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五十九揹負式炮塔和給臺灣的壯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魏瀚的這級不同於以往的新式戰列艦的設計,也給孫綱帶來了靈。
孫綱想起了後世的好多著名的戰列艦的設計方案,於是又提出來了一個極為大膽的設想,那就是:揹負式炮塔。
對於他這個穿越者和後世的軍們來說,揹負式炮塔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據史書記載,揹負式炮塔是1906年俄國軍艦設計師古列夫提出來的,即把沿中軸佈置的兩個串列炮塔中的一個升高,看起來象是一個揹著另一個,所以叫做“揹負式炮塔”這種火炮佈置方式能使火炮發揮前後兩側所有的
擊能力。這種火炮佈置方式後來成為了“超無畏艦”的標準佈局。
可在目前“揹負式炮塔”絕對是劃時代的設計,還從來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採用過這種火炮佈置方式。
當孫綱提出來這個“設想”之後,所有的造船技師們都用異樣的目光看著他,好象看見了怪物。
“孫大人的意思是,這種新的戰列艦的噸位是不是要達到20000噸以上?”白里安小心地詢問道,“20000噸以上?咱們目前的船臺還不了這麼大的船吧?”孫綱問道,他不明白法國造船大師為什麼會有此一問。
“您的這個構思可以說巧妙之至,代表了以後巨型戰艦的最好發展趨勢。”白里安說道“但是目前。您地第三艘戰列艦如果噸位不想超過16000噸的話,就無法採取這種全新的設計。”白里安的話給他當頭潑了一盆冷水,他有些不甘心地問道“為什麼呢?”上次俄國人迫擊炮的“專利”已經讓他給“剽竊”過來了,這次的這個“揹負式炮塔”應該是比迫擊炮簡單多了,為什麼就不行了呢?
白里安給他的答案讓他又長了知識。
原來。在目前地技術條件下,受戰列艦的建造尺寸限制,一艘戰列艦不可能在艦體中線上佈置全部或者至少座以上的主炮炮塔而同時又能達到足夠的防護能力,就這時的造船能力來講,要在16000噸內達到這個設計標準,其艦體重量將是龍骨所不能承受的,即使勉強能夠承受。在開火齊的一瞬間。艦體也將無法忍受那巨大地反衝擊。
如果現在就用“揹負式炮塔”地話,中國的這款“無畏艦”可就真的成了“不沉之艦”了!
記得這個“不沉之艦”其實是艦船發展史上的一個笑話,意思是這種超級多炮塔戰艦在海戰中永遠不會被敵人擊沉,因為它們會用一次齊來“自己搞定自己”!比如後來英國的“阿金庫爾”級戰列艦(7座雙聯裝主炮塔)和
本的“扶桑”級戰列艦(6座雙聯裝主炮塔),當然了,
本人現在已經沒有機會再
這種超級bt船了。
白里安和魏瀚還告訴他,如果採取這種火炮佈置方式,第二座炮塔的供彈系統附帶的額外設施也會使船艙內的佈置變得更加複雜化。在戰鬥中一旦被敵艦炮火擊中,可能會導致整個炮塔失去戰鬥力,所以。在總噸位沒有大地增加的情況下,還不適於採用這種新式的火炮佈置方式。
孫綱聽了他們地話連連點頭,太超前的設計如果脫離了目前所能達到的技術標準,也是沒有用處的。
孫綱由此又聯想到了目前還在進行中的“維新變法”不由得一臉苦笑。
經過反覆論證後,孫綱批准了這級中國版“無畏艦”的設計方案,開始進行建造的籌備工作,並給中國自行研製的這第三級戰列艦命名為“龍昶”號。
第二級“龍鄉”號戰列艦很快就會完工。在這段時間裡。正好可以用來積極準備第三級中國版“無畏艦”地建造,眼下北洋船政局只有一個能夠用來建造萬噸以上鉅艦地船臺。第三級戰列艦的開工,只能等到“龍鄉”號完工以後了。
目前北洋船政局地所有船臺都在緊張地建造著新艦,除了“海昌”級大型裝甲巡洋艦外,新的“金元”級裝甲炮艇也在建造中,當然了,還有新潛艇。
新潛艇的最後定形工作完成後,孫綱給這種中國的第三級潛艇命名為“海鯤”號。
由於這種新潛艇去掉了甲板炮和一些水面艦艇用的多餘裝置,製造工藝變得相對簡直,因此製造工期也大大的縮短了,估計建造一艘的時間大約不到四個月,比“金遠”級裝甲炮艇的五個月建造週期還短,估計用不了多久,孫綱就可以坐著新潛艇帶著嬌愛兒下水觀光了。
當然了,裝上兩枚新魚雷試一番也是可以考慮滴。
自從“錢王”王熾解決了他海軍經費的後顧之憂後,孫綱覺得周圍的事情好象都變得順手了似的。
因為,在王熾向他伸出了援手之後,遠在臺灣的丁汝昌也來幫忙了。
俗語說“好事成雙”自從丁汝昌調任臺灣巡撫後,因為天各一方,彼此之間的聯繫比以前就少了,但由於愛馬開通了北洋商貿集團從大連到臺灣基隆的航線,每次商船前往臺灣時,她總要捎些北邊的東西送給丁汝昌,可能是因為她在這個世界的“父親”的關係,而丁汝昌說起來還是她和孫綱的“證婚人”所以他們夫
倆對他有一種格外親近的
覺。孫綱也經常通過商船和電報同丁汝昌保持著聯繫,三洋提督全部換成北洋的人後,他們之間的聯繫更多了,有什麼事情都能作到互通有無。
由於臺灣目前只有兩艘魚雷巡洋艦“飛霆”號和“飛鷹”號,自身的防衛力量相當薄弱,很多地方還得仰仗福建水師和廣東水師,丁汝昌一直想加強臺灣的海上武裝力量,臺灣民生亦多依賴於海上,是以民眾要求添置新式艦艇的呼聲一直很高,上次“飛霆”、“飛鷹”兩艦參加了著名的“琉球海戰”取得了光輝的戰績,更是刺了臺灣民眾要求購艦的願望,當丁汝昌從劉步蟾那裡得知孫綱的造艦費用不足後,立刻開始向臺灣民間募集,臺灣民殷富實,民間富戶曾數次捐資為國購艦(聽說“致遠”、“靖遠”兩艦就是臺灣富戶出錢幫著買的),甲午戰後捐資入海軍之款竟達300萬兩之多!這一次丁汝昌又給他募集到了近200萬兩,隨即給孫綱發了電報,讓他放心造艦“丁酉一役,海軍痛殲倭寇,臺民聞之,皆奔走相告,以手加額稱慶,謂海疆寧固有
焉,若有所需,臺民鹹願盡死力以助海軍,汝當勿憂。”他同時還希望,臺灣目前僅有兩艘小艦和一些武裝商船護衛,力量太弱,而朝廷對此似乎並不在意。丁汝昌甚以為憂,希望北洋方面能給以一定的“幫助”孫綱得到消息後大喜過望,這天上掉下的財神爺,原來不止一位啊。
對於丁汝昌的憂慮,他也深以為然,寶島臺灣的地理位置相當重要,是東南五省的門戶,而且物產豐富,現在僅有“飛霆”、“飛鷹”在那裡駐防,確實不妥,可那個鳥朝廷本視而不見,沒有朝廷的批准,身為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的榮祿即使認識到了臺灣對大陸的重要戰略意義,也是不敢做主隨便調撥北洋的軍艦給臺灣的。
他略一思索,突然想到了那艘拖回來在船廠大修改裝的本“陽
丸”號“水下油罐”急忙跑去查看,結果高興不已。
“陽丸”的艦體損傷不重,正在修補,軍工人員們正群策群力的考慮要把它改成一艘巡洋艦(再做成那種“半潛艦”式的潛艇就有些扯蛋了),孫綱立刻同意了改建方案,撥給款項要求儘快完工,他回去後立即給丁汝昌發了電報,說了他的打算,準備把這艘從
本人那裡
來的船變成一艘3000噸級的巡洋艦,先給臺灣,以充實那裡的海軍力量。
臺灣吃了“陽丸”這粒來自
本的“壯陽藥”應該是可以“雄起”一陣子了。
孫綱還向丁汝昌表示,他還會想辦法加強中國的造船能力,優先解決臺灣的海上安全問題。
他之所以這麼說,也是有一定據的中國目前的造船工業企業,除了北洋船政局規模最大外,福州船政局和江南造船所的造船能力也不差,民營的耶松造船廠也具備相當的實力,如果都能好好的加以利用,中國海軍追趕世界的腳步就會進一步加快!