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零一一個大大的餿主意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记住【私章小說網】:4ZXS.COM
對於這位臺灣首任巡撫劉銘傳,孫綱一直是十分敬佩的。
劉銘傳,字省三,號大潛山人(讓孫綱想起了自己在刀友論壇上的網名“核潛艇”),安徽肥西縣農家出身,自幼生活窘迫,但為人剛毅勇敢,平喜歡舞刀
劍,練就一身好武藝,年輕時行俠仗義,闖蕩江湖,為官府所通緝,後來接受招安,率團練加入李鴻章的淮軍,稱“銘字營”在追隨李鴻章,曾國藩鎮壓太平天國起義和捻軍起義的過程中,劉銘傳因勇猛善戰,戰功卓著,很快由千總升為總兵,成為李鴻章麾下最重要的大將之一,後來升任直隸提督,1883年中法戰爭爆發,清廷任劉銘傳為福建巡撫,赴臺灣抗法,受命於危難之際,他潛赴臺灣,
心準備,到達臺灣僅15天后,法軍即開始攻臺,中法戰爭中最為艱苦的臺灣保衛戰打響,在這長達數月的戰鬥中,劉銘傳率領檯灣軍民,在大陸人民的支援下,奮勇作戰,給法軍以重大殺傷,堅守住了祖國的寶島臺灣,為中法戰爭的最後勝利作出了極大的貢獻。
1885年,臺灣建省,劉銘傳任臺灣第一任巡撫,在他任職的六年中,對臺灣的國防,行政,財政,生產,通及教育事業,進行了廣泛而大膽的改革,全面推進臺灣的近代化進程,使臺灣的面貌煥然一新。後人評價劉銘傳說“倡淮旅,練洋
,議鐵路,建臺省,實創中國未有之奇”可以說給予了高度的讚揚。
孫綱一想到因為自己的關係,沒有讓寶島臺灣落在了本人手中,這位傳說中的英雄也沒有因為聽到臺灣被
本佔領的消息而“嘔血而亡”年僅59歲就含恨離開了人世,心中就
動不已。
如今,他要來幫自己了,這個消息,沖淡了丁汝昌即將離任帶給他的陰鬱。
“臺灣為東南七省門戶,鄰近本,各國無不垂涎,一有釁端,輒
攘為
據,”李鴻章看著他說道“上次
艦偷襲基隆,邵友濂畏匿不出,大失民望,這回有汝昌坐鎮,老夫也能放心了。”孫綱仔細地想了想,不由得佩服老狐狸的思慮周密,他說道“既然如此,不如給臺灣配上水師如何?戰時可收相互支援之利。”李鴻章笑著點了點頭,說道“你和銘傳想到一起去了,銘傳在臺灣時就曾有此奏議,朝廷以‘款絀’為由不準,這回就應該沒什麼問題了,臺灣民殷富實,買幾條軍艦的錢還不成問題,只不過,這船得你給他們造了。”孫綱點點頭,他這個提議其實也是為
後對
作戰伏下一著暗棋,一旦再和
本打起來,駐臺灣的水師可以直攻
本本土,做為牽制。
“朝鮮這邊的局勢怎麼辦?”孫綱又問道,“無妨,俄人有挑唆朝戰坐收漁利之意,老夫豈能讓他們如願?”李鴻章又喝了一口咖啡,說道“老夫已經通知了袁世凱,讓他勸告朝鮮國王,先緩和一下同
本人的矛盾,讓他們和
本人簽約,限定每年出口到
本的糧食和一些重要商品的數量和價格,雙方互相賠償下損失好了。現在打
本人還不是時候。”孫綱點了點頭,老狐狸處理這些問題還是滿有辦法的。
“知道朝廷為什麼派老夫出國嗎?”李鴻章看著他問道,“晚輩不知,願聞其詳。”孫綱乖巧地說道,其實孫綱從後世的史書中瞭解過,李鴻章是奉了清廷上下“結強援制
”的“任務”找俄國人談判的,可是現在因為他這隻小小蝴蝶的關係,中國取得了甲午戰爭的勝利,中國還用去巴結沙俄這個所謂的“強援”牽制
本,讓李鴻章
了個《中俄密約》出來,導致了後來的
俄戰爭,以致於落得個“老來失計親豺虎”的嘆息嗎?
“英極有可能暗中結盟一事,對朝廷震動極大,老夫上次所訂之《中法密約》,太后和皇上不
群臣知曉,恐生事端,此番又有人上書皇上言前番我陸路大敗,俄
出兵助我,又曾有恩於朝鮮君臣,不如聯俄製
,皇上大怒不允,至有‘驅虎逐狼’之語,”李鴻章說道“但朝議紛紛,眾口一詞,皇上終不能狃於成見,太后意甚不明,依你看,此事可行否?”其實,對於這個問題,光緒皇帝認識得是十分清楚的,他知道沙俄一直對中國東北,也就是大清的“龍興之地”有著濃厚的興趣“聯俄”的後果很可能是讓沙俄最終佔領東北地區,把東北變成“黃俄羅斯”可甲午戰爭中大清陸軍的表現已經證明了中國現在無法依靠自己的力量保住東北,所以一些朝臣才有了這個“聯俄”的提議,想以條約的手段約束沙俄蠶食東北的野心,但是,一紙條約,就能滿足北極熊的侵略胃口嗎?
朝臣們擔心東北的局勢是對的,但了這麼個大大的餿主意出來,也從側面反映了目前的中國高級決策層對世界形勢的無知。
“以目前之態勢,我大清能戰之軍皆在北洋,海陸兵不滿十萬,船不過數條,一旦有事,守衛京師尚可,東北確實鞭長莫及,”孫綱說道“當前之法,唯有拖延時間,以建強軍為富國之本,對外,當免開戰端為上。”
“拖延時間,建成一支強軍,實為刻不容緩,老夫曾奏於皇上,盡撤八旗,綠營舊軍,著各省從速編練新式陸軍三十六鎮(相當於師),皇上以阻力太大,恐非旦夕可成也,”李鴻章長嘆一聲,說道“俄皇行加冠之禮,皇上擬派王之
往賀,俄人以‘人微言輕’不許,非令老夫前往不可,皇上已經允准,命老夫便宜行事,若俄人條件合理,可以締約,務以制英
為首要,此行看似風光無比,其中兇險無人可料,不亞於兩國
兵啊!”孫綱不由得默然,老頭子說的不是沒有道理,光緒皇帝的憂慮也是對的,相比之下,對中國來說,沙俄和
本這兩個敵人,
本的危險
也許更大一些,當然還有
本背後隱藏著的英國,老頭子擔心自己一個不慎,又著了俄國人的道兒,那就不是頭上多幾個“頭銜”的事了,所以才會想到拉著自己去,幫著提個醒兒。
孫綱努力地回想著史書上寫的關於《中俄密約》的內容,心裡大概有了計較,對李鴻章說道“中堂大人勿憂,晚輩在軍情處呆得久了,對俄人的企圖多少也知道一些,晚輩就陪中堂大人走一遭,絕計不讓俄人得逞狡謀,負太后皇上聖意。”
“有你陪著老夫,老夫心裡還能踏實些,”李鴻章的眼中閃過一絲溫和的光芒“老夫盼著能親眼見到海陸強軍功成,此生之願足矣。”孫綱看著一頭花髮的老人,不由得衝動地說道“中堂萬萬不可如此說話,中堂荷國之重,無人可比,中國可以沒有晚輩,但不可以沒有中堂,他晚輩得見中堂開中華不世之新基業,晚輩心願亦足。”李鴻章笑了笑,起身拍了拍他的手,說道“好孩子,走吧,帶老夫去看看新艦!”李鴻章哪裡想得到,眼前這個年輕人的這句話,幾年以後就成為了現實!
*****
才發現,又過一百章了,這麼快?不過,我還要努力的!支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