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金木麒麟流波靈猴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通臂猿猴跟齊天大聖翻身出陣,揮舞手中鐵,直取金木兩麒麟。
正在叫陣的兩人就覺眼前一花,兩道長虹劃破虛空而來,片刻就到身前,電光火石,剎那而至。幸好兩人也都是自上古就開始修行之人,又是麒麟之身,天資絕佳,反應都是不慢,晃手之間,手上已經多了兩把湛然閃光的長刀大戟。
金麒麟手持金光湛然的大戟,霞輝轉,庚金之氣暴走,與一
星光閃閃的鐵
碰撞在一起,地動山搖,塵沙滾滾,當空瀰漫。木麒麟反手多了一把長刀,銅鏽斑駁,卻是閃耀這翠碧綠芒,源源不絕,綿綿若存,悠長深遠,四周瀰漫的天地靈氣急速聚攏,無數通天巨樹嘩啦啦響動不停,無數翠碧的光芒從樹身上逸散飛出,匯聚到木麒麟身上。
“好強橫的天生神通,竟然御通天地五行,不愧是麒麟之子,果然不凡!”兩隻猴子對視一眼,同時閃過一絲念頭。
心下凜然,卻是絲毫不懼,妖身本就是惡念斬出,通臂猿猴的殺機凜然,憤恨惱怒,齊天大聖的暴躁不遜,桀驁任,都不是容易想與之人,見兩麒麟神通無匹,卻是毫不懼怕。
五行麒麟中,水麒麟法力最高,當年北海一戰,卻是被金光仙跟趙公明重創,被紫金鈴陰毒的煙火沙侵入筋絡元神,修養多年尚不見好轉,手中麒麟印包是被奪去。
而剩餘的這兩隻麒麟,金麒麟剛猛銳利,一往無前,戰力非凡。木麒麟聚攏碧木靈氣,通曉聚氣養生,卻是法力僅次於水麒麟。
兩人都是修行了千萬年的上古修士,雖然比不得孔宣這等大能。卻也不可小覷。現在施展出神通,果然威風凜凜,勢不可當。
齊天大聖手中鐵大開大合,與金麒麟
鬥起來。馬上就是戰成一團。靈元滾滾,將兩人包裹起來,銀白的庚金之氣,遊離的巫族篆文,充斥的星光燦芒,
揚而起的灰塵土氣,如一個巨大的繭子,層層疊疊。將兩人團團圍起。
眾人在外開來,只見一個光彩離地巨大炫目綵球怒轉急旋,其上光芒炸湧,
爆狂舞,天地間的庚金之氣急速聚攏,如水一般滲透進去。而無數如蝌蚪般古怪的巫咒在光球上漂浮。原本萬里無雲的天空突然就
下幾道璀璨地星光,點點星辰浮現,也匯聚到球上,更加絢爛奪目。
扁球之內,時不時傳來震耳聾的巨大撞擊聲,驚天動地,地動山搖。每每一次碰撞。光球上都是光華崩散
瀉,離旋甩飛而出,如點點螢火四
。
城樓上無數的軍甲兵士只看得意動神搖,挪不開眼球。
通臂猿猴與木麒麟又是另外一番景,鑌鐵
橫掃直掄,破空之聲嗚鳴大作。而木麒麟卻是隨風搖曳。方圓千里之內的花草樹木都隨著一種奇特的韻律隨之搖擺起伏。天地間都是一片綠光翠芒,手中長刀開闔之間都是刀芒
吐。力可開天。
通臂猿猴力大勢猛,木麒麟綿韌悠長。也是難解。
“好厲害的猴子,竟然能與我戰到這般地步,什麼時候天地間修行這般容易了,不過幾千年時間,竟然造就出這般敵手!”金麒麟大戟橫掃,與齊天大聖的鐵又是幾千百記的碰撞,手臂都有些痠麻,見對方卻仍舊生龍活虎,心中暗凜。
“這要傳了出去,還不被龍族那九個傢伙跟鳳族地孔宣笑死!”木麒麟也是心高氣傲,見對方竟然如此難纏,委實不好對付,心中就有些焦急。
扶炎跟趙公明幾人也在陣前觀戰,看著四人鬥法,都是談笑指點,不以為意。
不僅兩麒麟著急,兩隻猴子更是躁動難安,一個通玄功,一個潛修九轉歸元,都是玄功變化,詭詐萬分,都到最後,見急切難勝,竟是同時一聲大喝,現了法相天地的絕大身軀。
張口呼,雷霆奔湧,風聲呼嘯,天地靈氣滾滾而來,如同怒龍。再一吐,頓時就是無數雷火轟炸,如隕石密雨,不要命的砸落,轟隆隆在兩麒麟身外炸開,庚金甲木之氣亂如煮粥,一片混雜。
兩隻猴子對視一眼,心有默契,同時又恢復了常身大小,拔下毫,張口一吐,化作無數飛揚
攛的巨大怪蛇,頭上隱約有兩個
瘤,好似龍角,全身長滿了火紅的鱗甲,長長的尾巴如同竹節鋼鞭,遊走起來都是噼啪作響。
無數怪蛇遊走,蜿蜒扭曲,張口一吐,卻是火紅一片光芒,當空化作密密麻麻沒地青紫火焰,搖曳跳躍,狂猛亂湧。
“鳴蛇?”有些見識的卻是認出這蛇乃是上古奇獸,與化蛇,一主火,一主水,卻是極為強悍暴躁的神獸。
無數鳴蛇嘶吼,蛇噝噝,火焰亂閃,光雨繽紛,漫天湧動的甲木之靈如同瀰漫的汽油,火焰登時躥起千萬丈高下,燎向高空,漫天白雲都被蒸乾,化成一片虛無,天上如同火燒雲一般,赤紅一片。
漫天火焰被鳴蛇催動,登時攢簇如龍蛇,繞著金麒麟怒舞橫飛,轟鳴衝撞,幾千幾萬條火蛇,又經甲木之氣衍生,無邊無際,金麒麟不提防兩人聯手來伐,一陣對撞之後臉殷紅如血,似要冒出火來,倒飛出千百丈,跌落在地,
搐幾下,站起身來,卻是搖搖
墜,腳步踉蹌。見火蛇攢動,自己所凝聚的甲木之靈盡數成為火種薪炭,情知不好,連忙收攏。兩隻猴子卻是嘎嘎一笑,自身也化作兩條噴煙吐焰的鳴蛇,順著甲木靈氣鑽進木麒麟體內,隨即轟然爆裂,木麒麟全身筋脈簌簌顫動,迸裂炸開,鮮血淋漓而下,手足痠軟,竟是站不起身來。
袁洪在陣中一笑“這兩人法力強橫,收攏為己用也是極好!”隨手拋出淮井,當空化作一個長筒狀如同隧道地法器,黃光怒漲,幾道鐵鏈嘩啦啦響動,纏住兩隻麒麟,一收一縮,將之收進了淮井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