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說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二百三十一捅了和尚的馬蜂窩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這一次的“新政”居然是衝著“宗教界”去的!

康有為們這次提出來“各地興建新式學堂,經費難以措置,請改祠廟為學堂。”可能是光緒皇帝急於要看到新政成果,居然馬上就同意了!

這天,光緒皇帝正式下詔“民間祠廟,其有不在祀典者,即著由地方官曉諭居民,一律改為學堂。”這道詔書一下,立刻又引起了軒然大波,其造成的震駭和社會動盪,足以和上次的“廢八股科舉”相“媲美”因為這次“維新派”們可能自己也沒想到,這回會捅了“和尚”的“馬蜂窩”!

因為這項“新政”一出臺,就遭到了京城的高僧大德們的一致反對!

高僧們不能上書皇帝,可他們的“潛勢力”一經發動,能量也是巨大的。

“維新派”現在隨隨便便把這幫人就這麼得罪了!

京城的一些大的寺廟有好多信眾都是達官貴人和他們的眷屬,高僧們通過他們,立刻開始了暗中反擊。

佛教傳入中國已經有好幾千年曆史了,和後來的伊斯蘭教(大刀王五就是穆斯林)及中國本土的道教,成為了中國宗教的三大主,在中國民間得到了廣泛的信仰,已經成為了中國人的文化生活當中的一部分“維新派”現在居然要把人家好好的廟宇改成學校!和尚們不恨死他們才怪。

要是佛教教義裡沒有了“不許殺生”這一條,孫綱估計康有為梁啟超他們早就死個十來回了。

在孫綱看來。這些個宗教問題本來和“新政”都挨不上邊兒。^^首發。君**-**子?-你堂?^^本就沒有必要去發這樣地矛盾啊!

沒錢蓋學堂你可以想辦法去籌錢,非要斷了人家地香火和生計,改人家好好的廟來辦學校,讓人家直把你八輩子祖宗都咒罵了個遍,這是何苦呢?

何況。不光是和尚們,廣大的信奉佛教的各階層民眾對此肯定也會強烈反對的!

本來因為各地目前“教案”不斷(據最近地情報。負責民教問題的“西教司”已經“疲於奔命”了),下層民眾對洋教地不滿和牴觸情緒已經達到了頂點,你再這麼一,把祠堂寺廟改成了學習西方文化的學校。幾乎就是等於在“火上澆油”了!

一項政策,如果沒有了群眾基礎,還想要“廣泛推行”就只能是一個“神話”了。

“我看康有為他們這麼一,廟裡的和尚們都有造反的趨勢。”愛馬看完北洋軍情處近期收集上來地情報,對孫綱說道“現在和尚們到處傳呢,是不是皇上改信洋教了。”

“應該不會,我光知道明末崇禎皇帝為了救小老婆生的兒子,聽了徐光啟的,信了一陣子基督教。後來孩子沒了。他也就不信了,”孫綱聽得一頭黑線。趕緊說道“據我所知,大清皇帝多信奉佛教,你忘了不是還有一位當和尚了嗎?”

“我想起來了,”馬恍然大悟,點點頭說道“那康有為他們還敢這麼幹?不怕少林寺和尚打上門嗎?”愛這短短地幾句玩笑話,孫綱就能判斷出目前的局勢已經嚴重到了何種地步。

“這幫維新派辦事到底有沒有個重點?東一耙子西一掃帚的?上次整的那個廢八股和裁舊軍的破事還沒完,現在又開始擺起和尚來了,這幫人怎麼尋思的?”馬一本正經地向孫綱問道“他們不是智商有問題吧?這也叫變法?歷史書上的變法是這個樣子嗎?”

“我現在也很懷疑他們的智商是不是連56都不夠,”孫綱笑著對她說道“我原來還想對這個變法做下引導呢,現在一聽他們這麼個法,頭都大了,趁早拉倒吧,還是先辦我們自己地事吧。首發。”

“中山先生還想去見他們談談這個變法地事呢,我看已經沒必要了。”馬說道,“中山先生是不撞南牆不回頭的主兒,讓他去好了,碰碰變法這個釘子,受受教育,他回來就知道該怎麼做了。”孫綱出個有些壞壞地笑容,說道,“你可夠壞的啊,”馬抿嘴一笑,說道“不說這個了,裁軍的章程已經下來了,你知道了吧?想怎麼辦?”雖然朝廷還沒有明發諭旨,孫綱已經知道了,別的先不說,北洋陸軍將裁撤掉三分之二,只保留足夠守衛旅順和大連那些要的人數,而那些部隊多是要炮兵,而不是野戰部隊,這其實也就等於是把北洋陸軍全撤了。

“聽說段大海龜他們都在裁撤之列,北洋陸軍的士兵聽到了消息,都要炸鍋了,”馬又說道“幸虧劉大帥及時安撫,說他要上書朝廷請求收回成命,才算沒有出事。”孫綱嘆息了一聲,劉銘傳這樣上書,恐怕不會有什麼用處,反而會給他自己帶來麻煩。

可作為北洋陸軍的實際統帥,劉銘傳又不能不這麼做,只要有一線希望,他就得去替這些普通的士兵們爭取。

中國普通士兵的待遇之低和不被重視,在世界各國軍隊當中,都是罕見的。

這其實也源於中國自宋以來歷朝的“重文輕武”思想的影響,清朝因為來自關外,其實這方面做的比明朝要好得多,但武將的地位,仍然沒法和文官相比。

武將的地位都那麼低下,更何況普通的士兵了。那些冒著本侵略者的槍林彈雨和兇猛炮火拼死向前,憑著一腔報國熱血,呼喝著慷慨赴死的北洋陸軍勇士們,以無畏的勇氣和無與倫比的犧牲神,取得了這場對外反侵略戰爭的光輝勝利,可不但沒有獲得期望中的朝廷封賞,等到的卻是裁撤的命令,他們的傷心、失望和憤怒可想而知。

而這一切,卻仍是那個滿清王朝多少年來的“重文輕武”和“防漢”心理在作怪!

就因為本人的宣傳造成了部分漢兵的“變節”就要將這支重要的陸軍部隊全部解散?

朝廷難道沒有想過,如此傷了將士的心,將來一旦再有戰事的話,誰還來替國家出力效死?

朝廷現在把北洋艦隊的戰列艦分得只剩下了一艘,難道不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嗎?

雖然為了平息北洋海軍將士的不滿,朝廷把新購的所有艦艇全部編入了北洋艦隊,但這些艦艇加起來,恐怕也比不上三艘戰列艦的戰鬥力。

“好在海軍沒有裁,還算不錯,要不然,我們得賺多少錢才能養這麼多兵?”馬嘆息了一聲,她其實已經知道了孫綱的打算。

“我就這麼個花法,不會讓你破產了吧?”聽她這麼一說,孫綱不由得有些擔心地問道,是啊,她辛辛苦苦創下的基業,如果毀在他的手裡,他是無論如何也彌補不了的。

“說什麼呢。”她微微一笑,說道“我的不就是你的嗎?再說了,我現在也明白,手中沒有武力做保障,說不定哪一天,這些財富就是別人的了,我可不想便宜了洋鬼子,咱們手裡有了海陸軍,看誰敢打咱們的主意!”她說著,突然衝動地一把摟住了他,輕聲呢喃著“其實,和你一起做著這些,眼看著國家在我們手中一點點的發生意想不到的改變,才讓我在這個世界上覺到了什麼是幸福。”孫綱動地抱過她,給她自己深深的吻,雖然結婚的時間已經不短了,但他們在一起時,還象最初見面的時候一樣。

對於一直在他身後默默支持著的她,他給她的關愛,實在不能算多。

經過仔細考慮,孫綱和她講了自己具體的“收容北洋陸軍”的計劃。

如果就這麼明目張膽的將被裁下來的官兵收羅到自己麾下,朝廷那裡知道了肯定不好待,說不定還會再起什麼意外的波折,孫綱的計劃是,將被裁下來的北洋陸軍的英軍官和士兵收到東省鐵路護路隊那裡去,北洋特攻隊也納一部分,他和江穆齊計算過,北洋陸軍大約有12000人會被裁下來,有作戰經驗的軍官和銳士兵應該有400人左右,其中包括象段祺瑞這樣的英軍官,他準備在東省鐵路護路隊和北洋特攻隊的名下,一些炮隊馬隊步隊這一類的“分隊”基本就可以把這幫人全都容納下來了。

之所以稱“隊”而不稱“軍”他也是經過了考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