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說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二百零三和慈禧太后面談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孫綱看了看李鴻章和孫毓汶那裡,兩個老傢伙臉上沒有任何的“提示”讓他很是心裡沒底。

而榮祿那似笑非笑的樣子更給他一種莫名其妙的覺。

這就是“官場”哦。

沒法辦,只能硬著頭皮去了。

他一路小心翼翼地跟著奏事處內監東一頭西一頭的拐著,很快就被領著到了一間暖閣裡,孫綱用眼角餘光掃了一眼室內的陳設,馬上明白了是誰要見他了。

“微臣孫綱恭請皇太后聖安。”跪下,叩頭行禮。

彆扭歸彆扭,他對這一套已經是很“練”的了。

沒辦法,這就是“入鄉隨俗”要付出的“代價”

“起來吧。”慈禧太后說道“坐吧。”孫綱稱謝完畢,小心地挨著半拉股坐在一個繡墩上。

雖然沒敢東張西望,但他依然能夠確定,光緒皇帝不在這裡。

在這個朝代,能夠被慈禧單獨召見,可以說是一種莫大的恩寵,和後世的紅衛兵受主席接見差不多,雖然這些對他這個穿越者來說,都是“華而不實”的東東,他對這個並沒有什麼特殊的“覺”他只是希望,這次慈禧太后就別再賞“”什麼的給他了。

他在家裡,現在已經有喝的了。

“你的事情,造船,帶兵,一直辦的很好,”慈禧太后和顏悅的說道。

“這次讓你去本,委屈你了。”這個“委屈”是什麼意思?李鴻章怎麼沒和他說過?孫綱心裡暗暗吃驚,“微臣份內之事,敢不竭心盡力。”孫綱趕緊答道,“你行事沉穩,和當初一樣,這樣很好。”慈禧太后接著說道“康有為關於本地說法,確實不可行嗎?”

“微臣以為,絕計不可。”孫綱答道“古語有云:一縱敵,數世之患。皇太后慈憫寬宏,不忍見其億兆蒼生就此分崩離析,可為我大清子孫萬代計,本非分裂如此,不足以安大清也。”他趕緊拍了慈禧一句馬。接著強調了本必須分裂的“重要”在心裡又狠狠地痛罵了康有為一遍。

慈禧太后點了點頭,好象對他的回答很滿意,他的心略略能定了下來…

“裁撤八旗綠營的事,你怎麼看?”慈禧太后又問道,“回皇太后。冰凍三尺。非一之寒,八旗綠營積弱難振,裁是應該裁的,但絕對不可之過急,”孫綱說道“數十萬人之生計去留,非一言能決,當徐徐圖之,去蕪存。裁撤之兵,朝廷當有所安置,使彼不致生活無著,由怨及亂。如此下來,非數年之功,不可成也。”慈禧太后讚許地點了點頭,說道。

“你的船造地不錯。此次擊敗本,海軍出力甚多。全仗有此鐵甲鉅艦縱橫海上,聽說又造了一艘?”

“回皇太后,為求儘快完工以入海軍,此艦較前一艘略小,速力亦稍慢,然火力更強,鋼甲更堅,亦為利器。”孫綱說道,“還是法國人幫著造嗎?”慈禧太后問道,“我之工匠技師同法人共造,臣曾多方考較,其技藝業已。”孫綱說道“此艦一成,我之船工便可不用法人,自行建造。”

“如此甚好。”慈禧太后點點頭,又問道“榮祿說的以本二島換回青島,你怎麼看?”

“青島為各國所垂涎,德人恐難答應。”孫綱答道“微臣當竭盡全力成就此事,如事不成,容臣等再尋別策。”

“家門口被別人看著,終究不是長久之計。”慈禧太后看著他說道“你還有什麼辦法?”

“俟海軍力稍充,先德人修約,改其獨佔青島為與我共用,再尋機圖之,”孫綱答道“若德國同西歐某國發生戰事,必無力顧及青島,我便可趁時收復之。”

“你好好辦事,船還得繼續造,去了本,造船的事也不能丟下。”慈禧太后又說道“時局艱危,多替皇上分憂吧,總是不要輕動冒進才好。”

“微臣謹尊懿旨。”孫綱說道,“下去吧。”慈禧太后說道,按宮裡的規矩,她說這話的意思就是沒什麼事了,他可以告退了。

孫綱謝恩完畢退出,這才發覺自己出了一身細汗。

從宮裡出來,回到了公館,江穆齊看他神猶疑不定,就問他發生了什麼事,孫綱把朝會上發生的事和慈禧太后單獨召見自己的事跟他說了,並告訴了他們之間的對話,江穆齊沉思了一會兒,說道“原本擔心朝廷對大人生出猜忌之心,皇太后若這麼說,大人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怎麼見得呢?”孫綱問道,“皇太后的話無非有這麼幾個意思,外方面關於本的問題,認可大人地策略;關於裁撤八旗,綠營,皇太后雖然沒有明確表示贊同,但對大人求穩的提議印象甚佳;再就是,皇太后對青島之事甚是看重,大人此行如能將此事解決,當為大功一件。”江穆齊說道,“說的容易,要是解決不了怎麼辦?”孫綱苦笑了一聲,問道,“皇太后也知道此事不易解決,意思是要大人時時放在心上。”江穆齊說道“皇太后知道辦理外不易,是以沒有讓大人把話說死,但又說大人事情辦得好,對大人可以說信任有加,大人可以不必擔心出使本後有人在背後捅刀子了。”

“那皇太后說的那個委屈是什麼意思?”孫綱又問道,“呵呵,孝烏也是出過洋的,知道這裡面的苦處,非一言能盡之,”江穆齊說道“現在已經不比當年了,皇太后可能是覺得大人此次出使本前程會受到影響,所以才有此語,皇太后在話裡已經有保證大人出使完畢銷差後仍然回原職地意思,大人就可以放心了,孝烏也放心了。”看著孫綱不太明白地樣子,江穆齊笑著說道“等見了正使張大人和副使羅大人,他們就會告訴大人詳情的,孝烏就不多嘴了,大人一心為國,就沒有想想,大人在北洋船政大臣上已任職近四年了,成績斐然,為什麼還沒有升遷呢?”聽了他的話孫綱又是一愣,自己是從沒有想過這個問題,他從穿越來到現在,心裡想的都是怎麼樣解決遇到的問題,利用“蝴蝶效應”讓國家一點點的強大起來,朝廷對自己的待遇問題,他沒想是因為本就沒放在心上。

現在江穆齊把這個問題提了出來,是什麼意思呢?

“大人一心謀國,從不謀身,這是讓孝烏最為敬佩的地方,”江穆齊定定地看著孫綱,說道“所以孝烏才願意追隨大人,只盼助大人成就一番大業,孝烏心願亦足矣。”

“那太好了,”孫綱看他鄭重的樣子,不由得微微一笑,說道“我總算沒有看錯你。”江穆齊看著他,還想說什麼,這時,林文昊進來了,對孫綱說道“大人,戶部張蔭桓張大人,太僕寺羅大人和伍大人來訪。”

“快請。”孫綱說著,看了看江穆齊,他臉上出一個頑皮地笑容,說道“三位大人都是外高手,大人有什麼不明白的,就問問他們好了。”孫綱嘿嘿一笑,來到了客廳,來的是張蔭桓,羅豐祿和伍廷芳,也都算是老人了。

他們三個和孫綱最早認識是在陪李鴻章在甲午戰勝後簽訂《中天津條約》的時候,當時他們都是李鴻章的隨員和助手,張蔭桓在孫綱和李鴻章出訪歐美時負責對本“偽裝襲擊艦”事件的涉,伍廷芳那時正好是副使,羅豐祿那時則是李鴻章和孫綱的隨員。在天津和本人談判時他們就很談得來,但後來各忙各地,聯繫也僅限於電報和書信了,現在久別重逢,都覺十分親近。

“敬茗小友今天在朝會上可是讓老康給罵慘了,我在這裡代老康給你賠罪了。”張蔭桓對笑著孫綱說道,看著好六十多歲地張蔭桓代康有為給自己賠罪,孫綱嚇了一跳,趕緊說道“不敢不敢,康先生也是一心為公,只是失之急躁,見解不同而已,晚輩哪裡敢存這等心思,樵野先生如此說可要折殺晚輩了。”這幾個人裡面數他歲數小,張蔭桓和康有為關係很好,朝會時他也在場,可能是擔心孫綱和康有為再起衝突,所以才拉上羅豐祿和伍廷芳兩人替康有為向他“道歉”他們幾個都是受過北洋軍情處派人暗中保護“恩惠”的,知道北洋軍情處地“實力”也可能是生怕孫綱“一怒之下”派人去把康有為幹掉,才一起來折節拜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