身前。
兩人合力之下,刺客速度快到了只剩下殘影,等九節娘娘察覺不妙,一記鞭腿已經來到了腦袋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