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說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二百四十五一舉數得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大人悲天憫人,心憂國事,縱使與我們利害關係不大的事,只要涉及國計民生,大人都會予以關注,這是大人最令孝烏佩服的地方,”江穆齊看著孫綱,平靜地說道“孝烏不才,敢不為大人分憂。”

“哦?”孫綱聽了他的話,動之餘不由得一愣,立刻問道“我聽你說這話的意思就是有解決辦法了,是嗎?”

“咸豐十年(1860年),朝廷以下令東北三省馳放荒,即為山東民因水旱頻仍,衣食無著而偷入東北龍興之地謀生,雖屢而不能止之故,”江穆齊說道“因俄人在側,虎視東北,去年朝廷已經正式開,山東民因此遷入關遼者甚眾,後因倭寇兩犯於我而止。今遼東及朝鮮歷經兵火,人口大減,而山東受災之民無地可耕,若遷入東北,不但可解山東民變之虞,且可增東北三省及朝鮮人口,此為兩全之策,大人以為如何?”孫綱恍然大悟,他猛地想起來了,歷史上著名的“闖關東”不是就在這個時候開始的吧?

想到自己的祖上也是山東人,沒準兒就是這會兒“闖關東”來到了東北安身的,孫綱不由得面苦笑。

“自北洋陸軍裁撤後,因遼民人口驟減,劉大帥,不,是撫臺劉大人將好多被裁士卒就地安置,為他們及山東民謀衣食住所。奔波終,已經病倒了,”江穆齊說道。

“大人不如借探望之機,和劉大人商量一下此事,再同山東楊撫臺計議一下。”劉銘傳不愧為一位愛民好官,在臺灣六年,政績斐然,給中國留下了一個近代化地臺灣,對國家和人民作出了巨大的貢獻,自從他調任奉天巡撫。又一心專於遼東軍事民政,驅逐軍後又助朝鮮重新建國。

“朝民視為再生父母”此次雖然因為自己一手創建出來的北洋陸軍被全部裁撤對他地打擊很大,但他並沒有因此而氣餒,仍然在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善後安置工作,沒有任何的怨言和牢騷,行事頗有李鴻章任勞任怨的風格,這樣的官員,放眼整個大清國,也是不多見的。

孫綱這才想起來。自朝鮮別後,他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見到劉銘傳了,一方面是因為太忙,另一方面是因為北洋陸軍被裁撤,劉銘傳內心的難過可想而知,自己不是個會安別人的人,害怕哪一句話說錯了,又得讓劉銘傳難受半天。

現在江穆齊這麼一提醒,他才想起來了,心中不由得暗生愧疚。

江穆齊說地很有道理。如果大量的士卒和山東民在地廣人稀的東北安置下來,不但會解決山東將來可能會因天災發生的民變(一體仇外、玉石俱焚的義和團運動也許將來就不會爆發了),還能促進東北地區經濟的發展,如果東北民眾加上適當組織和訓練。一旦爆發戰爭,兵源也可以保證,可以說一舉而數得!

朝鮮那邊,也可以鼓勵山東移民大量遷入,據金舜姬在那邊給他發來的電報,朝鮮因為本的兩次大規模入侵的蹂躪,朝鮮人民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浩劫,大量人口因戰亂而死亡。據朝鮮政府官員統計上來地數據。朝鮮全國總人口幾乎下降了近一半!

“赤地千里,了無人煙”由於勞動力的大量死亡,朝鮮的局面也面臨著極度的困境(聽說朝鮮的一品大員出門坐的是獨輪車,和東北鄉下的小媳婦回孃家差不多),為了發展經濟,朝鮮政府已經同意和中國互相開放邊境,讓中朝兩國邊民能夠自由出入,已經有部分中國移民開始遷入朝鮮,如果能鼓勵山東移民也遷入朝鮮,不但可以恢復朝鮮的經濟,同時也能夠加強中國對朝鮮的控制和融合,讓朝鮮成為中國穩定的側翼!

想到這裡,他不自覺地又興奮了起來。

在安排完手裡的事務後,他坐著火車,去了海城看望劉銘傳。

海城是劉銘傳安置民和被裁士兵的集中地之一,在甲午戰爭中海城曾經飽受戰火摧殘,但自從孫文把鐵路修到了這裡之後,因為通的便利,帶來了動人口和資金,整個城市在很短地時間裡就恢復了原來的面貌,丁酉戰爭時軍又向這裡發動過一次進攻,但在當地軍民的節節阻擊之下,被迫退卻,海城萬幸地躲過了一場浩劫,現在的海城已經成為了遼東地區一座重要的城市,鐵路在這方面起的作用,可以說是相當大的。

現在,從旅順經大連、海城、鞍山、遼陽、盛京、長直至哈爾濱的鐵路通車後,大量外省(山東和河南地居多)移民地到來,使沿途新的村鎮如同雨後筍一樣地出現在了東北大地的平原上,原本人煙稀少的東北地區變得迅速繁榮起來,據不完全統計,到現在為止,東北的總人口應該已經突破了1000萬人(1840年時還不到400萬人)!東省鐵路的修建使東北地區和中國內地的聯繫更加緊密,不但緩解了內地的人口壓力所帶來的一系列社會矛盾,東北地區經濟的興盛在某種程度上也帶動了全國經濟的發展。

如果從京城到盛京的“京奉鐵路”能夠通車,這種經濟效應就會進一步得到放大,富繞的東北地區很可能會成為中國的又一個經濟重心!

如果能修建起遍及全國的鐵路網,那麼中華大地其它的地方會不會也象東北一樣,繁榮興盛起來?

只要再有一段和平的發展時間,中國有了自己的鐵路網,很快就會真正的獲得新生!

可他頭上的那個鳥朝廷,還會給他足夠的時間嗎?

也許,中國獲得新生的同時,也是這個已經腐朽沒落雄風不在的滿清封建王朝壽終正寢的時候!

到了海城,當他見到劉銘傳的時候,劉銘傳的樣子還是嚇了他一大跳。

威風赫赫的百戰宿將、治世能臣現在完全是一副黑瘦憔悴的樣子,儘管劉銘傳看見孫綱來看他,出了難得的笑容,可在這時看來卻顯得讓人說不出的心酸。

“就知道你要來,”劉銘傳笑道“看你急惶惶的樣子,以為我不行了,是嗎?”雖然兩人年歲相差很大,可劉銘傳始終待他向平輩的兄弟一樣,私下裡總以你我來稱呼,讓孫綱一直都覺和他十分親近,就象是兄長一樣。

孫綱看他並沒有倒在上,而是在地上來回地走著,略略定下了心,讓隨從把藥品和禮物送了上來“反正你現在的模樣可是嚇我一跳。”孫綱毫不隱瞞地把心裡話說了出來“這才幾天沒見,我都不敢認你了。”

“不就是瘦了些嘛。”劉銘傳不在意地擺了擺手,讓下人接著,說道“吾貌雖瘦,能肥此一方之民,心願亦足矣!”孫綱看著身形瘦削的劉銘傳,聽了他剛才的話,心中動,一時間竟說不出話來。

自己自從穿越到了這裡,一心想讓自己的國家強大起來,但常常覺得自己勢單力孤,他從實施“炮彈換血”計劃開始,本沒想過會取得現在的成就,可不知不覺的,他開始發現,在這個時代,還有好多的仁人志士、英雄豪傑在和他一道憂國憂民,上下求索,他們當中有很多都把自己的生命獻給了國家!自己之所以現在能夠取得如此的成績,離不開他們的無私奉獻和努力!

鄧世昌、林泰曾等英雄好漢前赴後繼,血染山河,換來了國家寶貴的發展時機!

裴蔭森為了中國和造船工業,鞠躬盡瘁,將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了國家!

自己身邊還有那麼多的象李鴻章、劉銘傳、孫文一樣的人在為國家百姓謀福址,說起來,自己並不是一個人在孤軍奮戰!

只要儘自己的所有力量,把這些仁人志士、英雄豪傑全都團結起來,共同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而努力奮鬥,在不是太遙遠的將來,必定會有一個嶄新的中國出現在世界東方!

劉銘傳有些好笑地看著眼前這個年輕人,笑道“現在看見我沒事了吧?還在想什麼?”孫綱收回了思緒,很“嚴肅”地對他說道“只是希望你能夠注意身體,留此有用之身,才能為國為民出力,大志方能得申,不然,人都沒有了,一切終究是一場空。”

“年紀輕輕,口氣怎麼跟中堂大人一樣,還教訓起我來了。”劉銘傳笑道“我會注意的,行了吧?你我之間就別說這個了,你不是還有什麼別的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