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崑崙腳下風雲湧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早見元始處處迫,李基
中早已憋了一肚子火,其實又何止是李基,截教在場門人無數,只不過懾於元始天威,不敢多言,李基卻是沒這麼多講究,骨子裡的自由平等還是
深蒂固,此時翻湧上來,再也忍耐不住,將自己所想娓娓道來,如話家常。
李基如此說,倒也不是空口白話,平白亂說,想闡教門下黃龍真人乃是一頭黃龍得道,而玉鼎真人乃是一塊先天玉石得道,雖然不凡,但若要強說是爬蟲沙石,倒也無錯。
龍乃鱗蟲,玉石再好,也只是山石。
元始大怒,被一個小輩當面斥責,聖人的麵皮哪裡還掛得住,便要出聲,就聽高座上的通天笑著說道“你接著說便是,勿需顧忌。”老子倒是對李基頗為欣賞,聽通天如此說,也是笑著說道“通天賢弟,你這弟子哪裡會顧忌什麼,李基,你既有想法,便說來聽聽,莫要說你這幾位師伯師尊頑固不化,聽不得門下弟子之言,只是言辭之間注意一些。”李基向兩人略略躬身“多謝師尊師伯。”聽老子如此說,元始也不好再說什麼,任由李基說下去。
“二師伯既然談及出身,弟子昔化形得道
晚,沒有見過當年紫霄宮內道祖講道的盛景,卻也知道當年在紫霄宮聽道的,不獨獨都是資質稟賦絕佳之人,萬物生靈可見紫霄者均可一往。弟子愚鈍,竊以為家師之行事,乃是得受道祖之風範,有教無類,教化生靈之
本。西方兩位教主也說,世間無不可渡之人,一切眾生,皆有佛
。佛門廣大,尚可渡盡眾生。想我道門,難道只擇賢良者。而捨棄愚頑,尚不如佛門!”老子一笑“佛門說要渡盡眾生。本就是虛妄,如此安可實現!”李基灑然一笑“大師伯言之有理,只是世人每多愚昧,如此以往,卻怕是信佛者多,仰我道門者少了。”通天冷然說道“那佛門
要宣揚,普度眾生,怎得東進!”李基心中慘然一笑。
“老師啊,這次封神過後,便是別人大興,道門衰落。佛門廣進了。”面上不分毫,依然接著說“弟子認為,既然是考校門下
行。最好莫過於憑藉各自機緣,大劫中各分品類,到時玉石自現,也是順其自然,生滅消長,造化之數。”元始自然不願,通天搶先說道。
“如此倒也不失為一個妙法!”老子笑著說道。
“既是如此,便依此法。”能免去兩聖相爭。老子自然同意。
眼見自己跟老子前來迫通天,不想竟是如此結局,元始心下忿忿,卻也無法,只得應道“那便各安天命,各憑手段!”說罷起身拂袖而去。
老子無奈一笑,衝通天辭別,通天心下舒暢,笑的說道“大師兄慢走,這封神榜便由師弟送去紫霄宮吧。”老子點頭,大袖飄飄,宛若雲龍,倏忽不見了。
封神之事既然已定,眾仙散去,通天執了封神榜來到紫霄宮,鴻鈞道人什麼都沒說,依然將封神榜掛在紫霄宮內,另取一木鞭,有三尺五寸六分長短,分二十一節,每節都有四道符印,共有四十八道符印,每道符印都是晦滅隱現,光華點點,正是打神鞭。
“此兩物便在紫霄宮內,等到天定封神之人出現時,其人在哪教便由哪教執掌,主持封神。”說完這些,鴻鈞依然隱去,通天心下清明,也自回了碧遊宮。聖人神通,無所不知,鴻鈞道人又無意隱瞞,天地間六大聖人雖然有五人不在,卻都知曉,自是不提。
封神榜雖然沒有簽訂,也就是所有事情都還有轉寰餘地,李基心下雖然依然沉甸甸的,卻也鬆了口氣,自己清明以後諸事發展的大致走向,可謂是掌握了一張最為有利的籌碼,當下便開始細細算計起來。
既然有天定封神之人,李基自然就想到了姜子牙的身上。想到這裡,李基不有些頭大,自己後世看書的時候從來都是一目十行,於其中細微末節甚不在意,那至關重要的姜子牙到底何方人士,祖籍出身,竟是一無所知,無奈之下,李基動身便往崑崙山腳下行去,既然找不到,只能來個守株待兔了。
既是故地重遊,別有一番滋味。一路上見得松柏修竹,青山帶雨,鬱郁蒼蒼,白鹿玄猿隱現,青獅白象行藏,煙霞散彩,月搖扁,果然仙靈福地,人間天堂。
雖是舊地,到底今時不同往,殺了別人的弟子,搶白了了別人地師父,哪裡還好見闡教一干人等,守了幾
而一無所得,期間李基也曾用心推算姜子牙的行蹤,只見天機是朦朧一片,心知姜子牙乃是天定封神之人,若是如此容易就推算出來,早就被幾大聖人搶破頭了,怎會安安穩穩的以一介凡俗之身自行爬上崑崙拜師!
靜守了幾什麼都沒發現,李基又覺難見闡教門下,不由有些尷尬,左思右想之下,用傳心之術召喚孫悟空。
不過多時,就見一團清光風馳電掣地從東方呼嘯而來,氣勢威猛之極,九天之上的雲氣被衝的翻滾蒸騰,遙遙地開闢出一條雲路。
李基見孫悟空一路張揚,心中微微苦笑,果然是一代美猴王,後世齊天聖,行事論及跳脫無拘,還數此人。雙眼掃視,早看見清光包裹中猴子的身形跳躍騰挪,時而如風車旋轉,時而直上直下的縱橫衝撞,展開李基當賜下的飛行神通,當真是來去如電,疾如驟雨。
孫悟空一路飛馳,肆意縱橫,當真是自在之極,自東勝神洲花果山起,至南贍部洲崑崙山止,將近億萬裡的距離只半個時辰起落就來到跟前。
遠遠的孫悟空就看見李基,兩人師徒,同修截教上清,氣機,自然能相互察覺。將身形放緩,如
星隕瀉,轟然砸地,雙腳站定屹立,所站地方四周氣
盪,形成一個個的漩渦,相互之間摩擦滾蕩,狂風呼嘯,往四面八方鋪散衝擊,樹葉被搖動之下颯颯作響,塵土飛揚。
孫悟空呵呵一笑“老師,您召弟子來有何事吩咐?”李基笑罵道“你這猴子,怎的連趕路都這麼張揚!”孫悟空撓了撓頭,低聲一笑,卻是沒說什麼。
“你在這裡守上一段時間,替為師看著往崑崙山上來拜師的,若是有一個叫姜尚姜子牙的,就把他留下,帶回波山,切記此事,不可怠慢!”說話之間,李基竟是罕有地疾言厲
。
孫悟空領命稱是,李基見他意態肅然,也就放心,便自離開。
不說李基悠然而走,想那崑崙山聲明顯赫,乃是洪荒之上有名的仙山福地,往拜師者繁多,如過江之鯽。雖則截教仙靈道德之命尤甚闡教崑崙,奈何其地在東海汪洋,山門只在虛無縹緲之間,尋常之人哪裡到得了,是以洪荒之上的求仙尋道者,多是慕名而往崑崙。
孫悟空既然領了師命,雖則頑劣,卻也盡心盡力,升月落,不覺半月有餘,也有幾個上山拜師的弟子,儘管有些煩悶,孫悟空依然逢人便問,卻未曾發現有叫姜尚地,不
有些悶悶。
卻說那些上山拜師的人,在崑崙腳下被人詢問姓名,然後放行上山,到了山上就有些好奇,私下裡便與山上的仙人談論起來。闡教中修道的門人道童也是好奇驚異,思忖許久,闡教之中唯有云中子素來溫和慈藹,聽說此事地道童便尋了雲中子問及此事。
雲中子亦是不知,滿頭霧水,思索許久無果,便自推算,李基雖然親自佈置,卻沒有做過什麼計謀,也沒有考慮到這一點,雲中子推演天機,不過片刻就知曉其中究竟,雖則不清楚李基為何要派弟子在這裡攔截上山的求仙拜師弟子,也隱隱覺得應該是跟元始前些時提及的封神之劫有關。
思量片刻,雲中子沒有驚動任何任何人,徑直來到山下,遙遙便看見一個道人正自與一個凡俗之人談,來人雖是凡俗塵世所出,眉目之間卻是豁達
朗之氣,竟還在一般仙人之上。
此時已是金烏西沉,紅霞漫天,西方天際被夕陽映照的火紅一片,孫悟空又自靜等一天,終於在黃昏時分又遇見一個上山的人,來人樣貌不凡,眉宇之間英氣,古意盎然,心中先有幾分期望,便上前相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