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整個陵園以照壁、柵欄幾神道、寢殿、闕坊及陵墓組成,排列在由南至北的中軸線上。園內草木蔥翠,古柏森森,沒有半個人影,際此落時刻,別有種懶洋洋的清靜,與成都上空籠罩著的無形肅殺戰雲混合成一股特殊至難以形容的
覺。
供奉塑像的殿堂後面,是一座高大的土堆,周圍環以紅牆垣,草樹叢生的土丘下,建有一座開闊如小廳堂的密室。室內各角落掛起四盞大燈籠,將地下室映得比地面上還明亮,地上滿鋪繡著黃綠紋的地毯,廳內只有一張做工
巧的酸木茶几和幾個舒適的厚皮墊。
均是一身便裝的李建成、解暉、解文龍三人正面凝重地安坐在皮墊上,默默地品著香茗。
解暉目光深注入茶杯中的輕柔漣漪中,思緒彷彿又回到了四十多年前。
一個炎熱的夏裡,宋缺與解暉因生意而碰頭。親眼得見英雄了得,不可一世的宋缺那般人物,解暉一見心折,二人結成好友,遂聯手掃蕩當時肆
蜀境內的兇悍馬賊,幾番出生入死,並肩作戰,二人友誼更深一步。後梵清惠因碧秀心和石之軒的事踏足江湖,與同樣
尋石之軒晦氣的宋、解二人相逢於道左。年青時的梵清惠美至令人難以相信,是即使眼睜睜瞧著,仍無法相信凡間竟有此人物的那種,宋、解二人不可遏制地生出愛慕之意。隨後她與宋缺暢談天下時勢、古今治亂興衰,解暉當時雖只是旁聽者,卻記得他們說的每一句話,更
受到她悲天憫人的情懷,為萬民著想的偉大情
,不敢有片刻忘記。
所以當梵清惠派人秘密送來一封信,解釋玄門選擇支持李世民的前因後果,解暉斷然選擇支持李唐。只因他並非熱衷權力富貴的人,如非天下大亂,恐怕早已退隱山林,把家當
給兒子打理,再不過問世事。他如此做只是堅信他為的不是解家的榮辱,而是天下萬民的福祉。
宋缺給他的信中表明瞭自己的立場和看法,沒有人可以動搖他的信念,包括梵清惠在內。同樣的,解暉的立場和看法也沒人能改變。
至於李元吉第二次表示宋玉華在洛陽的消息乃千真萬確一事,並未對解暉造成多大影響。
元越澤從前的推測是錯誤的,解暉此人當真稱得上這個空間最痴情的人。
宋閥突然打破巴蜀的南面屏障,令解暉陣腳開始變亂。川幫的“槍王”範卓、羌族的“猴王”奉振、瑤族的“美姬”絲娜、苗族的“鷹王”角羅風、彝族的“狼王”川牟尋聯合抵制解暉的武斷,導致幾方勢力關係破裂,解暉不理反對他的的人,號召成都人支持他,反應卻很冷淡,因為大多數成都人都與範卓等人意見相同,認為巴蜀至少該在中原一統前維持中立。解暉卻暗中將獨尊堡的婦孺和無力作戰的族人撤往這座規模不小的地下秘室,獨尊堡只留子弟兵留守,只是這行動,可看出他不惜一戰的決心。成都沒人明白解暉怎會下這麼大的決心,孤注一擲的投向李淵。
兩前,宋閥先頭後續部隊已經匯合北上,總兵力達十二萬以上,各種初次問世的強猛攻城工具陸續從水道運來,對雙
城開始了狂轟猛炸。好在李唐和獨尊堡的聯軍已開始提防元越澤的“斬首行動”主要將領們很少
面,只隱在幕後策劃指揮,對於守城來說,倒也沒多大弊端。為防止元越澤潛入成都實行“斬首行動”解暉與主要將領們早早住入這個本是解家人才知曉的秘密避難處。
成都原本屬獨尊堡系統的人馬不過萬人,比起宋家軍只是不堪一擊的烏合之眾,多虧李唐十萬大軍開到,李建成起初還來個裡外夾擊戰術,聽到宋法以秋風掃落葉之勢橫掃巴蜀中南部以及元越澤也在陣中,他雖一貫驕橫任
,終非等閒之輩,否則哪能坐穩太子的位置?立即將全部兵力和物資運入城內,又經過一段
子的籌集,積累的糧草物資足夠成都撐上一年半載的了。北路李唐軍節節大勝,大河以北已完全控制住,李元吉雖
怒了河北山東的百姓,於現實卻無多大影響,因為成王敗寇乃不二真理,在爭天下的鬥爭中,從無天理人情可講,仁義說到底只是籠絡人心的其中一種手段;中路的李世民雖未有大進展,卻依舊不容小覷,這主要與他承擔的壓力最大,擅守不擅攻有關,誰都知道一旦李世民掌握主動,結果就是敵人必敗。所以守衛成都絕不容再有失,否則李建成將被兩個兄弟壓得死死的。
解文龍回憶起昨晚的噩夢:宋閥俚兵黑壓壓一片,陸續攀上城牆破開的缺口,蓄勢以待的守軍們將熱鍋中的滾油揚下,箭矢雨點般從牆頭、哨樓和掣高點出,帶起一蓬蓬的血
。雙方
兵不斷增援,戰況慘烈至極。他想起了並未參與進攻的宋師道,又想起宋玉華姐妹,實際上他對自己現在的
情生活極滿意,宋玉華是否真的跟了元越澤,對他沒任何影響。他只是
慨與宋家三姐弟情同手足的關係演變成今
的結果。他雖不同意自己父親的決定,卻因重孝道和保家族而不得不與解暉站在一起,就好比宋師道有他自己的立場一樣。每個人都會因不同的立場、切身的利益、運道的順逆因應情勢變化而改變。生命有時就是這般無奈。
“篤篤篤!”走廊處傳來節奏怪異的輕聲敲擊,將各有所思的三人拉回現實,解暉發出暗號,門口進來一名探子打扮的人物,面不自然地跪倒報道:“稟太子、堡主、少堡主,雙
城半個時辰前被破,宋閥軍的“震天雷”發
了四次,已入城歇息整頓,暫時未有動向,我軍大部人馬已由秘道退至城外。”三人對視點頭。
“震天雷”乃魯妙子研發出來的最先進遠程攻城巨火弩炮的名字。數年來花費無數心血才成功製出五臺,宋閥今趟帶來兩臺。
----第152章炮彈為鐵鑄空心球,內裝火藥及利比刀劍的鐵片,並裝有將藥線安放在竹管內的引信。發時將彈丸裝入炮管,先點燃引信,後點燃炮管內發
藥,彈丸到達目標後爆炸,殺傷力驚人,就算等閒武林高手也難倖免。
這種巨火弩炮是守城一方的最大威脅,但李建成與解暉卻不擔心,因為從過去宋閥使用的次數看,炮彈積存肯定不多,所以不敢隨意亂用。
任魯妙子天才絕頂,又參考後世書籍,始終受這個時代落後的生產力影響,火藥的原料採集等都是大問題,所存之貨本就不多,為應付比成都堅實許多倍的長安城,當然不敢隨意亂用。
將理論實踐出來絕非一件易事。
雙城位於成都之南,在氣勢如虹的宋閥軍面前,守也不是,放棄更不甘,故李建成與解暉決定耗費一下對方的火器,順便最後觀察一番敵人的攻城戰術。事實上城內早有通向城外的秘道,一旦情況不對,可選擇立即撤退以保存有生力量。當敵人發現秘道時,守城軍早已撤回成都。
揮退那探子後,解暉著解文龍看好範卓等人,又請李建成到偏廳去用晚膳。
元越澤、宋法亮、嶺南三大俚帥漫步在雙古城的大街上。
城內各處火勢已被撲滅,只餘水氣輕煙裊裊上升,提醒人們這裡曾發生過烈的攻城戰。剛剛宋家軍已發現通往城外,長達半里的寬闊秘道。敵人撤退得不但快,且有秩序,將傷亡降至最低點。
宋法亮瞧了一眼轉暗的蒼穹,嘆道:“可以推知,李建成和解暉都膽怯了。將最後希望全盤押在死守成都上。”元越澤道:“成都自選擇支持李唐那起,應該一直都在加固城牆,修建各類守城設施,以及籌備糧草物資吧?”宋法亮點了點頭,微笑道:“不過他們也有很多弱點,比如被姑爺嚇怕了,再比如人心走向始終是靠向我們的。”頓了一頓,又面到崇敬地道:“老閥爺未仙去前,乃最得南方各少數民族尊敬的人,因為他是最能善待少數民族的漢人,做
易從不會騙他們半個子兒,對嶺南一帶的眾多弱勢民族更是愛護有加。”他口裡的老閥爺自然就是“天刀”宋缺。
瀧水郡的俚僚領袖陳智佛接著道:“自宋二爺當上閥主後,對我們少數民族更好,連年派人助我們修路闊橋,大到住所,小到飲食,沒有他不關心的。對外做生意更是特別照顧我們少數民族,名聲甚至比天刀老閥主還要勁。”此人四十來歲,身材頎長結實,作文士打扮,有一個超乎常人的高額,目光尖銳,蓄有一攝小鬍子,外型瀟灑好看。
元越澤微微頷首。
番禺郡的俚僚領袖王仲宣大笑道:“我們收到消息說,川幫和巴盟知道我們蕩平川南,已結成聯盟聲援我們,得成都形勢更趨緊張。”他與陳智佛年紀相仿,身材肥胖,如同水桶,脹鼓鼓的大肚尤為顯眼,偏是予人靈動活躍的相反
覺。
元越澤想起範卓,心忖成都一向是諸族聚居之地,川幫和巴盟在城內勢力深蒂固,解暉肯定不敢趕對方出城,否則只會在外敵攻來前惹起內亂,所以只要封鎖城門,川幫和巴盟各族家族龐大,為保家族當然也不會蠢到主動與解暉作對。在這樣微妙的平衡面前,內部矛盾已無威脅。
想到這裡,他問宋法亮道:“法亮打算如何對付成都?”宋法亮沉道:“我們城內探子報告說,守軍人數也在十萬以上,且敵人背城而戰,深溝高壘,可藉助高牆上的投石機和居高臨下的弩箭增加防衛力,故不懼我們正面的任何衝擊。末將暫時的計策就是圍城後留其一角,攻心的同時繼續通過水道集結物資兵力,趁機將成都四周城鎮完全控制下來。在對方士氣低
時再發動雷霆突襲。”元越澤嘆道:“攻城始終都是下下之選,法亮此法甚好。我們由於有水道支援,所以進退自如,物資無憂。且南方和北方的氣候差距很大,如北方這個時候冰封雪蓋,只有停戰,南方除了稍冷些許,與秋季實無差別,士兵們也不會遭太多的罪。”
“虎衣紅粉”歐陽倩口道:“我們可否在攻心的同時以計快速消耗城內守軍的器材?比如箭矢。”元越澤四人微微一呆後立即點頭。
他們早看出對方有意針對元越澤的斬首戰術,所以此法再難建功,因為他畢竟不是無所不能的神仙,上萬人面前,他也會心有餘而力不足。宋法亮的圍而不攻,開其一角是自古常被人用的計策,如今年關已至,雙方不選擇立即開戰,只會為宋家軍贏得更高的讚譽和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